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工》2011,(9):8-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全总十五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十次全体会议讲话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工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8日上午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习近平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4.
一、用新闻时政导入新课用当前发生的充满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事例,特别是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自然把学生引入新课。例如,教学《思想品德》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框时,视频播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报告"导入新课,"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5.
声音     
高端〉〉"着力抓好民心工程,真正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在山东省考察时强调。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职能尚不完整,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而缺乏法律保障是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加强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完善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珠海.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胡主席号召企业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胡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胡主席的这些话,意味深长.其中"中国创造"与"一流技工"的关系,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正>"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劳动群众,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围绕"劳动"进行阐述,从价值维度、本体维度、实践维度勾勒出劳动的核心内容,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思想理论。劳动是幸福之源,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彰显着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契合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劳动的本体要求。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崇尚劳动时代氛围,为我们推动劳动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格局,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将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首先要在把握教材主旨的基础上树立"劳动观念";其次,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把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带进课堂,着重突出"劳动理论";次者,要利用虚拟现实式教学、人文渗透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新颖教学方法,营造"劳动氛围";最后,要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培育"劳动精神",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感悟劳动.  相似文献   

12.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企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担负着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发挥工会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作用. 一、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推进和谐发展进程,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的维权机制,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关键.工会要从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人手,强化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形成维校(监)督网络,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双赢"局面.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落实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建设,保障职工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3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马双梅老师来说,这个日子却极不普通. 就在这一天,她第一次走进中南海,走进怀仁堂,第一次见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并且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亲切教诲.马老师激动地说:"在电视上俺经常见到总书记,让俺没想到的是,竟然在中南海这样面对面、近距离地见到了总书记、听到了总书记的教诲!"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我们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  相似文献   

15.
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运行效果、效率、成本等有待完善及关注的问题,期望对"协商、一调一裁两审"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反思,正确把握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发挥好各纠纷解决机制环节的应然作用,促成和谐劳动关系实然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进一步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要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劳动精神的培养.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困境,阐明"劳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多方面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探讨"三全育人"格局下"劳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严寒,顶着风雪,看望慰问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蒙洼蓄洪区干群。在村民郑继超家,总书记应郑继超五岁小孙子郑博的请求,欣然为郑博题写了"幸福健康成长"的寄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也进行了走向市场的公司制改造,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内的劳动关系由以行政型为主向以契约型为主转变。契约型劳动关系有以下特征: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正处于由"主人翁"向"劳动者"的转变中;企业劳动关系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冲突型转变。这种契约型的劳动关系不利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实现,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集体谈判制度等改革措施构建新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的背景下,劳动关系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应运而生.新的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与非全日制用工纳入调整范围,然而仍有大量的非典型劳动关系游走在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之外,因而如何在多元化的劳动关系下保障这一部分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从属性"为基准,判断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性质,进而界定"非典型劳动关系"的特征,提出分层次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解决非典型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权保障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