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选择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新梅 《文教资料》2006,(25):74-75
我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阶段;各产业协调发展、突出科技作用的战略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阶段。这一历史沿革表明,工业化战略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必须符合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转型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难题,有学者将“三农”问题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然的选择,这样的战略也为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但从根本上讲,重工业高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与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的特点相矛盾,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在牺牲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单纯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已经无法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步伐。一方面,要发展农业,以便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要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在我国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的推进必将引起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和社会结构的变革,象我国这样的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其一,不仅不能躲避信息化,而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其二,又要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必须遵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其三,我国信息化战略须在优先发展的领域进行突破。“十五”期间大力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华民族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是一个覆盖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由尼赫鲁倡导并实施的印度工业化战略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以进口替代为基础,以优先发展国有重工业、基础工业为导向,采用公私混合经济体制的方式,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实现工业化,建立自主型的完备工业体系。这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一是基于对英国在印度长期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痛苦反思,二是基于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三是深受二战后盛行的发展中国家走“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印度的工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增长,工业内部结构有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民族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的预期目标。拉奥政府则针对尼赫鲁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逐渐显露的弊端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一是朝以私营部门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朝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宏观管理机制转变,三是朝着更加开放的经济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快速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在此背景下,1949-1965年,安徽省积极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1949年,安徽省解放后,其凭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优良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有利因素,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安徽省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结合苏联的援助、上海工厂的内迁与学习上海工业先进生产经验等外部助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起步。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党中央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束倍受欺凌的历史,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本着重评价“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的历史地位。认为它的胜利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客观上促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对其后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不能藉此否定“一五”计划的历史作用,而应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1953~1978年:国家工业化与农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我国在建国初期特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快捷而有效地汲取农业剩余,采取了一整套以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工农业贸易政策,农业被定位成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源泉,丧失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正常条件,并导致了农业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政策扭曲,总的来说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它使我国克服了国家工业化初期投资不足和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迅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没有强大的工业,我国就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就不能有巩固的国防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工业中的重工业,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只有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才能不断地增长电力、燃料、钢铁和机器技术设备等生产,以供应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各部门的需要,促使工农业不断现代化,促使整个社会生产不断提高。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我们重视了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才在短短几年内,迅速为我们国家打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了迅速地赶上和超过英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使生产和制造出更多更好的钢、铁、煤、石油原料和拖拉机、发电机、火车、汽车等现代技术设备,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体现时代特点,根据我国国情而提出来的重大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局性、先导性作用。高等教育必须进行创新,促进自身优先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主要不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靠强烈的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22年,壬戌学制正式以“职业教育”一词来取代“实业教育”。“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并非名称的简单转变,两者在教育宗旨、教育目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开设、办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体现出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同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自身却存在很多问题,以至于即将走向衰退甚至消亡的境地。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当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本文就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问题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应明确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全方位审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目标与方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第三产业中间需求率的考察显示,该指标呈现出了稳定的增长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内部结构的升级及各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深化。从三大产业各自对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率的进一步分析看,三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稳定增长态势。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与第三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变动情况上所表现出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产业的高度化发展和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是决定和影响产业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会通过影响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来促进产业的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一过程既是技术进步重要性日益显现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绿色畜牧是当今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产业化布局,是畜牧主导产业形成的关键.经过分析,提出以养猪为核心的月河流城绿色畜牧产业布局方案,为该流域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国旅游演艺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以"印象系列"为代表的我国旅游演艺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我国旅游演艺业正在朝着品牌化方向快速发展。资本、人才等资源的涌入不仅使市场更加活跃,也为旅游演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莫大的助力。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有机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必须从强化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改善居民收入状况、增加居民余暇时间和丰富旅游产品等多种渠道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将主要依靠企业信息化为主体力量。本文通过对青岛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对如何提升青岛市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投入产业方法,以上海市为例,对其产业进行了前向和后向关联度分析,从而揭示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出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环境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为地区产业布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