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一”式采访是指一个记者同一个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单独采访。这种采访可以见面,也可以不见面。现在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他们对新闻采访活动的要求越来越深入。新闻采访活动要求记者只有充分掌握了采访技巧和方法,采访活动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好报道。  相似文献   

2.
韩蕾 《华章》2013,(28)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善于提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就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本文就新闻采访提问的艺术和技巧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新闻采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因为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而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但是一直以来,很多记者忽视了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以及提问技巧的研究,以至影响到采访的质量。本文就如何通过采访提问技巧及采访中的谈话艺术,来谈谈怎样到达最佳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必要的心理准备,巧妙的应用采访技巧,实现记者采访与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最终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寻求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确保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门艺术,记者在具体新闻采访工作中要有一定技巧,充分展现新闻采访的魅力,要从发问技巧、全身感受、反复比较等方面充分展现出多种艺术,提高感染力,调动被采访者的闻源答复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顺利完成采访任务,使新闻采访在实际工作中化为一项艺术魅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新闻采访通向成功的"桥与门",新闻采访多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如何让采访对象感到亲切、不拘束,关键是记者的提问技巧,提问技巧更重要的是记者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对电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自己的采访技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采访难、取材难、见报难、解决问题难等“难”的问题.为此,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就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要提高媒体记者的整体素质,讲究舆论监督技巧,这样才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让舆论监督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采访便没有新闻.校报新闻虽不同于一般商业性报纸的新闻,但就采访而言,其目的和手段都是相同的,同样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它的思想性体现在校报记者和通讯员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它的实践性体现在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学到;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它不但要掌握好采访本身的知识和技巧,同时还要掌握好它与有关方面的知识,如新闻采访与心理学、新闻采访与美学、新闻采访与法学、新闻采访与公共关系学等等,总之,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一切优秀的新闻写作都是以成功的新闻采访为基础的,而促使新闻采访的成功的因素也是各种各样,就校报工作而言,大致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适当了解新闻采访对象易出现的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记者的成功采访,也有利于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的采访技巧和专业素养。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新闻采访中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适当了解新闻采访对象易出现的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记者的成功采访,也有利于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的采访技巧和专业素养。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新闻采访中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公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而这无疑对现场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镜头,采访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等不同的参与人员,通过有效的问答为观众呈现新闻现场的状况.如何在采访中获得有效的新闻线索,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就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闻采访写作技巧来说,内容尽量的段是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新闻写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闻采访的内容短而精炼,能够让阅读者快速了解其中的信息。当然,除了短之外,新闻采访写作还应该快,这样才能确保它的时效性。所以,在新闻采访写作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短、快,必须要做到这两点,才能去追求写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采访过程中除了要记者掌握好采访技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新闻采访前要做好准备,这样才会在采访时得心应手,获取想要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此,着重论述新闻采访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新闻采访前做准备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新闻采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既是新闻写作中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问.也是具有该学科学理性的一门科学。如新闻写作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等等。初学只有认真领会、研究和运用这些规律、方法和技巧.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畅 《华章》2012,(13)
新闻的生命在于“新”,时间新、内容新、表现技巧的新和采访理念新都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新闻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本文就对新闻采访新思路进行了研究,以图抓住采访关键点,从而着力提升新闻采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文关怀"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中,成为传媒领域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关注人的思想、满足人的需求、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性的平等和自由成为了新闻采访的主流趋势.有人说,人文关怀就像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只有秉承人文关怀的精神才能让新闻记者对得起自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目前我国多数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很多领域都在探索中发展,这对新闻采访的记者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不断在新闻采访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起到推动整个社会更加完善、健康、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睛观察世界,能够区分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麦尔文·曼切尔语)就是说,记者要慧眼识宝,同时还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否则,即便发现了新闻,也很可能因不会采访而贻误战机,使“活鱼”在眼前溜掉,甚至让采访对象厌烦。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介的日益发展,新闻事件的复杂多样化,以及观众对电视新闻求真求实要求的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频频出镜采访.于是,一种新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好出镜采访的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