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伶俐 《新闻窗》2009,(6):26-27
传播是人类进行相互沟通的最基本活动,它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传播的情境架构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互动与交流,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媒介活动。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传播中的情境架构关系,需要做出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当前,报纸文风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新闻战线》就如何改进文风进行讨论,很有必要。本文试从报纸的宣传意图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切入,探寻当前报纸文风问题的解决途径。报纸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大凡拥有者,使用目的莫过于传播自己的宣传意图。然而,传播与受传间相互存在客观规律,传播者的主观宣传意图,只能凭借接受者对传播内容的客观需求来实现传播,其间的客观需求就是新闻价值。受众主动从报纸上接受的是自己欲知而未知的新闻,而并非传播者的宣传意图。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可以看出,传播者的宣传意图,犹如被承载的货物,新闻信息恰似承载的车…  相似文献   

3.
传播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者与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主体,他们各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并在传播活动中生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但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不少论者把传播者与受众视为同一主体,把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价值关系,混同以受众为主体的新闻价值关系.这种模糊认识既造成了新闻价值理论的混乱,也削弱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正确认识传播者与受众形成的价值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某些错误认识,也有利于深刻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8,(11):17-23
通观人类新闻活动史,从新闻传播者角度观察,截止目前,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民众个体为主导性传播者的时代、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为主导传播主体的时代以及初步开启的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与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共同主体的时代。三个时代间的历史变迁关系,意味着人类新闻生产方式、新闻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意味着人类的整体新闻活动方式演进,主要是由相关的生产力系统从根本上决定的。而在新闻规律视野中,更重要的意味是,新闻传播者(主体)的历史结构变迁,反映和呈现了人类新闻活动是一个新闻自由不断提升的过程,甚至可以原则性地说,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规律,就是社会主体不断走向新闻自由境界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华金香 《传媒》2018,(3):90-93
公共传播背景下,探讨传播中"传""受"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哲学范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理解为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颇具代表性,公共传播视角下对其理论价值的探索,有助于厘清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现实的传播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理想传播情境"理论以及"交往有效性"理论等密切相关,在"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下建构的传播行为能够打破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助于信息双向、对称、平衡地传播和交往理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努力选择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事实,这是新闻传播者的职责和新闻接受者的目标,也是新闻完成自己社会作用的前提。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以外,就需要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策划。策划,作为加强舆论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界,就新闻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涉及较少,笔者拟就此谈点个人的想法,以期引起讨论。一、我认为,新闻理论研究首先应该“理清一条线索,把握两大规律,区分三个层次”。所谓“一条线索”,即贯串于全部新闻学研究的一条基本线索: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矛盾——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与新闻接受者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新闻传播媒介选择新闻事实中的判断标准的  相似文献   

8.
一、受众研究10年的简要回顾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活动包括新闻的传播者和新闻的接受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新闻的接受者称为“受众”。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获取新闻的人,而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受众研究,旨在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规律。它以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手段,借鉴传播学、社会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闻报道过程中信息价值意义的拓展,就是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报道环节的特殊努力,来深化新闻事实的意义,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从根本上说,社会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取决于这个事实的性质及其符合新闻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程度;能不能反映出新闻价值,则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报道活动。客观事实有了新闻价值基础,新闻报道环节没有把握好,这种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相似文献   

10.
姚莉 《新闻窗》2011,(3):50-51
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记者,其获得新闻信息的最根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新闻采访,事实是第一性的,只有通过采访,事实才能进入记者的视野,之后经过其"加工",最终成为被受众所接收的新闻;而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擅长新闻写作的与不会写的记者把事实报道出来,传播效果的差别可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新闻写作。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处理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闻传播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主体和新闻活动构建了新闻的整体图景,新闻是所有活动主体共同构建的成果,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传播者主观反映客观新闻事实的产物。从活动者一方来看,一定的社会整体新闻图景,就是由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新闻控制主体共同塑造的结果。本文在此以新闻主体性报道为基点,讨论地方新闻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新闻传播的根本目的和新闻传播信息量的本来意义上讲.新闻传播信量就是消除新闻接受者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度量。但是,新闻接受者接收新闻传播时还原出来的信息的信息量.一方面与新闻接受者自身的需要、心理、行为和能刊等个性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闻传播者对原始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过程中体现的修养、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价值论的视野中,新闻事实是传播者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传播者要对事实负责,要对新闻失实承担责任。作为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新闻事实是传播者手段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其他价值客体,更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价值客体是新闻信息,而不是新闻事实。因此,新闻价值的高低,与新闻事实本身价值的正负没有对应关系。重大负面事实与重大正面事实一样,其信息都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与新闻的关系是新闻活动的总关系,人与新闻间的价值关系是总关系中的根本关系。新闻的价值就是新闻对人的价值,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的价值,归根结底则是新闻对人作为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新闻的价值根源于新闻作为事实信息的本质属性,根源于作为人之基本需要的新闻需要。信息价值是新闻的本原价值、第一价值,新闻的其他价值项目(价值项)作为派生价值或延伸价值都应建立在本原价值基础之上。新闻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需要专业化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以及合理正确的新闻解读。  相似文献   

15.
杨保军 《新闻传播》2005,(10):20-21
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事实信息,新闻传播者的本职首先是传播事实信息。在传播状态中,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对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对新闻事态变化的符号再现。新闻把客观事实作为本源,把对事实本身面目的呈现作为第一目标,把与事实对象的完全符合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图书馆活动中对话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面对的价值客体主要是新闻事实,而接受主体面对的主要是新闻文本。由于文本世界是对事实世界的反映,所以它们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在理论的抽象层面,它们具有的新闻价值属性理应是一致的。但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有  相似文献   

18.
人们进行新闻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为新闻事实不会自动地跑到接受者那里去,只有通过传播媒介,新闻活动才能进行。新闻事实→新闻传媒→新闻接受者,这是新闻传播活动最简单的一个公式。古时侯,新闻传播活动范围很小,人们通过手势、语言互相报告消息,手和嘴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声画结合地传播信息是它的主要功能。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信息是指对新闻的接受者来说事先不知道或不确切知道的信息,它包括新闻事实及以事实为基点引发出的某种新观点、新见解。观众通过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存,甚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职能,必须畅通传播信息的渠道,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迅速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及时迅速地面向社会做出真实、…  相似文献   

20.
一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传播又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能动传播,具有无法克服的意识形态属性,其中也蕴含着认识主体的意见、看法等倾向。在实践中,传播者不一定要站出来表白倾向,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选择、事件的组合等方式,“用事实说话”,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找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体现出传播者“受众中心”的认识和关怀。我们讲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关注是以关怀人的需要,以实现关怀价值为目的的非功利文化,因而价值性是人性关注的一大特征。随着市场经济模式引入新闻产业的过程,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日益递增,科学精神中的知识性、功利性自然会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