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教学中处处渗透美育教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有效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教学经验。一、着力体现教学内容的"美"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大致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哲理美.实施美育的方法有:带领学生美读,在诵读中感受美、体验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领会美,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大量运用多种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展示美.  相似文献   

6.
宋敏 《学周刊C版》2010,(9):182-18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保良 《天中学刊》2001,16(Z1):106-107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挖语文课文的美育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肩负着美育的使命。语文教学要成功地实施美育,可以在教学形式上,给学生课堂艺术美;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捕捉美、挖掘美、感受美;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等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在语文教学中力图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现以朱自清的《绿》为例,谈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朱先生的散文既有清新秀丽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人性人情美,还有含蓄隽永的艺术美,《绿》就是这几种美的和谐统一。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领悟这几种美,教师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由浅入深地感受和潜入作品中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懂得善于启发想象、引领思考、引导观察,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在美的感知和体悟中得到升华。因此,要创设美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从而完成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阅读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密切结合的两大部份,都担负着审美教育的任务。从阅读到作文的审美迁移,实际上是学生从感受美、认识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小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涵咏法、联想法、比较法和扩大课外阅读量等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美以及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审美迁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意蕴无穷的语言文字美,精辟分析情景交融的作品意境美,注重鉴赏色彩纷呈的文章结构美,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对高职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语文这一学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既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又富有形象性.语文教学要从朗读、审美、内容等教学中借文章之内涵,借语言文字之韵美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觉的体育实践活动塑造美的形体、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审美思维空间,本文从体育美学的研究结果出发 ,对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意义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实施途径.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美的意识、美的修养,自觉做到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语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教育。语教学中审美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信心和审美情趣开始。从阅读、欣赏、写作训练等方面着手,达到提高青年学生审美、创造美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我们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8.
高师书法教学在加强学生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在传统艺术中挖掘素质教育的素材,增强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完美人格,使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高校的素质教育营造出新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倡导和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个性,是解决学生缺乏个性的关键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努力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个性化的批评,养成健康时尚且富有个性化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习惯、营造美的环境、利用教材之美等方法实施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进行施教,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适当地进行创美尝试,从而使其得到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