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陈全 《预测》1993,12(5):14-17
1 引言从事股票投资,就是希望获得较多的收益,其收益来源于股利或资本利得,而股票投资者大多是靠追求资本利得获得收益的,即依靠买进和卖出获得差价收益。因此,股票的市场价格走势、股票的风险性和相关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西方许多学者和专家纷纷研究股市运行规律,提出了许多理论,如道·琼斯价格波动理论、期望理论和风险理论等。但  相似文献   

2.
陆江川  陈军 《预测》2012,31(5):52-57,63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未解释部分包含大量市场非理性信息,本文以周和月好淡指数作为投资情绪的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假日、季节调整,并将其分为乐观和悲观、极端和非极端四类;依据市值、账面市值比、市值-账面市值比将上市公司分为35个组合;运用FF三因子模型,检验投资者情绪,特别是极端情绪(包括乐观和悲观)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横截面收益有正向影响;月投资者情绪仅对小市值股票横截面收益有负向影响;周极端乐观和极端悲观情绪对股票横截面收益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市场对极端悲观情绪反应过度,对极端乐观情绪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市频繁出现各行业股票同涨同跌和轮动异象,社交媒体中活跃的投资者行为可能加速、加剧行业间的风险传染。因此,厘清社交媒体中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行业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性是防控股市行业风险传染的基本前提。本文以2019—2020年我国A股19个行业下的1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社交媒体中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关注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影响,探究了行业情绪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播路径,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冠疫情后的溢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高涨和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扩大化均会显著加剧行业波动;而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大幅变动,则会抑制行业波动。整体来看,市场中存在经由投资者行为的行业间风险传染现象,投资者情绪溢出效应的理论假说被证实,具体表现为7对显著的情绪溢出关系,且溢出方向单一明确。后疫情时代,存在情绪溢出关系的行业降为5对,并表现出溢出强度变大、影响范围缩小且存在连续路径的新特征。本文揭示了相对隐蔽的跨行业情绪溢出路径,扩展了投资者行为溢出的研究内容,对后疫情时代下市场高度不确定情境中的金融实践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适用的4种定价机制,即统一价格拍卖、歧视性拍卖、广义VCG拍卖和累计投标制,本文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累计投标制下投资者更愿意搜集信息,但也更倾向于隐藏私人信息,累计投标制下的投资者对一级市场股票的需求最高,且对其所获得的股票的价值评价最准确;广义VCG机制下投资者在一级市场最有动力揭示私人信息,对其获得的股票也有较高评价,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入行为也较积极;歧视性拍卖下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入报价揭示了最多的私人信息,统一价格拍卖下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出售自有股票比例最高,表明两种机制下二级市场投资者过度乐观,对一级市场获得的股票的评价不高.总体上看,信息搜集激励较大的机制,倾向于在一级市场让利给投资者,并带来更平稳的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5.
