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学生惧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3.
董淑霞 《考试周刊》2012,(38):44-44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作文而去教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那么,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呢?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搜肠刮肚却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口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的状况。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黄丹凤 《学子》2013,(11):55-57
关于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留心周围事物,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这段话既强调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动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我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因为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教师上课时是如何投入,直至讲得嗓子发哑,可是临到学生动笔写作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不知怎样下笔.即便是写了,也是不知所云.真正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写作的,是少之又少.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要让作文教学真真切切走近新课程,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改变谈作文色变的消极状态。作为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作文着,在作文中快乐着。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只有自觉地系统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宏图 《考试周刊》2009,(51):87-88
学生对待作文,是谈作文而色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竭尽心绪,想尽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发表真实感情。”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作文难,难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自然难以写出东西来。本次习作教学,我贯彻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2.
写作就是自我的表达,也是自我情感的倾诉,它应该是自觉的自发的一种心理需要,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作文变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苦差事了。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怎样让"怕"变为"爱"呢?《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兼顾这两点,让习作教学真正实现以生为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要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要让学生能运用作文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丽丹 《学周刊C版》2011,(1):140-14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能从生活中引领学生走进习作,让学生易动笔,乐表达。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却为种种因素羁绊,效益低下,学生作文素质普遍不高。究其根源,主要原因在于作文教学传统思想作怪,教学想当然所以然,学生被动全盘接受,作文成了禁锢于课堂教学之内,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的完全成人化、课堂化、格式化、理论化的"怪圈"。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指明了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知识和经验展开自己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可否认,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综观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现实却不容乐观。完全封闭式教学导致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当大;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了,作文内容干瘪,毫无生机可言。我觉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积极开发作文课程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以解决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就是说,教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重积累学生的"源头活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20.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作文教学,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可见,倡导快乐作文是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作文的快乐翅膀飞起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