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是其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养之一。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有助于增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正确引导高校舆情动态、有效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当前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缺失集中体现在:媒介认知片面、媒介意识不足、媒介能力欠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位等方面。新形势下,高校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须加强辅导员媒介技能培训锻炼,及时掌握高校舆情动态;加强高校校园新媒体建设,营造良好新媒体环境;建立多样化工作机制,保障媒介素养提升"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媒介素养教育为核心,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征,既给大学生接受优良家风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建设,净化新媒体环境、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接受家风教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等途径来展开大学生的优良家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开设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培训高素质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队伍;通过大众媒体在全社会传播新媒体媒介素养知识;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来看,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还远未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在理论、硬件设施、新媒体、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建设外,还应当通过政府管理与引导,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和专业学习当中,隐性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及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新媒体建设、提高教师媒介素养、丰富媒介内容、革新教育管理新模式及方法,构建与大学生平等交流的新载体,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介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通过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并从抓媒介素养教育主渠道、创新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和加强媒介素养教师队伍三方面入手,探讨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是"数字化生存"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媒介行为对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使得大学生在享受媒介的时候,经常遭致媒介的侵害。同时,大学生利用媒介实施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情形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也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这种情形既与新媒体时代的内在要求脱节,又与现代公民的内在品格相悖。为此,我们必须联合政府、大学、专业组织、媒介组织、大学生等主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职责和使命,强调把新媒体作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青年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体,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提升其媒介素质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结合时代特征,深层解析习近平新媒体观内涵,以此指导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提升。通过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与甄别能力、媒介传播的应对能力、新媒体的使用能力,开创大学生媒介素质提升的新局面,不仅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受众主体需要,而且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还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习近平新媒体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建设和创新,努力创建完善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致力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媒介素质,坚持以理论武装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助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的栋梁。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作为新媒体受众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无论是自身还是大学生都受到新媒体环境的极大影响,辅导员传统形象已无法满足辅导员自身在社会环境中互动和发展的本质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把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道德形象、信息意识形象、信息技能形象三方面整体上丰富自身的形象结构,进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占据重要的地位,表现为新媒体工具被高校广泛使用,新媒体交往也在高校教育者及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需求。新媒体交往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为了引导高校中新媒体交往的积极作用,高校教育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新媒体素质教育成为重要且必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福建山区高校大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具备一定意义上的媒介素养,和沿海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一样,都有接触各种媒介的好奇与兴趣,有通过接触媒介来获取知识与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有通过媒介来获得外部世界变动信息的需求。同时,山区高校大学生群体在媒介接触方面也存在一定失范。第一,学生在运用媒介时,存在一定不规范行为;第二,缺少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与培训;第三,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媒介素养水平要比新闻传播专业的低。  相似文献   

14.
College preparation programs are ubiquitous among secondary schools, ranging from bridge programs and summer camps to STEM competitions.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many options in preparing for the academic pressures of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an area often neglected in college preparation programs is the teaching of interpersonal customs and norms of university life. High school students, especially those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may enter college with little to no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expectations of being a college student. This study tests a college preparation approach that utilizes college-themed media as a way to educate students on college life that is unintimidating and enjoyable. Six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with various forms of fictional college story plotlines, including a movie, two television shows, and a novel. Through observational data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identified some valuable personal lesson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a college student after consuming the medi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corporating college media into college preparation programs in high school may provide a more holistic college preparation experience by demystifying college stereotypes and relieving some of the pressures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face about what is waiting for them in college.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在丰富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亦日益突显,如何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增强学校网络文化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学校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广阔平台。文章结合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普遍形式与特点,以思政教育队伍主体——辅导员的视角,针对思政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人际交往虚拟化、传统社会化方式改变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因此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网络非正式群体、教育者权威降低以及价值多元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媒介素养是当代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采用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从1023份有效问卷中发现,大学生接触的媒介类别呈现多样化趋势,网络已经成为最受他们欢迎的媒介,他们的媒介活动也日益多元化,但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存在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识较为模糊、媒介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制定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素养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校园媒体是校园信息传递和舆论导向的工具,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功能展开比较,试图探究校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