上海股票市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和金  李湛 《预测》2000,19(5):75-77,68
本文对上海股市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意境必横截面数据检验,研究了股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并对上海股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海股市系统性风险与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CAPM所预料的线性关系,说明还有其它风险因素在股票定价中起着不名忽视的作用;投资者的投机需求大于投资需求,相当多的投资者关注的不是资本的时间价值,而是追求高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虚假信息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分别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及证监会对虚假信息进行揭露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虚假信息披露日,虚假信息对股票收益具有积极影响,但不是很显著;而在虚假信息揭露日,公司股票收益大幅下降.并进一部分析了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出发,建立了创新效率(企业每1元的创新投入所带来的专利产出能力)对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创新活动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特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创新效率每增加1%,股票收益会下降0.013个单位,而财务分析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跟踪,则对2者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未来政策设计应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支持财务分析师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信息和生物制药产业230家上市公司的95条创新信息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公司创新事件信息发布对股票价格的短期影响。分别采用 t 检验、符号检验和秩检验,发现在创新事件发布当日,样本股票显著获得了正的非正常收益;在[0,1]、[-1,1]及[-2,2]事件窗中,样本股票分别显著获得了正的累积非正常收益,说明公司的创新行动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对异常收益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发现创新事件所导致的异常收益与公司市场价值、资产规模、净利润、帐面市值比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上市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的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两个角度入手,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一时间段内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投资者的短期收益作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认为,并购事件为目标公司的投资者带来了短期的超额回报,却没有增加收购公司投资者的投资获利,信息漏损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6年12月17日至2015年1月5日间我国沪深A、B股的对数收益率数据构建DCC-FIAPARCH模型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典型化特征和股市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波动均存在显著的波动聚类、长记忆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中且沪市A股的波动聚类特征、深证A股的非对称特征和沪市B股的长记忆性特征相对较为突出。我国沪深股市的A、B股间的动态相关性显示出较强的时变动态特征,波动幅度整体呈现递减的规律,且易受类似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影响,各类股票综指间的动态相关性由于股权结构、投资主体和市场信息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AR模型和GARCH族模型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中国股市股票收益率波动较大,具有聚集性与持续性,存在杠杆效应,收益率呈非正态分布,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严重。最后给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必然关心其投资的保值状况,即关注上市公司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广大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尤其关心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发放,即公司的股利分配,以及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而要公司股票具备良好的价格趋势,分配优厚的红利、股息,则上市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及业绩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投资者要规避投资风险、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行为金融对代表性的股市横截面异象的解释。通过DSSW、BSV、DHS、HS和BHS等模型从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投资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阐释了股票收益的长期反转和短期动量.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看作是一个报酬合约,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项目的激励与监督博弈模型,并探讨了不同收益预期下投资人行为和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固定投资回报、浮动投资回报以及提成制投资回报等三种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的激励有效性以及投资人、政府的最优行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多只股票的风险评判、收益能力及持有相关性等因素来进行组合投资,可达到降低风险、获得更高收益的目的。这里选择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分别为通信设备行业、饮料制造行业、有色冶炼加工行业、电子制造行业以及零售行业。首先对其进行行业分析,再选取该行业的某一公司进行发展战略和经营分析。选取具体公司分别为七一二公司、贵州茅台公司、天齐锂业公司、航天电气公司以及苏宁易购。通过分析发现,对这些股本进行分配组合投资,可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股票投资的风险类型、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衡量股价波动的指标,结合国外证券市场各种投资对象的一般风险水平,研究了评估一种投资组合风险水平的实用方法;为降低股票投资风险,提出了根据投资者承受风险能力选择合适投资组合、分散投资普通股和根据股市兴衰变更投资方案的股票投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对股票更名事件公告的交易量和收益率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股票更名公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对累计超常交易量进行回归分析中发现超常交易量与公司规模负相关,交易量对2000年的更名公告的反应比2001年的强烈,同时发现在发生股票更名事件时,超常交易量与超额收益率存在不对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文 《科技创业月刊》2011,(5):78-79,94
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各个侧面的五个主要绩效指标,即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在国外有优势的EVA,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这些指标和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由此将绩效指标和市场指标联系起来,从而考察不同的绩效指标对股价高低的解释能力如何,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与这些绩效指标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关系,指出了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t回归和交易策略等方法研究了天气因素对指令驱动的股票市场日内交易情况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除温度和极端天气外,包括云层覆盖率在内的其他天气指标对股票收益没有影响,说明投资者情绪波动不会导致资产定价的失衡;天气指标和季节性情绪紊乱因素对市场换手率和波动率等交易行为却具有显著影响,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影响决策并不等价于情绪影响资产定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R&D投入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的研发投入且数据完整的50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的两种报告方法(费用化vs资本化)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化R&D投入是与价值相关的,它与股票价格负相关,与股票收益正相关,资本化R&D投入对股票收益具有增量解释能力。费用化R&D投入与股票价格和收益负相关,向投资者传递了消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