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点浅见     
读了沈佩群老师的一个课例,感触颇多,谈两点看法与沈佩群老师及同行共商榷.1.课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用“坐标法”定义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笔者认为学生思考起来不太自然,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其他定义形式.因为锐角三角函数是函数,因此可以用函数的观点和手段来研究它.于是学生很自然可以联想到借助坐标系来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如图),从而得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坐标法”定义.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坐标法”定义.这种由浅入深、由已知…  相似文献   

2.
拜读沈老师的课例,一节生动活泼的教学课浮现在眼前,从中可见,沈老师具有较强的分析、组织教材,驾御课堂教学的能力.掩卷而思,笔者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三,需商讨之处有二.1.成功之处1.1 重视知识联系,突出知识结构本节内容是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扩展,高中三角函数的起始课与基础,初高中有关函数、三角、几何等知识的交汇点.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沈老师抓住这一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即新知的生长点),有机地把锐角三角函数和初高中函数概念结合起来展开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完善…  相似文献   

3.
读完课例1,再看看自己原来设计的这堂课的教案,两者相比,课例1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处理新旧知识的方法很值得我学习.首先,课例1整堂课的知识体系严密,自然流畅.这节课的关键是如何把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顺利地过渡过来,并让学生接受起来没有障碍.如果抓不住过渡的“桥梁”,这堂课上起来将很生硬,没有活力.而课例1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以函数的三要素这个知识点为“桥梁”,先引导学生讨论初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是(0°,90°),值域是(0,1),对应法则是sinA、cosA…,而由于角的扩展,且锐角三角函数已不…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沈佩群老师设计的课例《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成功课例.首先,在构建知识网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从整个教学设计看,本节课构建了: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函数→三角函数→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知识网络,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分析、探索、尝试,从而解决了一次又一次“认知冲突”,用“发现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前段时间,笔者在市里开设了一节观摩课,课题是"任意角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所以本节课属于下上位关系的学习.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觉得新学习的知识与初中的不矛盾,是合理的,尤其在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活动环节上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这节课的程序是:先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注意到锐角三角函数实质是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解答简单分教应用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应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解答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一致的情况下,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教者既要为学生打好这个基础,又要启发诱导学生完成同化过程。孙丽谷老师是比较注意了这两个方面,这节课教案,可供各地老师教学时参考。这节课已被省电教馆录象。  相似文献   

7.
一、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 ,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 (包括表象、概念、命题 )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 ,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把个体习得的意义称为心理意义 ,把材料所反映的人类共同认识的成果称为逻辑意义。所以 ,知识学习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个体的心理意义的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 :1 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新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从而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本文改变现有教材中对极坐标系的引入背景,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用复数引入获得了绝佳的切入机会!  相似文献   

9.
唐建福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10-111
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连接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的知识为支点。本研究试图结合图式理论,探讨词汇习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同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奥舍贝尔认为,掌握概念有两种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概念往往是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并且许多概念的掌握主要是通过同化获得,即学习者所要掌握的概念不必经过前人形成概念的同样过程,他只需要呈现概念的关键属性与他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并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根据奥氏的观点,同化有三种方式: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一、借助于比较进行类属学习类属学习是指在新概念的学习中,新知识常常与原有知识的有关部分关联,把新概念纳人认知结构中有关…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3.
<正>同化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作用,被称为同化.同化的结果,新知识被掌握,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运用同化论指导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保持与迁移大有裨益.本文以整式概念的教学为例,具  相似文献   

14.
1 认知结构的发展机制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建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认知结构进行延伸,改组而成的新系统.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同化与顺应),才能实现在内化中再建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15.
认知同化理论是美国现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奥苏贝尔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的内容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校中的学习最主要的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6.
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诱因,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解析 这是一节关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课.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在此基础上,随着本章将角的概念推广,以及引入弧度制后。这里相应地也要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它与解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研究的是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最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二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三角函数是大量周期性现象的模型,由初中到高中,三角函数概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学生往往囿于它的下位概念——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束缚,对概念的理解很难一步到位.从根本上说,学生对概念认识的角度、深度和广度都要相应改变和提高,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理解.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将已有的数学现实作为新知识增长点,把典型、具体的模型充实于概念的学习中,通过突出和发挥感性认识的作用,来体验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以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阶段,水到渠成,达到概念的内化.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学中“力臂”概念,历来都被物理教师看作是一个难点,甚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着困惑,这是因为: “力臂”作为物理概念,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来看,学生的学习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同化是把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薛文辉 《考试周刊》2013,(22):78-79
<正>"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是苏科版教材第七章第六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应用,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深刻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的需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而且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时,在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时,需要学生对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