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文教学作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教学中必修的科目,为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的素养,现如今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已逐渐广泛的应用实践,尤其是在小学中识字教学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让学生提高识字阅读的水平,同时也使得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综合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基础上对识字教学过程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方式展开研究,根据现状以及教学经验提出相关教学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使我们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了解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提升国民自豪感。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这是学生培养综合素养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来储备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渗透,教师应该重视积极接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文知识。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探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单单是以生字词及课文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对目前的小学语文现状加以分析,从切实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科目中的基础学科,是现代课程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文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基础语文材料、语句以及语文词汇的学习,更要注重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字的写作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传授时,要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入其中,让学生除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外,更要了解到我国古典文化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抒情情怀。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渗透现状以及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重点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初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将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进学生对其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传承意识,这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的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语文素质。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内容找到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积极探索中发展他们的文化素养,实现创新观念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入。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后,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既是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综合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成为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格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而且还是对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9.
田玲 《学周刊C版》2020,(16):71-7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学习,教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而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语文的意义出发,针对当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知识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涵养身心,帮助他们在学习、践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时,教师要避免灌输式教学法,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渗透在识字教学、古诗文教学以及现代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力量,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也应不断增强自身在文化认同方面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这便要求广大高职院校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对璀璨绚烂、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建立强烈的家国情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并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大高职院校可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不断强化氛围营造这四种途径来加强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意识,以使高职学生能够成为心怀爱国情和强国志,并拥有报国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大学语文"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内容体系的构建两个角度出发,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学校、教师、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不重视,教学课程单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教学方法落后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又拥有较大完善发展空间。应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文化课程:设置多样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吸引学生兴趣;建设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适应当代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今天,浸染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生广泛吸收着各国各民族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如何提升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已成为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不失为有效路径。通过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的整合、重组及重新解读,提炼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或要素,建设校本化特色语文课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信息化手段,建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库,以此增强高职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热爱祖国、有责任担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教学阶段,语文是一门主要的文化科目。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与品质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化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缺少有效性问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传统风俗为基础,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选用传统经典著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对话交流,使学生体验文化的现代性和多元性,通过构建文化语文课堂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传扬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汉语言的独特之处,因此它不仅是高职高专院校中文系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而且还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高职高专的古代汉语课程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已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和谐意识,有利于高职大学生修身养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各项规章制度等路径,加强对高职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