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初中电学求极值问题的特点极值问题又叫最值问题.求极值问题就是求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发生在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极大值或极小值.鉴于初中电学知识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初中电学求极值问题有以下特点:1.从解题方法看,大多采用物理方法求极值求极值一般有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就是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列出一般数学表达式,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方法就是根据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  相似文献   

2.
解物理题就是要根据题目的物理情景和已知条件,寻找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内在联系,运用物理规律和科学方法求出待求的量.因此解题思路可以从物理规律中寻找,从对物理规律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函数表达、适用范围的理解和分析中引出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综合题的解答思路是:先解决电学问题,再解决力学问题,即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求出安培力,再往后就是按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及功能关系分析等。在分析时,应抓住导体棒(线圈)的受力(特别是安培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明确导体棒(线圈)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把握运动状态的临界点。针对近几年高考情况,本文对常见的“单杆模型”归纳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递推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递推方法.在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能根据题设条件建立恰当的递推关系式,往往能使问题得到顺利地解决.利用递推方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1)用 a_n 表示所求问题的个数,并求出初始值  相似文献   

5.
怎样合理地选用运动学规律解题呢?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研究对象,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复杂的题可画出运动过程图,并在图中标明此位置的物理量,再根据运动特点选用适当的公式或推论解题,如果题目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则重点要寻找各段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的关系,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巧用图像、参考系等方法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这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体会。  相似文献   

6.
端值法是一种特殊的解题方法,它是利用物理变化的连续性的特点而提出的,这种方法常用于解答或讨论某一物理量“如何变化”这类问题. 用端值法解题,一般是针对题中所要讨论的“如何变化”的那个物理量,找出引起其变化的原因,从题设条件出发合理夸大,把物理量值的变化引向端值,然后分析端值状态下的情况,便能开拓思路,得出结果. 例1 如图1,粗细不均匀的长棒AB,支于O处而平  相似文献   

7.
姜启时 《新高考》2007,(9):13-16
"运动学、动力学"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巧用图像法解决运动问题,往往比其他方法更简捷、形象和直观,且易于理解和接受.用图像法解题时,要做到:(1)熟悉各种物理图像,掌握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掌握物理图像所反映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动能定理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它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大纲要求考生要着重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定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下面谈谈关于动能定理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力学复习中,深刻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它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与相应运动过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之一,也是高考各项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之一。首先要深刻领会与熟练掌握的是根据受力条件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其次是根据物体运动情况与力的特点分析物体所受外力情况,我们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育与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解决物理问题总是从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规律等几个方面循序进行分析、计算 ,得出结论 .其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最能体现物理思想 ,也最能展现学生的物理素质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展示物理过程 .一、对物理过程的等效处理例 1 在空间有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方向如图 1所示 .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离子 ,自A点由静止开始在此复合场中运动 ,求此离子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位置 (重力不计 ) .物理过程分析 根据题意可先建立相对…  相似文献   

11.
电学中的比值类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此类题目是以电路变化为基本特点,有两次或更多的物理过程.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弄清物理过程,抓住不变的量或相同的量,寻求相应的物理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比值关系要熟悉,以便迅速抓住要点,准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相似文献   

12.
物理世界是包含着物质的多种运动形式和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一种运动形式会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 ,这种转化中往往会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 ,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所谓临界条件 ,就是当系统的运动形式(或现象、性质和过程 )发生转变时 ,系统在转折的关键点处的物理状态和物理条件 .符合临界条件的物理量值称为临界值 ,一般说来 ,临界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临界值体现了物理现象转变和物理过程转变的条件 ,它是转变的分界点 ,反映了物理量在临界点的突变性 .(2 )临界值作为一种状态量 ,与转变前后的两类过程联系在一起 ,它…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图像法解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其一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代数关系转化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其二,根据已有图像给出的物理信息深刻理解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分析研究对象的物理状态和过程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建立解题关系求得解答,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一、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有些问题,特别是定性说明的物理问题,很难用一数学式表达其物理规律,但如果能变代数问题为几何问题,变抽象为形象,答案则是显而易见的.例1三段…  相似文献   

14.
解答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一方面要应用电磁学中的有关规律,如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力计算公式等,另一方面运用力学的有关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在分析方法上,要始终抓住导体棒的受力(特别是安培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明确导体棒(或线圈)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把握运动状态的临界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是高考常见命题.解此类型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解决电学问题,再解决力学问题,即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求出安培力,再往后就是按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分析及功能关系分析等.  相似文献   

16.
物理规律有三种表述方式:语言、公式和图像.图像表述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规律,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的变化.应用图像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求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应用图像的要求有三个层次:一是识图和读图.明确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单位是什么,能从图像中读出有用的信息补足题中的条件。二是用图.利用特定的图像,如V-t、F-t、F-s、U-I等图方便、快捷地解题。三是作图.通过作辅助图解决疑难问题或简化解题过程.在复习中,我们要抓五方面的内容.一、抓图像的物理意义以振动图和波动图为例.振动…  相似文献   

17.
"导棒问题"--即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引起的一些物理问题,其物理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到导棒的受力情况、运动过程、动量变化及能量转化等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这方面问题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特别是利用动量定理来解决这类问题,更加能够启发同学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物理学科中使用了大量数学符号表达物理量间关系,并涉及很多几何问题的解决。在高中物理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图像法,可以使得物理解题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升同学们的物理解题能力。1.结合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例1已知一个物体在地面上运动,运动开始时呈现竖直上抛运动状态。假设它的初始速度是10m/s,落地速度是9m/s。若物体所受阻力与速率成正比,求出物体运动所耗时长。解析:在对这一道物理题目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般物理问题的求解,是根据物理定律、公式建立方程,从而解出所求量的数值,但也常有一些物理问题需要求解的不是某个物理量的具体值,而是要确定取值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所给问题做物理过程分析,建立一些不等式关系,那么解算取值范围需用的不等式关系应如何建立呢?下面仅就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物理问题的解答过程 ,实际上就是分析题设条件与待求量 ,并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过程 .因此 ,正确分析题设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正确分析题设条件 ,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点 ,选准解题的物理规律 ,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联系 ,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 .1 题设条件的分类 :(1 )明显条件 :指在题目中或图形中明显地体现出来的条件 ,它又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其中 ,特殊条件是指对解题有特殊关系的条件 ,重点是多解条件和干扰条件 .(2 )隐含条件 :指题目中没有明确表达 ,图形中也未标出 ,但却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 ,它由于具有隐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