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月红  何莉 《青年记者》2017,(17):28-29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预言,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领域的传统科技期刊纸本时代终将结束.但综观当下,传统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领域的中心地位并没有受到新媒体过多的冲击,大多数科技期刊生存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郭伟  许国良 《编辑学报》2016,28(3):226-229
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成熟以及社交、在线阅读等软件的广泛应用弱化了高校科技期刊的传统特征,信息呈现出多向流动的趋势,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也发生了改变,倒逼高校科技期刊必须重新构建符合网络传播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的新的发展模式.作为具有相同属性的区域高校科技期刊,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稿件”为核心建立既包含WEB端,又包含移动端的网络协同发展模式.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建立起具有统一管理机制、出版流程、出版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协同出版模式,实现人员和业务重组、资金统一管理,最终融合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网络化的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3.
吴国云  卢焱 《编辑学报》2020,32(5):487-491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已成为共识并有了诸多实践,但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方向并未明确。本文总结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现状,参照国外科技期刊平台的建设经验,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新思路,即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将其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由政府部门规划、布局并投资建设统一的科技期刊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由专业技术公司提供数字技术服务,再由科技期刊根据自身需要,订制符合需求的采编系统、出版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科技期刊综合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存储与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阅读行为与阅读方式逐渐走进了一个全新时代--"读网时代",而纸本书籍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历史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网络与纸本间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在中国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技术的安全隐患、盗版网站的隐患、版权保护意识与制度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面临的安全保护问题,以期为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合理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按需印刷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简称POD)是建立在数字式信息远距离传输和数字式信息高密度存储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将数字文本直接印制成纸质文本的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原色印刷技术相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技术方法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面临资源垄断、资源讹诈、资源壁垒、资源浪费、资源同质和阅读退化等困境,指出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坚持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特别重视纸本资源建设,加强空间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8.
原源  戴豪泽 《编辑学报》2016,28(3):279-281
科技期刊数字优先出版较好地解决了出版时滞长、学术论文难以快速出版等问题,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单篇优先灵活性大,出版速度更快;整期优先版面完整,灵活、便捷.纸质期刊出版后不宜覆盖数字优先版本,以解决版本冲突、DOI不确定等问题.同一文献无论数字优先还是纸质版,都应纳入文献引用频次统计.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更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尽快把数字出版文献纳入学术评价范畴,加强数字优先出版版权保护.无纸化网络出版是大势所趋,未来单篇数字优先出版将逐渐占据数字优先出版主导地位,乃至全部.期待依托网络时速性及大数据、云计算优势,构建独具特色、性格独特的科技期刊,促进学术环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所有传统事业都在经历着考验。作为传统事业的一部分,传统期刊也必然要面临改革和创新。近十年来多种期刊在走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化路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利用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步伐,对于建设精品科技期刊、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里所说的平台化多为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平台,本文介绍的是近两年新兴的数字出版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它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整个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郭伟 《编辑学报》2019,31(2):138-140
科技期刊担负着记录、传播创新科技成果和引领、推动科技进步的使命。纸本时代的传统学术传播已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媒体融合时代的受众需求,为革除纸本期刊学术传播的弊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理应在学术传播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本文以《中国机械工程》近年的融合办刊实践为基础,构建了该刊的学术传播方阵,并在办刊实践中形成了动态调整和完善的机制。通过自主传播和依托传播2种方式对纸媒进行数字化拓展和延伸,并以开放科学计划和超星数字化专题为例,分析了2种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综述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点、兴起和发展、数字出版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针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数字出版的4项措施,包括促进科技期刊出版业的整合、创新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重视并掌握"信息网络传播权"、建立科技期刊数字资源登记系统,以探索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黄雅意  辛亮  黄锋 《编辑学报》2016,28(6):529-531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微信的快速发展,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基于优质内容、精准推送、服务意识、传播分享这4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认为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社交新媒体将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讨利用区块链解决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基于区块链构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柔性基础、刚性保障和创新服务,从政策支持、行业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方面分析如何推进我国区块链支持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转型,并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袁兴玲  郭伟  王艳丽 《编辑学报》2017,29(6):565-567
为使优先数字出版在中国科技期刊中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实施,通过调查优先数字出版在科技期刊中的实施情况和《中国机械工程》部分作者的优先数字出版需求,分析优先数字出版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优先数字出版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发展也并不是很理想;优先数字出版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不明显.提出根据不同编辑流程和编辑部规模选择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可以使得优先数字出版工作量最小,为每篇4min.作为科技信息推广的媒介,科技期刊在认识到优先数字出版的工作量和作用后,有责任实施优先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5.
陈玲  王明华  顾凯  邹栩 《编辑学报》2012,24(5):486-48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深刻变革。面对数字化出版环境以及投稿作者年轻化的特点,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因地制宜,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平台,实现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作者友好:提高刊物的可检索性及潜在作者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自主型期刊网站提供在线稿件处理、教育服务等功能;借力优先数字出版,提升学术研究的传播力以及基于Web 2.0时代与作者交流方式互动化等编辑作为体现作者友好,适应数字化出版的需要,为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向娣  边钊  闰珺 《编辑学报》2017,29(2):112-115
“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的服务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借助移动互联、数字出版(如HTML)、数据聚合和挖掘、媒体交互等信息技术,在探索新时期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为广大读者、作者、审稿专家提供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特色服务,提升了期刊服务能力和质量,强化了期刊品牌形象,为期刊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厉艳飞 《编辑学报》2016,28(4):354-356
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缩短出版时滞成为科技期刊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分析出版时滞的基础上,总结出同行评议以及等待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造成时滞过长的2个阶段.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以及优先数字出版应用都取得显著进展,是目前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也使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受到冲击.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应认真思考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不失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具体探讨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几种模式,旨在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