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最美妙的书。的确,大自然有着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形态、动人的声响、奇异的变化。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探究大自然的的奥秘,就会使孩子对自然的幼稚而短暂的好奇心,发展成为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阔眼界,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幼儿阅读大自然这本“书”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怎样带领幼儿观察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观察四季的自然景色在春季,可以带领幼儿看看绵绵春雨,教他们朗诵有关春雨的儿歌,把春雨的作用告  相似文献   

2.
居丹妮 《考试周刊》2014,(79):186-186
<正>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中许多物品和事件都隐藏着科学教育的元素,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喜欢科学。我们应当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引导幼儿通过自然观察活动主动调动有关知识经验亲近大自然,将科学教育贯穿日常生活,让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发现,以体会科学的乐趣。一、营造主动探究的环境,激发幼儿自然观察的兴趣。好奇好问是幼儿的个性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幼儿对外部  相似文献   

3.
幼儿天生就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无穷魅力,观察花的开放、蝴蝶的舞动、杨柳的飘洒、小动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幼教教学中的材料,共同学习收集整理自然中的资源等。走进自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感受到大自然是人们生活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喜爱动植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角作为一种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他们能熟练地使用手机、电脑,但却分不清大蒜和葱,自然知识贫乏,所以自然角就慢慢成为孩子了解自然、走进自然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亲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幼儿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之一,亲自然教育主要提倡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带领幼儿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通过户外活动的形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激发幼儿的天性,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幼儿都被局限在教室中,缺乏自由发挥、动手操作和观察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亲自然”的强烈意识,引导幼儿进入真实的大自然,使幼儿教育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们认识、探索自然的智慧角。其内容是从周围环境中精心选取、集中、有层次、有目的的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其细致观察、探究。如何创设好自然角,使之发挥好教育功能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丰富内容让幼儿乐于观察;二、合理布局让幼儿便于观察;三、灵活引导让幼儿善于观察。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自然角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知识的窗口,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成长。  相似文献   

8.
引导幼儿观察浅议张凤英观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进而对大自然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不断积累有关的科学经验,为形成科学概念奠定基础。下面就科学教育中怎样引导幼儿观察谈点认识。一、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物体的特征对物...  相似文献   

9.
<正>一、挖掘乡土资源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乡土文化幼儿教育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要积极开发利用本土的特色资源及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周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为幼儿奠定一个良好的色彩基础。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引导家长带领孩子走进乡村田野,寻找身边最真实的美丽与色彩,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想天气预报对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班级内请幼儿用标志记录天气变化,幼儿轮流担任广播员介绍天气情况已是孩子们最愿做的事情。教师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培养了幼儿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设计此系列活动,意在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探求欲望。活动一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云的形成原因及种类。2.知道天气与云量的关系。3.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及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设计一张一周天气记录表,并请家长协助用标志记下来(主要记阴、多云、晴…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幼儿智慧的源泉,它对形成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情感,乐观的性格有着独特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应和积极地智力活动联系起来,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要素,成为孩子的思想内容,他提出要在大自然中发展孩子的智慧,引导幼儿掌握知识,要让孩子读大自然这本活的书。 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大自然进行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颜荔 《教师》2019,(4):115-1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幼儿到大自然中实践学习十分重要。根据这一理念,幼儿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园周边环境让幼儿亲近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同时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大自然是幼儿的生活宝库,是幼儿的活教材。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真性,在自然中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情况分析冬天到了,不少幼儿都很怕冷,到了下雪天,更是不愿到户外活动,因而无法感受到冬天雪的迷人,无法体味到大自然的美妙。我设想着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勇敢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和所给予人们的欢乐,在严寒中磨练坚强的意志。活动力求为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幼儿提供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教师也注意在活动中了解幼儿。随时随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让幼儿初步认识雪的一些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认识自然的良好习惯。2、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然而身居高楼的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只是片面和间断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想通过自然角的创设,弥补幼儿接触大自然的不足,为幼儿提供比较自由的、随时能观察和探索自然的机会,让自然角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成为孩子们的“活”课程。  相似文献   

15.
农村幼儿生活在丰富多采、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农村幼儿班教师应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去启迪幼儿。传授初浅的自然,社会知识,点燃孩子们心灵中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火花。观察大自然的一切是很有魅力的,农村广阔的田野、清清的小溪、翠绿的山峦、万紫千红的春天,果实累累的金秋,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提供了良好条件。农村幼儿班教师除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以外,要  相似文献   

16.
修国欢 《现代家教》2003,(10):37-38
培养幼儿的科技意识,渗透创新教育,是每个家长及幼教工作者非常迫切的任务。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科技兴趣,丰富他们的科技知识呢? 一、开阔幼儿的视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让孩子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引导他们观察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让孩子们将自己所见、所感通过色彩表现出来,有助于孩子体验到世界的纷繁复杂,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幼儿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自然景物。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玩色彩游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帮助幼儿欣赏名家名画等方式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风、雨、雪、虹、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设想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现象,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教会幼儿形象地记录气象的  相似文献   

19.
不少年轻的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就要让孩子多写多算多练殊不知这样一来也就使孩子逐步疏远了大自然从而失去了一位可以启迪孩子心灵的好﹃老师﹄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自然是幼儿常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自然是幼儿智慧的源泉这所﹃蓝天下的学校﹄是幼儿学习欣赏大自然的最好课堂它的千姿百态无穷的变化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就会打开他们向自然求索知识的心扉比如春天里你不妨带孩子到户外去观察生机勃勃的景色问他们﹃现在和冬季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倡导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强调教育应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历程,同时唱歌教学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