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原则,接着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实现条件,最后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近几年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同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情况,分析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丰富课程形式、引入思政内容进行就业课程改革,强化师资培训、发挥教师思政课程引领作用,开放丰富活动,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美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推手,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知识与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和审美素养的同时,保障学生文化自信、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立足于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深入分析了其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现实意义及其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最初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来的,而课程思政所折射出的大思政观、协同育人理念、融合育人思想,对高中教育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所在学校为基地,联合其他学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以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为实施主体,整合利用课堂、环境、活动三类课程资源,开展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改实践,取得可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专业课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然而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应付式思政教育的现象,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兴趣不足,从而制约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针对各高校而言,需不断提高对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视度,将该理念最大限度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7.
崔楠  郑铭文 《辽宁教育》2023,(10):80-84
课程思政的出现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把思政课的教学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二者的本质与关系具有一定的耦合性,高校应明确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耦合机制的价值与意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国防教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三全育人",转变思路在宏观上进行大思政教育,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要打造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多元融合育人理念、全面构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谢岚 《大学教育》2023,(7):114-117
文章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心通识课程投资学原理与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高校核心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入挖掘与分析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的方法和载体,切实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核心通识课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高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的问题,探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方法,重点以航海仪器课程为例,从思政目标建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设计、课程评价归纳以及考核方式选取等五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闭环教学实施方案的详细探究,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晓琳 《科教导刊》2021,(1):159-160
高校课程融合思政教育有其必要性,英语类课程更要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合.高校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利用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途径.在高校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然要求,推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都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内容浅融入难融入、师资队伍联动少、缺乏相关保障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形式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培育思想政治素质高、双创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等,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大思政”理念,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一批课程思政资源库,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融合,共同发挥育人功能。本研究从“商魂”、家国情怀、诚信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酒店收益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践育人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将德育渗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发展高质量就业背景,通过探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时代要求,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以及课程评价机制完善问题,结合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意蕴,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价值观引领以及评价体系的路径,充分发挥就业育人以及思政育人协同发力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的新教育模式。基于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考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性和开展模式必须要做出重点考量。在教育事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重要意识是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效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开展的关键点进行了仔细研究,并针对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提出了一些思路,从加强各专业教学系统之间逻辑整合、增强各专业教学体制之间的同向同行、提高推动作用方式上的双向融合保障等方面,对基于协同育人下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的实践做出讨论,以期能够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和工作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 " 课程思政 " 的大背景下,迎合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地探索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融合,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也是大学对国家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应尽的职责,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生涯课程,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部署与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体制,实现 " 课程思政 " 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融合,十分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实践和探索,以期能够有效的优化高校人才的教育方式,为提高大学生就业选择质量、明确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各学科专业均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须大力挖掘以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探析并明确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要点与实施策略,有助于教育学类专业教师厘清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升课程思政实效,从而充分发挥教育学类专业育德、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传授思政意识理念,锻炼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资源深挖能力、提升工科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显隐融合的思政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