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一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曾红梅 《科学课》2009,(7):32-35
《司南的启示》是《磁铁的奥秘》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神奇的磁力》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磁铁有磁力、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磁极。本节课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指南针,研究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这也是为下节课研究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老师,老师,大发现!”“老师,我们的磁铁相同的磁极竟然也能互相吸引!”——这是我在浙江省电化教育馆录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发生的一个插曲。“意外”的产生《磁铁的两极》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时,是《磁铁的磁性》一课的后续研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将继续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学习过程,并自主构建以“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两极一端是南极、一端是北极;磁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等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磁铁的探究兴趣、相互合作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括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齐静 《科学课》2008,(12):56-56
教学分析 《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括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与它相关联的还有《指南针》内容,都是对磁现象的研究,教材安排4课时教学,本节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形式,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了解磁铁的磁性与磁极,发现磁铁间的互相作用,建立“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概念,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的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一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推测磁铁能吸哪些物体,并交流观察到的其他现象。讨论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能力目标:引领学生经历研究磁铁性质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析《研究磁铁》一课编排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是研究磁铁的性质。包括:磁铁能吸铁;磁力有大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活动三是制作活动,自制指南针,自制磁铁玩具。活动四是引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分析《奇妙的护身术》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九课。本单元继续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平衡的。本单元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还可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王天锋老师执教的《研究磁铁》一课,立足科学启蒙这一课程宗旨,多维度创设了"陌生化的结构课堂",以差异化的信息,激发了学生研究磁铁的欲望,学生带着对磁铁性质的新发现和新感觉,自觉指向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探究。"真问题,真探究"这一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在真实生动的探究、发现、思考、解释的学程中,课堂俨然成为学生学力积  相似文献   

13.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着学生到香江长隆游玩。也许是出于数学教师的职业敏感,我看到各种玩具就想起“轴对称图形”“圆”等到有关概念。于是,在随后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神奇的磁力》是三年级《磁铁的奥秘》单元的第一课。全册探究能力的训练重点是做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拟写实验计划,了解对比实验,做好实验记录,能够清楚完整地交流实验过程。本单元以磁铁为载体,编排了《神奇的磁力》、  相似文献   

16.
《磁极的相互作用》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四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①认识磁铁与方向的关系。通过观察悬挂的磁铁静止时的方向.发现磁铁指示方向的磁极是固定不变的.并认识磁铁的南极与北极。在实验前我让学生讨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引导他们学会有步骤、有序地开展实验。②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规律。但极少有学生能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句话来概括发现。教师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冲 《科学课》2009,(3):26-27
本课是《磁》单元的内容——《磁铁的力量》第一课时。本课以磁铁的性质为线索,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极的指向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决定在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及活动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插接的研究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册(二年级)第三单元《玩具》第2课。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的基础上展开探究的,主要让学生通过玩充气玩具,观察充气玩具的特征,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感受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初步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0.
《磁铁的力量》一课是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磁”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由“跳舞的曲别针”游戏导入,设计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和“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强?”“磁铁的指向”4个探究活动和“巧取曲别针”的拓展活动。其中活动1是通过用实验区分哪类材料能被磁铁吸引,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够吸铁的性质;活动2通过实验和定量观测,引导学生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活动3通过实验预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初步结论、验证结论、记录、交流等过程,使学生对磁极有初步的了解,知道磁极是磁铁中吸引力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