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了解菊叶香藜psbA基因的分子结构,以及为菊叶香藜的分类学提供分子数据。方法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菊叶香藜psbA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出氨基酸序列、统计序列组分、编码蛋白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密码子偏好性等。结果菊叶香藜psbA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1059bp,GC含量为41%,共编码353个氨基酸,最多的为丙氨酸(A),为35个(9.9%),不含有赖氨酸,符合psbA基因的特征。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57.51%),β-折叠(4.82%),β-转角(37.68%)。psbA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包含7个跨膜区域,是非酶类转运蛋白。psb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水平相对较弱,主要受到选择作用、表达水平和蛋白质长度的影响。psbA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菊叶香藜未与藜属其它植物归为一类。结论因此,根据菊叶香藜生物信息学特征和系统发生树结果,支持将菊叶香藜归到刺藜属中。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Cry蛋白。随着Cry蛋白的杀虫活性被证实,对B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在Cry蛋白的改造上,以期更好的利用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上。而对Bt在生态学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对Bt的生态位、Bt试剂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和新型cry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相关应用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4):6-7
生物大分子凝聚态调控细胞命运可塑性国外学者在解析家族性直肠癌基因A P C突变体功能易感性时发现了APC的重要调控蛋白EB1。但是,EB1如何招募众多的APC类蛋白(人类基因组显示约有1000种含SxIP基序蛋白)与动态变化的β-微管蛋白结合,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病理学未解答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4.
从中药虎杖中通过RACE等方法克隆到一个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cCHS1.该cDNA全长1182 bp,编码一个含3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体外酶促活性研究表明,重组PcCHS1在pH 7~8时催化形成查尔酮为其单一产物,在pH 9时除催化形成查尔酮外,还产生一定量的苯亚甲基丙酮.对PcCHS1第216位和第333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对PcCHS1的体外酶促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小波分析阿里地区近34年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律  白珍 《西藏科技》2008,(4):49-52
运用阿里地区三个站(狮泉河、普兰、改则)近34年(1973~2006年)的年降水量资料,通过小波分析方法等对阿里地区近34年来的降水变化多尺度和跃变(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近34年来阿里三个站的降水变化在不同尺度上存在准周期振荡现象;三个站降水也发生了明显的跃变(突变)现象,其中狮泉河共发生6次跃变(突变),改则发生了3次跃变(突变),普兰发生了2次跃变(突变).  相似文献   

6.
临床研究     
正艾滋病病毒适应新宿主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单点氨基酸突变调节中和抗体敏感性的研究,解析了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在适应新宿主过程中高速突变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意义。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病毒为了适应新宿主,其表面蛋白产生大量突变,并从"开放"构象快速转变为"闭合"构象,从而达到提高感染效率和免疫逃逸的双重目的。科学家通过病毒基因组学、定点单氨基酸突变、入侵细胞能力、中和抗体敏感性和结构生物学等系统研  相似文献   

7.
