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艺起源假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艺术起源假说摹仿说、心灵表现说、巫术说、游戏说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通过对原始艺术的分析,论证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不足,阐述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命题,他们只是认为人类起源于劳动,因而自然地人类的艺术也与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起源“劳动说”可以称为广义的劳动说。历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说”有很大的误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了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的起源——“一”的阶段 教育的起源问题历来为教育界的学者们所关注。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前人已有不少论述(如法国托尔诺的生物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的心里模仿起源说;苏联一些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提出的劳动起源说;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有自己的认识),于此不再赘述。但教育究竟起源于什么?目前尚无定论。也许是因为教育的起源“只能是一个逻辑论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纪念与回忆散文创作,是20世纪中国散文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较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写人记事的优良传统,也有效地吸收了外国散文注重自我个性充分表现的优点,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某些散文创作中长期存在的框子和格套。它不仅表现出被纪念与回忆者的高尚与伟大,也反映出作者的不凡。总体来看,它具备四个特点:充满真情实感;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与意识形态色;具有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语言具有散文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纪念与回忆散文创作,是20世纪中国散文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较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写人记事的优良传统,也有效地吸收了外国散文注重自我个性充分表现的优点,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某些散文创作中长期存在的框子和格套。它不仅表现出被纪念与回忆者的高尚与伟大,也反映出作者的不凡。总体来看,它具备四个特点:充满真情实感;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与意识形态色;具有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语言具有散文美。  相似文献   

6.
在侠的起源问题上,可谓众说纷纭。截至目前,归纳起来,大致有七种说法,即侠起源于士说、侠起源于刺客说、侠起源于诸子说、侠起源于民间说、侠起源于原始氏族的遗风说、侠起源于神话原型说、侠起源于某种精神气质说,但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对以往七种起源说逐一加以批判,对于进一步厘清侠的起源问题,深化侠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著名刑法史专家蔡枢衡曾说:“在历史上,中国刑法史是法制史的重心。除了刑法史的法制史,便觉空洞无物。”‘1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制史,必须对中国古代刑法的起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了。然而,长久以来,学术界对此课题可谓众说纷法,莫衷一是。笔者拟纳取众长,略抒己见,对中国古代刑法起源之若干特性进行新的探讨,以求教于学界。一、起源时间之过渡性中国刑法始于何时?学术界存在四种提法:其一是起源于商;t‘]其H是起源于夏,“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其三是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部落联盟时代,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生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康德哲学中以人类主体为主题、为立足点与归宿点的主体性哲学融合起来建构的突出人类精神现象的美学思想;同时,李泽厚先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起源的思想、关于现实地改造世界活动的思想改造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理性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积淀说”。但其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获得了新的发展。承接20世纪20年代的余绪,新时期的孙悟空原型研究主要出现了四种观点:即外来说、本土说、混血说和佛典说。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文体,中国报告文学起源的上限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古已有之"说、近代起源说、五四兴起说、20世纪30年代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四种观点。结合对四种观点的正误辨析,由此确定中国报告文学源起的历史时域无疑是报告文学理论研究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梁启超等人创作上的报告文学特征确证了"近代起源说"的合理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王叙雅 《考试周刊》2013,(28):25-26
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关于语言起源历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假说。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探讨语言的起源问题,认为语言起源于内部世界的外化需要,并对"语言"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2.
艺术起源劳动说的理由是值得怀疑的。从根源意义上 ,以劳动为艺术起源的根源 ,是极为人文性质的 ,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在人的劳动之前 ,是否就完全没有艺术或萌芽中的艺术 ,不能肯定。节奏问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劳动说具有证据价值 ,令人怀疑。关于原始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传统观点不一定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关于音乐起源的文章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但音乐的起源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观点.有人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英国出版家克罗威斯特提出:音乐起源于模仿自然说.他认为:"自然界有许多声音都是构成音乐的基本材料,如:虫、鸟的鸣叫等等,人类从这些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因而创作了音乐."而本人除赞同以上观点外,还想着重就克罗威斯特的"音乐起源于模仿自然说,虫、鸟的鸣叫是构成音乐的基本材料"这一观点,谈谈鸟鸣声对音乐起源的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宇宙来源说”和“地球化学起源说”等各种观点,论述了生命的起源的问题.无论是“宇宙来源说”还是“地球化学起源说”关于原始生命的诞生,都必须经过地表化途经实现,由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现代生命.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的卢梭无愧为人类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对于政治制度起源的理论见解独特,影响深远。卢梭否认政治制度起源于强者的征服,也否认政治制度起源于弱者的联合。卢梭意识到了生产力发展对私有制形成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政治制度起源于私有制,但其从私有制到政治制度起源转折点的分析即将政治组织的建立视为富人欺骗穷人签订一种契约的结果具有唯心的一面。卢梭关于政治制度起源的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有相通的一面。但他不可能超出18世纪思想家所受时代的限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揭示政治制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市形成与起源的理论认识,从相关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城市起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夏代;从夏代城市形成到秦代郡县城市普遍推行这个阶段,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多元起源和形成、不平衡发展并渐趋一统的特点;城市发展经历了城与市双轨并进的演进道路;政治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麟生在《中国文学概论》中说:“总之,散文、骈文、韵文是相当的分法,错综变化,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假使一定要区分明显,有时是不可能的。南北朝时代,一切都骈文化和律体化,几乎没有真散文可言。”自魏晋以来,骈文盛行,写信、记事、著书立说,以至朝廷发号施令的典重文字,无一不是骈文,直到六朝时代,骈、散并没有明显的区分。 提到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概念,往往与韵文对举,这是因为二者在形式上就有明显的差别。但从我国古代散文学的发展经过来看,情况还是很复杂的。方孝岳在《中国散文概论》中说:“散文这个称号,是对骈文而言的。论其本体,即是不受一切句调声律  相似文献   

18.
"稗官说"质疑兼论"小说起源于《左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小说起源的研究,歧见很多,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是“稗官说”,但是“稗官说”并不能说明小说的真正起源。古今探讨小说起源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争议,主要是对“起源”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另外对小说起源的探讨,应该放在“作为书面作品的小说”这一点上来探讨,从这个角度出发,小说起源于《左传》,因为《左传》是最早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叙事作品,它所创立的叙事规范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所应该有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学术界掀起了探索汉字起源问题的热潮,在汉字起源研究领域,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汉字起源时间以及汉字起源的渊源物问题,汉字起源时间有八千年说、六七千年说、四千年说等三种观点;在汉字起源的渊源物上有一元论、两元论和三元论等观点。另外,目前,在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方法方面出现了新的倾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句丽民族起源研究。我国学者经历了一个认识——冷漠——深入研究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全面展开,20多年发表高句丽民族起源论文27篇。相关论文23篇。出版高句丽历史研究著作4部;相关著作12部。在高句丽民族起源上形成了五种不同意见:秽貊说、夫余说、商人说、高夷说、炎帝族说。既有一源说,也有多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