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基于对这两档节目的创意、传播意图、传播内容、制作风格、传播效应的考察,并结合国外同类节目,分析汉字书写类节目对于展示汉字文化魅力、创新电视节目形态、促进国人汉字文化觉醒、搭建汉字公共外交平台等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娱乐选秀节目盛行之下,《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教育类节目的高收视率迅速引发了一股文化热的狂潮。本文试图对节目火爆背后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探讨和总结《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之道,以期为今后文化教育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样式,探寻文化图存的现实图景和探索文化发展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3.
韩荻菲 《视听》2016,(12):65-66
中央电视台的益智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书写汉字的热潮持续升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表现形式上简明而具有普及性,有趣而具有深入性,在立意上严肃深刻,传递给人们丰富的汉字文明,为拯救汉字手写危机做出贡献,成为中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弢 《东南传播》2014,(2):97-99
本文从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入手,分析节目的设计宗旨,传播效果,并思考大众传媒在汉字书写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汉字书写节目在2013年取得了成功。大众传媒在传播知识,廓清认识和引发关注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汉字书写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仍然面临困境,需要全方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蔡骐  李予希 《新闻前哨》2014,(10):27-29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自2013年开播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首先从社会现实、媒介发展、受众需求三方面探讨汉字听写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其次,本文从节目繁荣发展之中观察其潜在的隐忧,包括文化传播的异化、汉字书写效果的有限性以及受众参与渠道的单一性。最后,为使节目获得持续发展,本文认为节目应当考虑引入体验形态,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并且应构建更为丰富的受众参与式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以汉字听写为主题的节目,播出后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突出重围,引发热议。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节目理念和节目本身的特色入手,分析节目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以汉字听写为主题的节目,播出后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突出重围,引发热议。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节目理念和节目本身的特色入手,分析节目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沈梦尔 《视听界》2014,(1):66-69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推出了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灵感来自于美国拼字大赛SpellingBee。节目在借鉴SpellingBee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国情,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但节目仍存在“亮色”不多、“变法”不活的缺点,SpellingBee的广泛参与、公平赛制、宣传推广、家庭氛围值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借鉴。  相似文献   

9.
肖航  洪丽娟 《现代传播》2015,(3):159-160
2014年,第二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年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导演组开始筹备至10月底第二季节目全部播完,共涉及我国34个省(市、区)1700多个城市3万多所学校,参与学生达1200万人。据来自CSM全国测量仪的数据显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单期最高收视率达1.33%,在全国暑期档众多以娱乐为主的大型季播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三。节目吸引力提升是收视增长的主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8月7日,接力出版社和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12》新书发布会。活动现场双方还举行了"《中国成语大会》图书独家授权签约仪式",这也预示着《中国成语大会》图书的独家出版权也花落接力社。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31日,央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中国辞书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等单位的专家以及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创人员出席了研讨会。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会上发布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播影响力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2.
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在2013年的夏天推出后,迅速占领了暑期档的电视荧屏,本文从节目模式、传播模式、受众本位方面来分析与阐述该文化类节目的成功之处,并对其成功背后的发展瓶颈和现实隐忧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滕慧群 《声屏世界》2013,(11):18-19
2013年暑期.河南卫视播出《汉字英雄》,节目平均收视率超0.6%,最高收视率达0-8%以上,位居全国同时段电视收视排名第七。随后不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0套与1套同时播出。  相似文献   

14.
为抢占移动互联网的舆论新阵地,湖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红网推出其新闻综合客户端--时刻新闻。时刻新闻积极探索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深挖中国传统文化根脉,通过精心策划推出了一档极具特色和创意的文化时政类传播栏目--《汉字寻根》。该栏目以汉字的丰富语义和历史变迁为切入点,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巧妙地将汉字与当前的时政议题紧密结合,将知识传播与新闻报道融为一体,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实现了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群中学生,几个主考官,还有四个用来听写词语的普通田字格的电视节目自2013年8月2日开播以来,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蹿红,收视率直逼同期播出的“冠军”《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获得全国收视率第二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带来的神奇效果,然而它的制作成本却不足《中国好声音》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①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编著,接力出版社,加14年8月本书剖析汉字之美,品味汉字之妙,文学、史学与文字学相互佐证,带领读者重拾汉字书写之趣,是研习汉字文化的重要参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让我充分感受到民众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情;《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的热销,在对汉听大会缵承的同时,也又一次让我接受了公众热衷于传统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真人秀纷纷抢夺观众的这个夏天,一档以“写字”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竞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叫好又叫座,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面前,我们曾经以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似乎正在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信息化时代、高科技产品在给我们带来便捷之时。又让多少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传承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是当前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类节目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心理起点。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性字表,对当代语言文字影响深远.本文以辞书编纂为切入点,从辞书字序安排、字形编纂、字头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对辞书编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健(2004)从汉字教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汉字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认为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只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汉字结构特点、表音表义的规律和汉字体系的系统性知识,了解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汉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河南电视台、河南影视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字词河南·底蕴中国"《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夏炎,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显,河南省广电局副局长王仁海,河南电视台台长王少春等领导出席研讨会。《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是河南卫视于2013年推出的两档原创文化节目,节目甫一推出,即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2014年,这两档节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