颗粒酶A(Granzyme A,Gzm A)是一类定位于活化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胞质的丝氨酸蛋白酶,是细胞毒性颗粒中表达丰度最高的蛋白酶之一。Gzm A能够特异性靶向人体很多重要的蛋白,如:组蛋白,维持核膜的核纤层蛋白和几种关键的DNA损伤修复蛋白(Ku70,PARP-1);激活白细胞介素-1,具有促炎活性。Gzm A激活了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该途径始于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导致单链DNA损伤,参与杀死敏感的靶细胞。此外,还可作为免疫检查点以及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Gzm A晶体结构、特异性结合蛋白种类以及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的重要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1)的遗传与变异、探讨S8片段的功能,通过RT-PCR克隆BmCPV1苏州株(BmCPV1-SZ)S8的cDNA,并对其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GQ150539)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8由1328 bp构成,具有一个编码390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在BmCPV1-SZ S8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BmCPV1-I和BmCPV1-H的一致性达93%,但与其他非CPV1型的相似程度较低;在推导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间区域;具有E-丰富和P-丰富的区,域,其局部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与某些蛋白的功能(细胞周期控制、蛋白降解和RNA降解)区域的序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构域家族分析显示,BmCPV1-SZ S8编码蛋白属GcrA家族,具有与DNA结合的HTH结构域.Blocks分析显示,S8编码蛋白同时具有DNA聚合酶家族、RNA聚合酶2的结构功能域;高级结构分类显示,S8编码蛋白具有与TIM桶酶、肽酶、核苷三磷酸水解酶相似的同源结构.推测该蛋白具有转录调控因子和多功能酶的功能.基于S8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显示,相同类型的CPV聚为一类,同一宿主不同类型的CPV相距较远,推测CPV主要根据其类型聚类,而宿主昆虫对聚类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疾病研究     
<正>寨卡病毒引发小头症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研究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员等合作,发现一个氨基酸位点上的突变导致寨卡病毒的毒性显著增加,进而引发小头症,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基于小鼠模型,比较了2015年和2016年分离自南美的寨卡病毒分离株与2010年柬埔寨分离株,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突变位于寨卡病毒pr M蛋白第139个氨基酸的位置上。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人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21)的免疫原性,应用定点突变方法,将hVEGF121中对其活性影响较小的第1-8位和115-121位两个肽段替换成破伤风毒素(TT)的两个强表位肽段618-627位和831-837位,并将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中的成员DnaK的亲和肽段连接到hVEGF末端。  相似文献   

11.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发现的发光蛋白[1].天然GFP的生色团由65-67位SerTyr-Gly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并经环化和脱氢形成一个咪唑环[2].其最大激发峰为395 nm,在475 nm处有一副激发峰,最大发射峰位于510 nm.gfp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基因具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它分子量较小,只编码238个氨基酸的多肽,对细胞没有毒性,不干扰标记蛋白的功能和定位.其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稳定,能在多种条件下研究.在多数情况下,GFP的异源表达并不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另外,GFP是目前唯一能在异源细胞内表达并自发产生荧光的蛋白,由于不需要辅助因子的参与,故可直接用于活体测定.可以说,GFP是当前研究活体细胞中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分布的最好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从1994年Chalfie等首次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gfp[3]以来,迄今为止,GFP已在多种生物,如细菌、蓝细菌、粘菌、酵母、植物和哺乳动物中表达和应用.GFP的这一种属不依赖的特性使其成为广泛运用的荧光标记分子,尤其适用于监测基因表达和活体内蛋白质定位等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李家洋课题组长期从事植物非依赖于色氨酸生长素合成途径的研究。该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吲哚甘油磷酸(IGP)是色氨酸合成与非依赖于色氨酸生长素合成途径的分支点,拟南芥吲哚合酶(Indole Synthase,INS)是色氨酸合成α亚基(TSA)的同源蛋白,可能具有催化IGP合成吲哚的功能(Ouyang et al.,Plant J,24:327,2000)。为进一步研究IN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获得了INS功能缺失突变体ins-1和ins-2,并将ins-1与TSA功能降低突变体trp3-1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ins-1的胚胎发育异常,trp3-1的胚胎发育与野生型相似,而ins-1 trp3-1双突变体表现出完全的胚胎致死。INS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性的表达模式,胚珠生长素含量测定以及对胚胎中生  相似文献   

13.
