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现场     
朝核危机 江泽民1月10日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表示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将与各方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2.
一周视点     
布什中东计划:犹太集团的作用 英国《经济学家》(6月27日)美国的单方面和平观点并不能给中东带来什么希望。这个承诺带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条件。犹太人的院外集团始终起着很大的作用。西方媒体却把这种情况,归结于巴勒斯坦的模糊态度、对奥斯陆条约的毁约以及对布什周围要人犯下错误。  相似文献   

3.
《纽约时报》掀开冰山一角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3月中旬连续发表两篇重头文章,披露了布什政府千方百计操纵、制造和干预新闻的种种做法。布什不得不站出来辩解,声称这些举措是“合法的”。《纽约时报》3月13日的文章题为《布什当政: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文中列举了布什  相似文献   

4.
雷怀 《新闻世界》2008,(2):46-46
老布什有记日记的习惯——把他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倾诉在一台录音机上,然后再整理成日记。《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将于今年5月出版,而美国《新闻周刊》提前刊出了其中部分章节。让外界得以解读当时的“红色中国”给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他的家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下面是布什日记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与历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相反,在布什与克里的对决中,外交 政策起着核心作用。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编辑则评价说,克 里和布什都不可能实现他们在竞选中唱的高调,最终的结果是, 布什变得更像克里,而克里变得更像布什  相似文献   

6.
多萝·布什为其父——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撰写的传记《我的父亲 我的总统》,堪称迄今首部完整的老布什传,亦是第一幅色彩层次丰富的老布什肖像画。这本书也像一条河,涌动着布什家族许多鲜为人知的个人经历与家庭往事。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在世界报道》:强硬的家伙;美国《国家》:弹劾总统布什;英国《经济学家》:美国的危机时刻;美国《新共和》下一步该做什么;德国《明镜周刊》:活动在巴格达的间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5,(7):12-12
布什:美国失约《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2月16日正式生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最终仍然没有加入。美国政府15日表示,今年将拨款58亿美元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依旧不变。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为理由,宣布退出。布什宣布退出后,曾让美国在舆论上一度处于"众矢之的"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一周视点     
布什:难破重围 英国《经济学家》(7月21日) 股市震荡,消费者信心下降,布什支持率有下降趋势。媒体评论认为,布什在华尔街关于公司道德的讲话作用不大,为时已晚。布什已经失去了道德平台,而国会在财政纪律操作程序上四分五裂。美国需要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7,(26):13-13
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决定俄罗斯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以及与其相关的国际协议。这是莫斯科与西方关系继续恶化的一个信号,表明7月初普京与布什举行的私人会谈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周视点     
美国:总统经济水平不高 英国《经济学家》(7月25日) 布什正在失去对美国政治的控制。由于布什对资本危机的反应、试图平息股市的失败,看起来布什的经济政策非常业余、呆板。布什政府的麻烦在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布什政府只在乎自己的生存,而不是整个社会或是国家。  相似文献   

13.
《望厦条约》在中美关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以此为分水岭,中美关系的性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两国从平等的商务关系向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转变。望厦条约得以顺利签署与顾盛访华前的准备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美国派军舰护航、传教士巴驾医生的积极游说及最合适的访华代表的任命。《望厦条约》能够超越《南京条约》的相关条约,有着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 (1 月24 日) 匆忙之人 从改写美国税收政策到重构社会保障体系,将民主制度从伊拉克扩展到整个穆斯林世界,看不出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有任何颓势流露。但布什必须意识到,有将近50%的美国人对他报以质疑的眼光,国会山的共和党大佬们也不那么听话,加上2008年大选热在中期选举后就将初现,布什想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必须争分夺秒。《经济学家》(1 月15 日) 再来四年 在美国历史上,大多数连任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如果没有爆出丑闻,就总是一副疲倦而不积极进取的姿态。但布什在第二任期内,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不仅准备推行1981…  相似文献   

15.
话中有画     
“贼首,擅闯联邦土地的人,霸占椭圆形办公室的人。” 当前美国最畅销图书《愚蠢的白人》大骂美国状况,给美国总统布什做了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书商》杂志报道,美国和越南最近签署了双边版权条约。美国有关方面官员称,该条约的签定意味着美国的版权所有者们在越南将首次获得法律上的保护。 华盛顿与河内之间的外交关系建于1995年,但双  相似文献   

17.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20,(1):146-146
1868年《天津条约》修约届期,中美签订补充条约,即《蒲安臣条约》,规定中美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公民在居住、旅行、学习上的最惠国待遇,相互允许对方国民人来往,相互尊重对方国侨民的宗教信仰,等等。此后大批华工相继来到美国西部开矿修路,补充了其国内劳动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政坛上,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光芒四射。在美国的影坛上,也有这样的家族,他们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不比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在政治上的成就逊色,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科波拉家族,赫赫有名的《教父》三部曲就出白这个家族的掌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手。 作为老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以一部仅用27天就完成的《迷失东京》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迷失东京》是那种完全  相似文献   

19.
名刊要览     
(11月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1月1日)《经济学家》(10月21日)美国《新闻周刊》(11月1日)(11月1日)《远东经济评论》(10月28日)“爱国”问题对于共和党保守派而言,他们的政治法宝之一就是祭出爱国这一崇高字眼。布什就很会用这一招:自9·11以来,他的“爱国”呐喊一直逼迫他的对手处于守势。不过在最近的总统候选人公开辩论中,当被问及谁该为最低工资下降等实质性政策失误负责时,布什却将自己政府的责任推了个精光。评论认为,布什这种两极化的政策于国于民都实在不是什么好事。选举后的黎明2004年11月3日清晨,美国大选结果已经揭晓。不…  相似文献   

20.
本期重点来关注政治类图书出版。2004年是政治类图书出版的“大年”,光是萨达姆、克氏夫妇、布什和克里这些人就够出版社出好一阵书了,阿拉法特的书问世也是迟早的事情。最近一期的《出版商周刊》排行榜上就又有三种政治类图书进入前十名,它们是 Ann Coulter 的《如何与自由党派人士谈话》,Michacl Moore 的《他们还会相信我们吗?》,以及 Richard Miniter 所著的《隐蔽的战争:布什如何打赢对恐怖分子一战的未公开内幕》。即便美国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布什也无愧于2004年度政治类图书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