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及经验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的过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中的迁移。作者通过常见的几种高中化学知识的负迁移的成因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有效转化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已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一个过程,当新的知识进入大脑时,如果能够将原有认知结构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正迁移;如果新旧知识发生冲突,认知结构的功能出现偏差,就会产生负迁移(一种学习干扰、抑制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知识负迁移的成因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种有效实现负迁移转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点,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同反应时,迁移效果往往是正的;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作出相反的反应时,则迁移效果往往是负的。小学生的思维狭隘,易产生思维定势,也易造成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掌握迁移的规律,充分运用正迁移的作用,尽可能避免负迁…  相似文献   

5.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正反两方面,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主观上来说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从客观上来说新旧知识或相同或相似因素越多,则正迁移越顺利。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加速概念的同化过程,有效地实现正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旧知识的纵横联  相似文献   

6.
一般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把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又有正、负之分。而目前数学教学中对逆向迁移问题比较忽视,为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实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一,注意比较,防止逆向负迁移一般地说.形式相似.实质不同的新旧知识容易产生逆向负迁移。  相似文献   

7.
一、初中化学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新旧知识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背景下,要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就要注重迁移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注重这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迁移却往往会导致两只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迁移,而另一种则是负迁移.  相似文献   

8.
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有两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负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负迁移。引起负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大量的具体实例说明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旧知识的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了防止负迁移的几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由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具有多因性和复杂性,所以学习的效果有时不尽人意,而出现负迁移现象。 所谓负迁移即学习的负迁移,它是知识经验引发的学习困难,使新知识的学习难于进行。 如何将历史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负迁移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任杉 《华章》2010,(13)
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法汉两门语言语法差异比较,探讨了中国学生学习法语语法过程中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心理学中把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其中把已有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利用,对后继学习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的影响称为正迁移;而把新旧学习概念互相混淆,先前的学习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了妨碍和干扰作用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显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主要有如下4个观点: 1.一切有意义学习均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因而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迁移: 2.既然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得以产生的。则新旧学习活动之间必然有联系,迁移必然表现为双向,且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清晰性、概括性、  相似文献   

14.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总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栽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消极的妨碍作用,是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另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正迁移或只有负迁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迁移规律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迁移理论,可以根据新旧知识体系的特点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同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把负迁移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受到母语干扰、新旧知识的混淆、思维定势、中英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学习中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减少负迁移的影响和干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已学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迁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学生在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负迁移对学习概念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新问题的解决总会产生各种影响 ,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 ,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按照迁移的性质 ,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往往有许多共同或相似因素 ,在共同因素占优势 ,不同因素显而易见时 ,常…  相似文献   

19.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具有双重作用,是一柄教学的"双刃剑",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又能够避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一、有机利用,促进正迁移1.因势利导,唤醒旧知。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后续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先前学习的概括或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特征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将旧知识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在化学教学中,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要素,设置"正迁移"的情境;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习的"正迁移"提供有利条件;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正迁移"能力,同时,要强化变式训练,防止"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