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通过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通过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使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会尽量地把实验归结为意外或误差等,有的甚至出现了造假现象。虽然有的教师坚持了不犯科学性知识错误,但却犯了另一类更为严重的科学性错误——科学精神的遗失甚至歪曲。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做此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做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使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会尽量地把实验归结为意外或误差等,有的甚至会造假。殊不知,这却犯了更为严重的错误——科学精神的遗失甚至歪曲。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通过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获得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使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会尽量地把实验归结为意外或误差等,有的甚至出现了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通过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获得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  相似文献   

6.
错误是贡献     
朋友 ,我们在这里说的错误 ,是指学生学习上的错误 ,是指学习上的读错、写错、答错、画错、演算错等等。不是指他们生活上的迟到、早退、吵嘴、打架 ,以至更严重的其他行为。人们常说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在学习上更是这样。不摔跤 ,学不会走路 ,不呛水 ,学不会游泳。虽然明摆着的道理就是这样 ,但朋友们还是怕在学习上犯错误 ,好像一犯错误就见不得人了。避免犯错误是一种向上心理 ,很好 ;但一犯错误就非常沮丧、害怕 ,这是要不得的。没有错误 ,就没有正确 ,没有错误的尝试 ,就不会有正确的结论。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错…  相似文献   

7.
<正>"爱"是教育的信念和教师的天职。国家有法律,学校当然也有规范。规范不单针对学生,也要求教师。规范并非只是处罚,处罚并非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规范是统一的要求、言行的约束、违规的担当、责任的体现。规范是教育的手段、教师的抓手,也是爱的体现。爱不等于不要规范,爱不等于放任自流。"严是爱,松是害。"我们希望和倡导"爱"之下的科学的、恰当的、人性化的"规范",而不是没有"爱"的主观的、错误的、生硬的"规范",或是没有"规范"的放任的"溺爱"。也就是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常是避之唯恐不及。要么"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将学生的嘴堵上,再请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出现预设的答案为止;要么就以执牛耳者的姿势双手奉上正确的答案加以纠正。正因为如此,好多学生对"错误"产生了恐惧感,而这对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善待错误,优化评价有时",错误"和"正确"是相对而言的,教师不要紧抓着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价的标尺多一根,优秀人才就会多一些。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为学生的终身素养服务的,正确掌握使用实验器具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是学生在使用实验器具时往往会犯下许多错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认可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在错误中寻求真理,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增长智慧与才干。一、演示错误,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科学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来自于学生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如果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发展研究就容易偏离正确的学科目标和方向.目前,发展心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实验科学,然而,这是对其学科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从学科历史角度看,发展心理学有独立的历史,它并不发源于、也不依赖于实验心理学.实验法无法用于研究真正的发展问题,那些基于实验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基本都秉持"非发展的"观点.基于此该文指出,发展心理学并非实验科学,而接近于历史科学,它更应该被视为独特的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11.
章秀媛 《学子》2015,(4):14-15
错误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都不可避免的,初中科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如果能够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将错误作为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宝贵资源,加以正确处理利用,就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及如何加以正确利用。一、分析初中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首先是由于学生获得的日常经验导致的。科学作为一门建立在日常生活上的学科,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可以从各种自然现象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只有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盖耶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所以教师要善待"错误",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来丰富对教学的多向选择,来厚实教学的实践趣味,最终实现"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的希冀. 一、"错误理论",改变我们对教学内涵的解释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被滚烫的茶壶"烫着"后,就从内心深处建立了"滚烫的东西是不能碰"的认识;当我们在某处跌倒时,就会在潜意识里产生"行至某处时要小心翼翼"的想法……当我们亲身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错误后,也就有可能获得一些别人无法获得的智慧,这种现象印证了古语"吃一堑、长一智"的内涵,也给我们敞开了对教学真谛探求的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3.
<正>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面对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我们不应惊慌失措、过度敏感,更不能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恰当的纠错方式,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狂容的对待学生发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多说多练,逐渐使之更为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一、正确的对待学生的错误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好动健忘的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已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他们的错误,而不应该一味的强调学生的错误,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从兴趣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不会解的题目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待错误的重视度普遍不高,教师也没有良好的纠错策略解决学生的错误,致使学生对同一习题出现屡做屡错的现象。其实"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从学生自主纠错、开设纠错课、创建纠错本三个维度阐述对初中科学学生错误资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解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现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不会改正。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  相似文献   

16.
<正>王尔德说:"经验是每个人为自己所犯错误取的名字",错误的发生没有预知性,它是由于对某事物不确定性的认识产生的。错误过后,我们会应用排除,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填补理论的空白。简而言之,错误就仿佛一块潮湿的海绵,我们从里面挤出来的是经验的水分,错误是经验的源泉,流淌无尽的智慧,我们会顺着其波流,流进正确理论的疆域。所以,倘若正确对待错误,寻求一种经验的转化,错误将是人类认知的指向标。语文课堂教学中错误难以避免,教师的责怪毫无用  相似文献   

17.
实验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实验教学是科学传授知识的基本手段,在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和导出正确的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或者学生操作表演示范的  相似文献   

18.
<正>错误千万别"错"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即使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也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本文通过观察错误现状,审视教学误区,从而探寻纠错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语文老师如果不具备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那么语文教学也不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物质密度的探究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之一,也是初中学生最早涉及的对于数据精度要求高,操作相对复杂的实验,要求让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然而学生往往不能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常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