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图片以其形象客观、现场感强的特点曾创造了“一图胜千言”的神话。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新闻图片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通过微博等自媒体的传播,新闻图片在展示灾难、揭露真相、传达爱心、汇聚民力、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读图时代到来的今天,一幅新闻图片胜过干言万语.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图有真相”,可见图片对人们的影响有多大,新闻图片可以很好地证明新闻的真实性,这便是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李琛  王之璞 《今传媒》2013,(11):54-55
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许多旧年的“假”新闻大白于天下,但“有图无真相”的诚信缺失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以国外及国内近几十年的经典新闻造假图片案例,探讨当今大众传媒视域下有图无真相现象。  相似文献   

4.
袁艺溶 《今传媒》2012,(1):96-98
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读图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的来临,现代人习惯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快速阅读,因此对于现代人,图片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无图无真相"这句网络流行语就充分说明了图片在网络新闻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现代人每天在网络中阅读着大量的图片,是否思考过这些图片有哪些特性?笔者希望在阅读大量的网络新闻图片过后能挖掘这些图片的特性,从正反两面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肖凤荣 《今传媒》2015,(2):57-59
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最具活力的媒介载体,在当今中国的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从微博图片入手,分析微博图片特有的传播特点,从而实现对公众人物监督的作用。探求微博图片对公众人物的监督机制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但是微博图片传播中的虚假图片泛滥、图片专业性不强和盲目追逐"有图有真相"等乱象也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后真相时代,情感成为新闻的核心与重点,真相逐渐被忽视,反转新闻日益成为常态。为了探究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从根源上对反转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有更清晰的认知,本文利用内容量化分析方法从信源和传播形态两方面对2013-2019年的40例典型反转新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草根自媒体是主要的首发信息来源,其发布消极信息引发关注,后续的反转则是由官方发布中立信息。并基于百度指数绘制了反转新闻的传播形态图。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读图时代"的到来,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图片激活报纸版面,给新闻摄影展开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读图时代"对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张好的图片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在创新上求突破,不断更新拍摄理念、意识、手法等,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新闻图片的期待。要更加突出新闻意识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新闻摄影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图片的信息含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毋庸置疑的网络世纪,不管人们承不承认,我们已经生活在这个由各种网络编织的世纪。随着3G、微博、微信、网购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我们的生活正在被数字化,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舆论力量。网络新闻之所以可以被普通民众接受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大量的新闻图片作为新闻事件的有力证据和最强看点,即所谓的"有图有真相"。通常人们把新闻图片的拍摄者定格为新闻单位的摄影  相似文献   

9.
没有一张好的图片,要想编排一个好的报纸版面,要达到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优秀版面中的图片一定是新闻图片,一定是抓拍的动感的、能够抓人眼球的那种新闻图片。从《南通日报》2013年4月份用图情况来分析,从内容上看,新闻图片唱主角。而新闻主图中,反映本地新闻事件的图片又占大半。如报道修车老人胡汉  相似文献   

10.
“话语”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话语实践与各种权力关系相互交织。在这个宣称“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为了避免落入“有图无真相”的骗局,我们更需谨慎思考:“有图有真相”是否属实?所谓的“真相”又是谁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样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是一张报纸成功的关键。而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一张质量好、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代替一些连篇累牍的文字描写并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一些不真实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新闻图片中,不是画面形象失实,就是人名、地名、数据伪造。各种作假行为愈演愈烈,让人在明白真相后对“眼见为实”的新闻图片产生了困惑。  相似文献   

12.
陈骊 《新闻世界》2012,(8):238-239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的报刊杂志图片用量还不多,阅读报刊其实就是读字。进入21世纪,技术的革新给新闻摄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让新闻摄影真正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读图”说到底是受众要读新闻信息之图。高质量的新闻图像能够“一图胜千言”,能够满足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直观需求。传播界已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新的课题。图片与新闻的关系已进入一个图丈并貌,两翼齐飞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读图时代,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图片在各类媒体上传播,刺激着读者的眼球,也满足了不同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在诸多种类的图片中,新闻照片以真实、生动、直观的画面语言为人们提供了丰盛的视觉快餐。但是,读者在"消费"新闻时是苛刻的,他们不能容忍假新闻照片对自己的欺骗。然而,在读图时代,新闻图片的生产渠道复杂,数码相机的运用和图片的数字化处理、传播,使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图片发生了变化,一些经过电脑"处理"过的新闻图片及假新闻图片、伪新  相似文献   

14.
徐雅琪 《视听》2023,(5):29-32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快餐阅读时代,大多的报纸媒体已经摒弃了重文轻图的传统理念,图片新闻以其直观、新颖和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报纸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媒体人大呼读图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图片新闻在报纸中越来越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网络图片时代的到来,纸媒面临生存、发展的挑战。面对严峻形势,地市报需要加快全媒体发展,需要实现"图、文、视"并重。新闻图片将在网图时代凸显其特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优势使得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利器。然而,作为一张报纸,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也非易事。用好新闻图片、提高新闻图片质量,这才是报纸实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出现图片之后,人类的沟通更容易更准确了。多媒体图片的出现,在人手一部相机的时代,谁都可以拍好照片,甚至小孩子都拿平板电脑写日记拍照片,拍照片已成为一种玩具一种娱乐。甚至说多媒体图片就是人类的镜子也不为过。多媒体图片不仅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模式,也改变着言论环境。当代社会,图片新闻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逼真的情景再现以及直观的信息传递,在带给受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了解真相、现场直击的心理需要。新闻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个讲究“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人们在网上发帖反映情况、表达观点,如果仅仅是以文字发布,读者或许将信将疑,响应者寥寥;但如果配上相关图片,说服力立马倍增. 可事实一再证明,“有图有真相”的惯性认识,也常常让读者上当,让有关当事人无辜受伤,这误伤率甚至还不算低. 距今不算太久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便出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2015年8月中旬,有人在微博上传了一张天津港爆炸事故发布会现场照片,目标对准一名在发布会上打瞌睡的男子.很快,照片上这名男子的行为在网上引起“公愤”,广受网民指责.  相似文献   

20.
20年间在银川的两次会议为新闻摄影共谋大计,图片新闻从报纸配角转为主角,使党报在媒体的竞争中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党报改版,在提到图文并重时,总有人把这个“图”字理解为“新闻图片”,把新闻漫画、时事地图、文字图表等武器丢在脑后,不少党报甚至在改革中把美编室、漫画记者“删繁就简”了。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