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此时此刻,距离地面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3名航天员正在太空工作。这3名航天员是翟志刚(代号01)王亚平(代号02)叶光富(代号03),也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第二批“居民”。他们在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搭乘“神舟”13号载人飞船,经过差不多7个小时的飞行抵达“天宫”。他们要在“天宫”工作6个月,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创造历史的同时,航天员们必须克服重重困难,适应“天宫”生活。本期“小问”将带着大家走进“天宫”,找出航天员们护理头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相似文献   

3.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56秒,搭载“神舟”13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简称长2F)遥13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13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1次任务和第8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翟志刚(指令长)、王亚平、叶光富。  相似文献   

4.
何大汉 《集邮博览》2012,(10):51-51
2012年6月16日,中国发射“神舟九号”飞船。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与景海鹏、刘旺两位男航天员一道搭乘“神九”飞船进入太空,与去年进入太空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图1)。之前已有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多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5.
从苏联的“礼炮”号,到如今在轨服役的国际空间站,空间站经过40年的发展演变,体积从小到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同样经历了几代变迁。从结构上看,空间站可分为单舱(或单模块)式空间站、多舱(或多模块)式空间站两种。早期空间站,如苏联“礼炮”1号至“礼炮”7号、美国“天空实验室”都是单舱结构。  相似文献   

6.
赵雁  秦宪安 《新体育》2006,(1):40-41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入飞船顺利返回。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经过21 个多小时气象万千的太空遨游,38岁的杨利伟以其超人的体魄,高超的技术,顽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两年后,英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飞行77圈, 历时115小时32分,行程325万公里之后成功返回地面,当他们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他们表情轻松,精神面貌非常好,五天的太空之行,失重、狭小空间等太空特殊环境,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影响。是什么使中国航天员拥有如此强健的体魄?他们良好的体质是如何训练和保持的?中国航天员异于常人的体育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飞船被顺利地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8.
吕杰 《集邮博览》2013,(10):38-39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作为一名关注“航天”题材的集邮爱好者,得知这一消息,我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自豪,更为我的家乡——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飞出了王亚平这样一位“神女”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9.
为庆贺新中国首枚椭圆形邮资图普通明信片《朱家角放生桥》发行,2001年9月8日,上海市青浦区邮政局特启用了“大清朱家角邮局旧址”、“朱家角镇——东大门”、“童天和国药号”、“课植园”、“放生桥”、“泰安桥”6枚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把载有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5号飞船送上天空。杨利伟按计划环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0月2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受全球瞩目  相似文献   

12.
最早进行太空飞行的载人飞船:苏联的单座“东方1号”飞船(图⑾)。1961年4月12日,它由“东方号”运载火箭(图⑿)发射。飞船由球形再入舱、仪器舱和推火箭发动机组成,总重量约4.7吨。生命保障系统可供飞行10昼夜。飞船既可以自动控制,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再入舱返回地球距地面高度7千米时,航天员可弹射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23日北京时间14时58分,按照地面控制中心的预定计划,俄罗斯“和平”号航天空间站坠落在位于新西兰和南美洲之间的南太平洋海域,为其仡浩瀚宇宙邀游l5年的历史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4.
正为弘扬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褒奖10名航天英雄忠于职守、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经中国邮政批准,太空邮局印制了《天骄——中国航天员纪念明信片大全套》小本册(图1)。该小本册含10枚80分面值的明信片,每枚明信片介绍一位航天英雄。明信片正面介绍该航天员籍贯、学历、出生日期、入选航天员时间、执行航天任务时间等资料。明信片背面是发射塔和天宫1号背景下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半身像。在发射塔上面标注出了该航天员乘坐的神舟飞船编号、发射  相似文献   

15.
当诺瓦克·乔科维奇以一记高压成功兑现赛点之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社交媒体这样写道:“在这—刻,他赢得了澳网第9冠#AO2021。”北京时间2021年2月21日晚上,头号种子以7比5.6比2.6比2在2021年的澳网男单决赛中击败4号种子丹尼尔·梅德维德夫,第9次捧起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  相似文献   

16.
记者日前从北京碧海钓具有限公司获悉,备受瞩目的素有“中国钓具风向标”之称的“碧海(中国)2021年春季钓具产业博览会”,已经经由国家商贸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将于2021年4月18-21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因为抗疫需要,2021年开年以来,绝大多数聚集性活动都被推迟或取消,市场、商店、餐厅、列车等,都实行测温、限流措施,就连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春节,政府都号召尽量留在工作当地过年。参会流动人员动辊以10万人计的碧海(中国)钓具产业博览会,自然更是使有关部门不能轻易“放行”。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月5日,北京航天城,14名来自空军的飞行员摘下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这一刻起,中国航天员正式集结。2010年第二批航天员加入了中国航天员大队。他们承担起了代表中国人遨游九天的伟大梦想。他们中有第一位飞天的中国人杨利伟,有第一次太空漫步的中国人翟志刚,也有第一位飞天的中国女性刘洋。  相似文献   

18.
科学研究表明,火星上或有液态水的存在,这使得火星成为了人类“移民”的首选目的地,而探索火星也愈发成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天文课题之一。2021年5月15日,“天问”1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这颗红色的星球。这也意味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开启,人类距离踏上这颗行星更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政策     
《游泳》2022,(1)
2021年12月22日,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发布“关于印发《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管理规范(2021版)》的通知”(游泳字(2021)276号)。通知说,为了深入贯彻体育工作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规范与专业技术服务,预防在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发生溺水事件,特制定了《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管理规范2021片版》,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11日,在第18号台风“圆规”即将登陆海南岛之前,收发室阿姨把一封信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接过来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原来是一枚“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原地实寄公函封。2021年9月,“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首次制作公函封1套1枚,封上贴着个31《一帆风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为“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的logo,封的右下角印有三沙邮驿logo、地址及邮政编码,封的背面印有公函封的印制单位、印制时间和印制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