大豆花叶病毒杭州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大豆花叶病毒杭州分离物(SMV-HZ)的基因组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全长9588个核苷酸,3‘末端具poly(A)尾,包含单一开读框,编码一个350.07kD的多聚蛋白。基因组全序列与美国SMV G2、G7、N株系及我国黄淮5号株系(Y5)的核苷酸同一性分别为93%、93%、94%和96%。多聚蛋白酶解后产生马铃薯Y病毒属典型的10成熟蛋白。SMV-YZ与G2、G7、N的不同成熟蛋白间的氨基酸同一性为89%-100%;SMV-HZ与Y5的不同成熟蛋白间氨基酸同一性则较高,达97%-100%。多重分析显示了SMV-HZ与G2、G7、N、Y5之间的序旬差异,G2、G7的P1蛋白氨基酸序列明显不同于其他株系,对SMV-HZ与我国其他株系。对SMV-HZ与我国其他分离物也进行了序列比较,对C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V-HZ与BJ分离物的亲缘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研究组发明了一种新的筛选方法,可筛选出能特异针对具有细微改变(比如单氨基酸残基突变)蛋白质的核酸(RNA)适配体。RNA适配体是人工合成及筛选出的能特异结合小分子、蛋白质,甚至完整细胞的非编码RNA。RNA适配体的筛选利用了足够复杂的RNA序列库所具有的类似抗体一样的结合多样性和特异性潜能。RNA适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红卫研究组通过研究发现:拟南芥β-酮酰-酰基载体蛋白合酶I(KASI)通过影响脂肪酸合成而参与叶绿体分裂和胚胎发育的调控。对KASI的一个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的表型观察表明,KASI基因的缺失导致了多效性的表型,包括黄化、叶扭曲、育性下降以及植株矮小等,特别在KASI突变体中很多叶肉细胞都只有2—5个巨大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本文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对重组人干扰素的宿主表达、突变体、化学修饰、融合蛋白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Gen Bank上提交的HSV-1大皮层蛋白(Gen Bank登录号为CAA32311.1),对其进行基本组分分析。该蛋白含316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35.863 k Da,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该蛋白与多种α疱疹病毒的大皮层蛋白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Bacillus Megaterium在Vc二步发酵中伴生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Bacillusmegaterium作为伴生菌能有效促进Gluconobacteroxydans的生长和产VitaminC的前体 2 酮基 L 古龙酸(简称 2 KLG)。实验室利用低能离子对出发菌BP5 2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B.megaterium突变体GB82,此突变体与G.oxydans组成的混合体系GAB,比原始混合体系 2 980产酸水平高 1 0个百分点以上。比较研究了GB82与原始B.megateriumBP5 2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产酸菌G.oxydans产 2 KLG的影响,据此提出此活性物质可能是某种蛋白,且此蛋白在极端条件下会部分失活的观点;并且通过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分析揭示了低能离子注入造成的二者基因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细胞的表型是否可能逆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种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即通过启动恶性细胞的成熟和程序化死亡达到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应用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成功的第一个人类肿瘤。该病的另一特点是有特异染色体易位t(15,17)。在研究APL细胞对ATRA的应答机理中,我们和其他作者阐明了t(15,17)的分子生物学,发现它使维甲酸受体α基因(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PML发生融合。功能研究显示PML-RARA的行为不同于野生型RARA。这一白血病标志的直接临床应用是发展了一种针对PML-RARA融合转录本的逆转录酶/PCR分析。最近,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异型易位t(11,17),该易位使RARA与11q23上一个被称之为早幼粒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的基因发生融合。PLZF编码一个含有9个锌指的蛋白,可能是一个转录因子。在t(15,17)和t(11,17)两种易位中,RARA是共同靶子的事实提示RARA在APL发病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转染试验,我们显示PLZF-RARA和PML-RARA一样,对野生型RARA具有“显性负”作用。近来在白种人APL中发现了具有t(11,17)的病例。虽然伴t(15,17)的APL患者对ATRA均有良好疗效,伴t(11,17)的患者则反应不佳,提示可能是APL中的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对PML-RARA和PLZF-RARA的比较研究必将有助于理解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猪瘟的病原物猪瘟病毒(CSF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它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约12.3kb,包括5′、3′非编码区(UTR)和一个开放阅读框(ORF),CSFV基因组首先翻译成一个多聚蛋白前体。前体聚蛋白在宿主和病毒的蛋白酶共同作用下被切割成为12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蛋白,其中包括8种非结构蛋白。已有报道指出非结构蛋白NS3、NS4A、NS4B、NS5A和NS5B在病毒的复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SFV非结构蛋白着手来阐述近些年有关CSFV非结构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猪瘟病毒非结构蛋白功能及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