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一游     
经过很长时间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脚下。站在山脚下的我,发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曾有这样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且有很多名人志士都登过这雄伟高大的黄山。导游说:“能征服黄山,是你精力充沛的体现。”去  相似文献   

2.
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深深地植根脑海,滋长成对秀美黄山深情向往的参天大树。而今,我们终于要登黄山了。沿云谷寺进山,顺石级路缓步而上。石级路绝似古代的栈道,修在山谷的一侧,蜿蜒而上。两旁有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山下多俏丽颀长的青青翠竹,山上多松。不论左顾还是右盼,都会被绿色撞个满怀,仿佛主人待客过于殷勤,反闹得客人有些拘谨;满桌佳肴,茫然无措中,不知从何处动筷。从茂林中行走,水声时大时小,水流时隐时现,从树叶的包围中射出点点光;时见大块大块的鹅卵石中,突然出现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撞击…  相似文献   

3.
序曲:山脚下的抒情小调 在起伏延绵的泰沂山脉与广袤无垠的鲁北平原之间,有一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故称“梁邹”,这里就是现在全国闻名的纺织之都——邹平县。县城中心有一座山叫黄山,峰峦叠翠,郁郁葱葱;山脚下有一个大型人工湖叫黛溪湖,四面环柳,碧波粼粼。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就坐落在黄山脚下,黛溪湖边,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相似文献   

4.
领略完周庄的水韵,你是否还沉浸在对水的回味和遐想之中呢?本期,我们的文化视点是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名闻遐迩,被世人誉为“天下最美的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又名黟(yī)山,元代唐元有“黟山绝妙,玩不忍去”之句。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旅游胜地。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山,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它的博大和奇妙吧。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有许多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它们不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其中,被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同志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奇山! 黄山,座落在安徽省的黄山县境内,方圆250公里,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黄山原名黟山,唐朝天宝年间才改为“黄山”。传说远古时期名为黄帝的英雄在此修身练丹,  相似文献   

6.
走遍中国     
游黄山前年,我们全家去黄山游历了一次,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游。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它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爬上莲花峰,让我感受到征服自然、攀登高峰的爽劲;观赏着奇松.  相似文献   

7.
吴应海 《作文》2023,(39):49-51
<正>名作片段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  相似文献   

8.
黄山北海附近,一块高耸的巨石屹立在雄伟的峰顶,远远望去,宛如一只猴子蹲在那里,正凝神观望远方,所以人们称它为“猴子观海”。云谷寺附近有一个瀑布叫“九龙瀑”,瀑布九迭,好像九条白龙正在戏水,终年喷玉溅珠,蔚为壮观。瀑布落到山下,和一股股山间清泉逐渐汇成小河,流经屯溪,汇成新安江,再流入钱塘江,最后,浩浩荡荡奔向东海。有一天,“猴子观海”嘲笑身下的“九龙瀑”说:“世界上没有谁比你更软弱了,遇到严寒,你就结成冰;让你流入游泳池,你就成了长方体;把你灌入瓶中,你就成了……”“九龙瀑”坦然地说:“不…  相似文献   

9.
《黄山奇石》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说明文。课文用描述的方法,依次介绍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还点出了“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课文特点鲜明,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教育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除看图外,应抓住“奇”、“趣”两个词语教学。课文第一段紧扣“奇”字,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尤其”一词强调说明黄山风景的神奇,主要体现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上。而石头的“奇”则表现在形状上。“仙  相似文献   

10.
黄山天下秀     
自古以来,我们黄山就像一个女子“天生丽质”,“养在深闺人未识”。虽说古往今来赞美黄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也曾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师■们,在第四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一课。谁能说出黄山有哪些奇石呢? 生: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师:还有哪些? 生: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金鸡叫天都”。 师:刚才同学所说的“天都”是指“天都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相似文献   

