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刘桥一矿Ⅱ62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原因,介绍了突水后的治理方案及注浆工艺;重点说明如何预防未开采区突水的方法:一边采取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构造薄弱带,增大煤层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一边将可能引起突水的高压水源用近位疏放的办法降低水压值,确保回采时突水系数比临界值低,从而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对在同类地质条件下安全采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其中煤层底板突水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阳泉矿区为工程背景,结合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利用突水系数法对区域内15#煤带压开采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从多种因素考虑,底板突水系数最大值为0.035MPa/m,远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6M Pa/m,且突水系数0.035MPa/m是最保守的计算值,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突水系数比0.035MPa/m更小,充分说明在无特殊情况下研究区内不会发生底板突水事故,实现15#煤带压安全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陷落柱突水是矿井生产巨大的潜在威胁,如何预测煤层底板下陷落柱突水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献[8]假设煤层底板受到水压力,认为底板有裂隙且在垂直剖面上延伸一定长度,推导出突水临界水压方程.实际上,底板受力裂纹既有开裂又有闭合,作者考虑了压缩场中裂纹受压闭合的因素,利用修正的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对煤层底板下陷落柱隔水底板临界厚度与水压方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袁店煤矿为例,从煤层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底板隔水特征及底板岩性组合三个方面对煤层底板裂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突水系数法和板模型理论两种方法对煤层底板裂隙突水进行预测。两种预测结果均显示,在开采条件下煤层底板存在突水的可能性,开采该煤层时要制定合理的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层底板突水的断裂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层底板发育的各种结构面特点,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底板突水的断裂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与堵导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溶陷落柱是我国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一种极富区域特色的地质现象,我国华北地区因陷落柱突水而发生的特大突水灾害较多.这些事故造成了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制约煤矿生产发展.分析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与堵导水,为煤矿陷落柱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丰富煤层底板突水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孙疃煤矿104采区10煤底板的突水危险性,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的地质概况,选取了影响突水的七个因素,用GIS做出了各影响因素的专题图;接着构建AHP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将各影响因素数据归一化并建立归一化专题图,得出突水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专题图进行叠加,形成综合评价分区图,得出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脆弱性分区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原岩应力,地下水,地质构造和煤层扰动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不均匀的特点,从渗流场与应力场共同作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底板含水层非均布水压力学模型和倾向条状带的流固耦合模型。根据弹塑性理论求得煤层底板突水的极限水压力的弹性理论解和塑性理论解。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动工作面底板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动煤层底板的破坏特征和渗流特性。重点模拟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非均布水压作用下底板的变形,破坏区域,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等,得出非均布水压力对隔水岩层的破坏影响明显小于均布水压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9.
底板变形破坏是煤层底板突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借助室内试验系统进行相似材料模拟研究是获取深部采动条件下底板突水灾变演化及防治的有效手段。文章总结了相似材料模拟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中的应用原理、相似材料选择及模型制作,综述了试验相关理论、试验材料、试验装置研制以及量测技术与成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在模型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加强攻关,且应注意相似材料模拟、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而综合确定煤层底板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0.
10煤为童亭矿主可采煤层之一,其下太原组灰岩对10煤层开采存在潜在的突水威胁。疏水降压作为底板灰岩水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在童亭矿107采区成功使用,对107采区的疏放工程进行了认真总结,对疏水降压前后的开采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指导类似条件矿井的防治水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上,对童亭矿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矿10煤层灰岩是近于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并就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深度及突水系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刘桥一矿Ⅱ626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里段发生底板突水。通过物探手段,圈定工作面中部异常区,对异常区采取钻探验证及注浆工作,对F_(Ⅱ62-2)断层进行注浆加固,封堵裂隙带,加固煤层底板,同时采取疏水降压,减小工作面突水系数,保证了工作面外段的安全回采与收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焦作古汉山矿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在采煤生产过程中多次发生工作面突水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该矿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采用了采煤工作面底板加固和含水层改造的防治水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依据山东省协庄井田11105W工作面的物探资料和附近的钻孔资料,对该工作面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富水性进行了评价及预测,最后对11105W工作面底板奥陶系灰岩突水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庄孜煤矿63301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作面突水的特征,并通过灰岩观测孔水位和水压变化的观测、水质常规检测等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的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揭示了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C3-Ⅲ组含水层、奥灰含水层,其次为C3-Ⅰ组含水层和寒灰含水层,突水通道为工作面底板裂隙。分析结果为灰岩水的防治和A组煤的重新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查明煤矿井下水源分布区域及构造性质导水通道,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避免透水事故发生,提出采用瞬变电磁技术在掘进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水。针对成庄矿15号煤层某工作面突水隐患问题,依据矿井水文条件及工作面构造导水因素特征,设计对应的瞬变电磁施工方案。根据探测结果,结合打钻验证,在实际工作中成功揭露含水体,表明应用该方法推断准确、切实可行,可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有效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据刘桥一矿Ⅱ62采区突水现状,分析其突水原因是由于多期构造应力造成底板裂隙发育,受采动影响后太灰水原始导高迅速上升而突出.  相似文献   

18.
本章阐述了在高瓦斯突出煤层掘进时,为防止瓦斯事故发生,采用的防突措施及其原理,对提高供电系统安全性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判别突水水源,减少突水事故的发生,以东滩煤矿1308工作面顶板突水为例,在分析突水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的方法,基于突水点和可能水源的水化学分析资料,将突水点水样和7个已知水样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多元混合模型进一步分析判别突水水源.研究结果表明:Piper三线图和离子浓度占比分析反映出的突水点水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介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Fs866导水断层的注浆治理、验证以及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对断层活化情况的监测研究,同时介绍微震监测的原理、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张集煤矿将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于防治水领域,特别是用于监测断层活化.研究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用于监测断层活化,评价突水危险性是可行的.微震监测技术可实现突水监测的超前预警预报,是突水监测预警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