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3,(11):43-43
生命科学最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源于这样一个观念:基因可以制造很多不同的蛋白质。这个事实正是导致我们具有复杂的生物特征的原因。现在新的发现表明这个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基因不仅能够产生不同的蛋白质,而且所产生的蛋白质的量也各不相同。两个人或许会有完全一样的基因,但一个人的基因可能产生微乎其微的蛋白质,而另一个则产生大量蛋白质。这个区别可能正是造成人与人截然不同的原因。但是,究竟有多少基因参与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现在还无人知道。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劳福德与玛乔丽·奥莱克夏克已证明这种变异很常见…  相似文献   

2.
荒唐的奇想?不同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可能会产生新品种,那么,人与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也许这一想法有些荒唐,然而,奥地利科学工作者乔治·特雷梅尔和日本科学工作者福原志穗就萌发了这一“荒唐”的念头,他们打算将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植入普通的树中,让这种“基因树”带着人类的基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乔治·特雷梅尔和福原志穗在2003年就用完整的“人类基因”取代苹果树中无用的“垃圾基因”,培育了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苹果树。如今,他们决定把这个小小的实验成果变成一个名为“生物存在”的大商业方案。诱发奇想和…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文化》2007,(4):43-43
每当有机会许下一个愿望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天天都有好心情”。而人的一生中,好的心情究竟拥有多少?在长达近20年,对500个不同职业、收入、年龄、性别、性格的人进行的追踪研究中,苏格兰科学家得出一  相似文献   

4.
张守忠 《科学中国》2007,(4):40-43,47
天黑了,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家里。除了电视发出的声响,室内再没有其他声音。正当你全神贯注于电视节目时,前门突然传来一声闷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打在门框上。你的心跳突然加快。呼吸变的急促,浑身肌肉绷紧。只一刹那。你便知道这是风在作怪。没有人试图闯进你的家里。  相似文献   

5.
没有今天的教育,就没有明天的人才。人才开发要从今天的教育抓起,对高等教育来说,专业教育是必要的,还必须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不能同步自封,要把握时代的信息特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扩张能力,即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里能有效地从外界吸收新东西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向阳 《百科知识》2007,(2X):43-45
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其中,人与生物,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如何相处是人类生存问题中的一个核心,同样这种关系也构成了健康与疾病、人类与自然、进化与退化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英国古老的传说中有“绿人”的存在,他是自然界的一个神灵,负责给植物提供养分,并掌管着春天的到来。在中世纪,人们真的发现了“绿人”的存在,不过他们并没有什么神力,只是两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8.
人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猿是从哪里来的?之前呢?再前呢?从鸿蒙伊始,是怎样慢慢的,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这些问题,非但我们不知道,就连被称为“进化论之父”的达尔文也没能完整地回答出来。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鉴于当时古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在寒武纪之前的地层中很少发现生物化石,达尔文对在那些古远世代里究竟生存着什么样的原始生命尚不能做出准确的描述。远古的生物是怎么来的?他意识到,这将是困扰进化论的一个重大难题。在《物种起源》中,他写道:“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已经建立起来的进化论就难以自圆其说,就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武侠小说中,有许多高手可以穿墙而过,令读者大叫过瘾,我认为穿墙而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狗与狼有着共同的祖先,这对堂兄弟有着极其相似的生理特征、外形和习性。如果说它们二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狗早已被人类所驯化,习惯了与人类一起生活。科学家指出,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狗变得比他的堂兄弟——狼更为聪明。在几十年前,曾经有一个实验让当时的人们认为,狗与狼相比有些迟钝。当时狼和狗被分别关在两个笼子里。当驯养员有意演示开门的动作后,狼很快学会了如何打开笼门,重获自由。而老实巴交的狗却任凭驯养员开门关门十几次,毫无反应。这让人们很失望。不过现在科学家却相信,狗并不是没有学会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指人和人类社会整体变迁的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世界性潮流,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社会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关于人的现代化,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人的特性;也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这些解释都是不确切的。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  相似文献   

12.
13.
有人做过统计:人类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处于睡觉休眠状态。而做梦至少占睡眠的一半时间。所以可以这样说:做梦至少占人类生存时间的1/4。  相似文献   

14.
一项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在被迫根据极少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或证据做出决定时往往感情用事且不合逻辑。这种类型的选择被称为含糊决定,它与冒险决定不同。在冒险决定中,人对其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不确定,但知道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在含糊决定中,人对这两点全然不了解。心理学家认为,含糊决定会因为一个人知道自己不了解某件事情但希望自己了解而产生不安,他们在实验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在危险面前呆住是一种古老的、情感上的反应。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反应变成了不愿对看起来含糊不清的事情下赌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在体内孕育后代,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完美结果。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种尽善尽美的进化结果的出现,也许还得感谢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16.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最近在动物身上发现了幼崽为什么眷恋母亲的原因,他们找到了一个母亲吸引孩子的化学分子2MB2.这是由母亲乳腺分泌出的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属于外激素,它能够引导幼崽去寻找母乳。这一发现又重新引发了早已平息了一阵子的人类是否存在外激素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蚊子是人类的天敌之一,估计许多人会表示赞同。这种小昆虫传播疟疾、西尼罗河病、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许多人更因为蚊子的叮咬而引发过敏或是倍感不适,甚至彻夜难眠,人类对蚊子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一凡 《百科知识》2003,(11):19-20
人是自然环境或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必然要与其他生物打交道。站在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看问题时,我们会把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看作是不利和灾难,因而对传播疾病的动物心存不满和杀戮之心。比如,疯牛病一来,所有被怀疑的病牛都会被杀死。但是,我们也许没有想过,正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招致致病微生物从动物转移到人,尤其是本来有一些微生物在动物身上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0-20
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同事进行的研究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表明人类仍在进化。例如在中国人的进化过程中,农业的变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一重要发现刊登在美国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人类仍在进化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过去的一万年里,自然选择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推动力,认为人类进化已经停止的说法毫无道理。”普里查德说。研…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3,(11):22-2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沈慧真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团体日前宣布,他们已通过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的方法培植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此项研究的成果刊载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细胞研究》8月13日的网络版上。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沈慧真等人的工作建立在治疗性克隆的机制上,即用取自病人的细胞克隆一个胚胎,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与病人遗传匹配的组织,这样就可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因为人类的卵子很短缺,所以沈慧真等人使用较为容易获得兔子卵细胞展开研究。研究人员先将兔子卵细胞中的DNA去除,然后将人类皮肤细胞植入基中。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