13.
罗刚淮 《师道》2014,(11):54-55
喜爱旅游,也乐于交驴友。一次登黄山.因为山太高,气喘吁吁一路爬行.爬到白鹅岭.同行的伙伴有些泄气.说“不上了,你们爬吧。我坐缆车下去”。我们劝他,“坚持一下,其实也就几里路的事。难得来一趟,不上去太遗憾。”朋友呐呐地说,“其实都差不多,该看的都看到了。”一位驴友插话说:“那可大不同,山脚是山脚的风景,山顶是山顶的风景。哪怕就是一片云。跟山脚下看的感觉都不一样。”这位驴友的话质朴而韵味无穷,久久难忘,乃至在很多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合.我常常引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黄山松     
丰子恺 《新读写》2009,(7):30-30
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等的美誉。在作家们的笔下,黄山的美更是无处不在;在于松树间,在于石头上……一花一世界,黄山的美,更在于它的性格!其实,何止是黄山,自然界中的万物不都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5.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板书“黄山” ,说说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 ?(随机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等词 )出示中国地图 ,了解“黄山”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2 .板书“奇石” :今天我们就学习“黄山四绝”之一———“奇石”。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找出能说明“奇石”在黄山风景区中的地位的词语。 (理解“尤其” )3 .自学课文。要求 :(1)划出具体写的几块奇石名称的词语 ,提出不懂的问题。(2)自学生字 ,联系上下文 ,初步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4 .自学检查 :(1)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说说几个词语的意…  相似文献   

16.
文琼 《湖南教育》2004,(2):42-43
一、由图入手,引新激趣看图引思:小朋友们,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有趣的石头。〔课件显示黄山奇石的几组图片〕看到这些石头你想到了什么?(按图片显示的顺序依次说)有谁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石头?(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黄山奇石对比激发:说起“奇石”呀,它和“云海”、“奇松”、“温泉”一起被称为“黄山四绝”。作者为什么单写奇石?你们能从下面两句话的比较中感受到吗?〔课件显示:①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②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先读读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黄山游记     
假日里,我们一家人跟着旅游团来到了安徽黄山。我们乘车来到山前,一抬头,“黄山”两个大字赫然入目,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太好了,黄山到啦!”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金鸡叫天门”。我边走边想:难道会有一块像鸡一样的石头吗?为什么叫“金鸡叫天门”呢?我越想越好奇,于是赶紧加快了脚步。崎岖的山路,我们三下五除二就走完了。爸爸指着山顶,高兴地说:“喏,那不就是‘金鸡叫天门’了吗?”我仰起头,看到一只神气的“石鸡”:石冠子,石嘴巴,石身子……我不禁赞叹起来:“奇!真奇!天底下竟有这样一块奇石!真是太像了!”只见这只“石鸡”仰起头,…  相似文献   

18.
黄山之旅     
陆思婷 《少年读者》2008,(10):42-42
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天下。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名副其实呀!这不,国庆节,我和家人去黄山旅游,亲身体验了黄山的险峻与秀丽。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我县锦江小学青年教师齐方执教的“比在生活中”获得一等奖。这节课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突出比的综合运用,令听课教师耳目一新。现摘录精彩片段如下:片段一师:课前,我们看了一段录像,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生:龙虎山。师:龙虎山是齐老师的家乡,老师的家乡美吗?生:美。师:同学们,能不能把你们黄山比较美的地方向大家介绍介绍?生1:我们家乡的黄山闻名天下,如著名的黄山四绝,欢迎老师们来我们黄山观光旅游。生2:我们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世界闻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主要描写黄山的奇石、怪石。教学本课应紧扣“奇”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阅读课文来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一、观察图画,感知“奇”1.整体观察。黄山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你觉得黄山的风景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观察第一幅黄山全景图。通过观察比较,从整体上认识黄山高耸入云,怪石奇踞的特点,从而对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留下初步印象。2.部分观察。引导学生依次观察第二、三、四幅图,边看边想:处于图画中央部分的岩石像什么?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