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作为"图书漂流"活动主导者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分析在"图书漂流"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高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国外兴起并风靡欧芙的"图书漂流"时尚阅读方式正逐渐被国人接受.本文通过对比它与传统借阅机构图书馆之间的异同,提出了在高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理由和操作建议,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图书漂流引入我校,掀起一个大阅读的春天。通过图书漂流活动,不仅仅是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更是开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之窗。图书漂流改变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国内对于书籍漂流的认识程度很低,但随着美国图书漂流网的出现,国内许多图书馆认识到书籍网络漂流的现实意义。因此,图书馆社区形式的漂流网站渐渐在国内建立起来。本文将从国内现行存在的图书漂流网站出发,进一步分析网络社区对图书漂流的作用以及图书漂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从董旭花老师那里听到“图书漂流”活动就怦然心动,作她的建议下,我们油田的儿所幼儿园都尝试存家园之间进行图书漂流活动。随着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的推广及有序进行,幼儿、家长、老师都受益匪浅,我对图书漂流的认识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6.
图书漂流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图书漂流活动为幼儿生命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幼儿生命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图书漂流活动能促进幼儿健康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使幼儿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还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
"图书漂流"活动作为一种在公共环境的流动中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式,使图书价值得到了无限的增值。但即使是在素质较高高校,这种图书流转和阅读方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漂流书污损严重,甚至不知去向。因此,图书漂流应建立链式管理方式,跟踪漂流书去向;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8.
范颖 《华章》2013,(18)
近些年来,我国图书漂流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从图书漂流的定义出发,进而分析图书漂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图书漂流”与社区图书馆的比较与启示——以桂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单一的图书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模式在形成,其中“图书漂流”正在中国蓬勃发展,而在桂林,连续两年的读书月伴随着“图书漂流”走进了广大市民的生活,与社区图书馆一起为读书爱好者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份“漂流书俱乐部”在南京成立,组织者精选了100本“漂流书”,在机场、茶社、酒吧等地放“漂”,并在一家网站开辟了“漂流书俱乐部”栏目,力图为爱书人搭起一片“缘分的天空”。“图书漂流”活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许多家庭都有藏书,而其中很多在被人读过之后就被尘封于书架上,似乎就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此,“图书漂流”活动的发起者、美国人罗恩·霍恩贝克尔主张:与其让这些书尘封于书架,还不如让它们进入社会,使别人也有阅读它们的机会,从而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大图书馆。同时,对图书所有者和阅读者都能参与它的“漂流”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讨论政治辩论中辩论语言实现人际意义的几种手段、在话语层面上的人际意义,提出在无话语交替的情形下,语气结构和话语中心转换对于语篇层面上交际活动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该研究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以深人还得归因于近年来诠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学科、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一个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出发,结合翻译活动中“意义的理解与输出”,即翻译这项活动的两个方面来阐述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作业成本法的涵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向,指出其在产品组合调整、产品服务定位、合理预算、成本管理目标等方面的作用,并对此方法的实施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综述了各家对词义的界说,接着提出了我们对词义的认识: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包括词汇间意义和语法意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它在静态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两种不同语境而发生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连云港市生态旅游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及生态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我国各旅游城市也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文章在阐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探讨了发展连云港市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早年毛泽东在湖南自治运动中提出的共和国思想,具体体现为其建立"湖南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它是毛泽东对旧思想还没有彻底扬弃、对新思想也只是简单地吸收及对美好理想向往的产物。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理论构想,但只是一个庞杂的矛盾混合体,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空想。研究它对于研究毛泽东后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代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主要着眼于辞达意的追求,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则侧重于言外之意的追求,提出了“隐秀论”和“滋味说”等影响深远的学思想命题。这两个时段的言意关系特色正好是对先秦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略论跨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跨文化因素往往是一个令译者感到棘手的问题。译者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这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在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语言符号的同时,破解原语非语言符号——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蔡仲德先生作为冯友兰的女婿,以其特有的优越条件在冯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编纂的第二版《三松堂全集》是目前收最多最全的冯友兰集;他编撰的《冯友兰年谱初编》对冯友兰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活动做了忠实的纪录;他最先提出了“冯友兰现象”,并对冯友兰恩想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化原因和个人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冯友兰现象”的深刻含义和历史意义;他继承了冯友兰思想的精髓和化使命感,并把它发扬光大,直至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