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证据意识.也就是说,对于合作中的学生,我们除了要知道他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主张外,还应当要求他说出提出支持这些主张的证据.证据是材料、数据和理由的总称,"基于证据的科学探究"才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以“简谐运动”实验教学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进行创新设计,通过组合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理论视角揭秘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论探究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科学探究进行规律总结靠什么?靠"证据"!科学探究起于质疑、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必须有根有据,必须从原有认知和物理现象出发;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师生相互交流、评价都必须依赖于"证据"。"证据"是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材料、数据、原有认知的总称。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涉足物理知识学习,我们要渗透这种"证据意识",构建理性物理课堂,本文以苏科版"物质的密度"这节课教学为例就如果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细致地教材分析,基于"证据"确立探究  相似文献   

4.
以氮氧化物的转化为例,设计了一体化实验装置,将多个反应过程进行整合,使实验现象更加丰富和有趣,有利于学生探究氮氧化物的转化规律。通过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预测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思维。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一般指课程计划中的科学课和相关的课外探究活动的教学及指导。所谓数据,主要指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数据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使学生以实验寻求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自觉运用数据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从而不断得到可靠的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学生通过探究初步知道,一个单一的数据是证据,它能证明事物在一点上变化的结果,不能代表其他;一组数据是证据,它能证明事物在一个变化周期里的结果,不能代表普遍现象;多组重复实验的数据是证据,能证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相同的变化结果,具有普遍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大量数据,还需要通过整理和分析,才能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与蕴含其中的规律。有时数据可能不可靠,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研究,以期得到可靠的且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数据,不断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用可靠的包括数据在内的证据去证实世界。所谓数据.主要指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数据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8.
证据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每一步中做到"言之有据",通过证实证伪的方法得出科学结论。"基于证据"意识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假设、探究、验证的科学素养,是当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证据意识培养的教学价值,并例举了几则"基于证据"意识下化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凸透镜成像原理复杂,实验设计和操作难度大,成像规律的归纳超出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吃透教材意图、优化实验方案,让学生经历真正经历探究过程,领悟探究方法,体验探究乐趣.一、当前凸透镜实验教学的困境1.受当前功利教育主义的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了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学生通过口诀理解记忆的错误教学模式,忽略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2.学生难以区分物距、像距和焦距等物理概念,不知道实验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认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取亲身体验,探究化学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对力的合成探究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良,通过师生合作探究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力的合成规律,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规律探究活动是学生走近科学,探索科学本质规律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规律探究活动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探究本身和探究过程,即借助物理情境或物理实验,学生的思维经历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这一完整的思考过程.囿于中考高考的压力,物理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活动时往往过度关注知识的形成,而忽视知识的建构,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再者,课堂时间的限度对规律探究过程也有客观的刚性约束,七个探究要素不可能也不应该平均用力.如何解决好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探究内容的特点,选择需要突出重要探究的要素,借助理论分析的途径,重点通过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析,形成具有一定预测性的知识结论,再围绕知识结论展开实验验证的规律探究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事实,把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就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结果的呈现,蕴含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揭示规律,形成结论,建构概念。因此,数据处理类实验是指利用探究活动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事物规律,推导探究结论,验证实验假设,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极为普遍。获取、呈现、分析实验数据,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其主要的探究活动形式是利用实验数据揭示规律,在学生数据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14.
吉临荣  柳怡 《中学物理》2023,(14):23-26
为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结合“变阻器”这一典型实验课例,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学情分析设计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经验或知识、生活事实或实验现象为学习的评价设计学习活动,依据理论推理和实践反思设计评价项目.这种基于证据的“教学评”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的思维方式,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证据意识;通过知识结构化,夯实学生的证据推理逻辑;利用创新实验,启发学生的证据推理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考题之前,我们必须熟悉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因为掌握它们才是做题的基础.这些特点我们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1)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2)物体在2倍焦距上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也在2倍焦距上;(3)物体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以外;(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以上规律可编成口诀:二焦内外分大小(即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一焦内外分虚实(即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相似文献   

18.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