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2.
一版头条是报纸的旗帜,由于各种原因,能真正把重点、热点、难点做为老总们的“焦点”,在一版头条中体现出来并非易事。笔者翻阅了63家企业报的头条,统计的头条发稿情况如下: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3.
“今日关注”是《浙江日报》进行版面改革,探索指导性与可读性统一,追求感染力与先进性相一致的一块“试验田”。去年10月以来,“今日关注”以每周四期,每期一个整版的频率,及一版一个主题的形式刊发专题报  相似文献   

4.
李扬 《采.写.编》2023,(11):28-31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中国海洋石油报》在正刊第4版——“人物版”刊发的人物报道稿件为研究对象,发现和总结人物报道中的“叙事框架”、写作规律和织就人物形象“意义网”背后的话语策略,同时提出,企业报的人物报道应打破自我设限,在新闻语言的运用和话语力量的表达上走出公众对企业新闻报道材料色彩浓、缺乏可读性等刻板认知,让“人”本身从大工业的背景中真正“立”起来,还对企业报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报道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团火时报》,是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报。通过这张商业企业的小报,让人感到了企业改革开拓的勃勃生机以及办报人火一般的热情。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高雅深刻、细语轻声的文艺副刊版。这个版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紧紧围绕企业中心,贴近生活,贴近员工,寓教于乐,读后使人感到亲切、温馨,受益匪浅。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文章、选题以企业中心工作为主线。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突出不同的主题,并把围绕这一主题开  相似文献   

6.
经常看报纸的人都知道所谓的“二版现象”。一般说来,二版是处于不轻不重的位置,确实是一块“不好耕作的田地”。对一些大报来说尚且如此,相对印刷设备、采编水平、资力财力等方面都与专业报不可同日而语的企业报而言,留给“二版”的尴尬似乎就更多一些。参考国内一些企业的企业报,二版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综合版;拘于  相似文献   

7.
1998年7月1日,《河南农村报》在河南日报社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年内的第二次扩版,由原来四开四版的周五报扩为四开八版的周五报。一种全新的思路促使了特刊部的成立,原经济部的“大众消费”版由特刊部主办,改为“生活消费”。如何办好这个专版,使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大众消费”专版的风格面目,又能吸收原专版精华而办出独有的特色,是特刊部,特别是本版编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四化建设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主办。它是一张4开4版、反映奋战在化工建设战线的职工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的企业报。创刊26年来,该报推陈出新,成为公司一万多名职工及家属喜爱的报纸。这张小报的魅力在于,它的办报宗旨明确,能紧紧围绕企业施工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面向企业实际,贴近职工。  相似文献   

9.
《沈阳今报》从原来的对开20版瘦长型大报改为4开32版小报,包括娱乐、消费,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服务信息,主打大众消费经济,以避免与同城都市报同质化竞争。定位是“做沈阳的第二份报纸”。“第二份报纸”就是侧重某个领域,做专、做深,做出个性。是读者看了其他报纸后还要看的报纸。《沈阳今报》改版的目的只有一个:探求都市报发展的出路,以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目前沈城5张都市报每天同题大战,同质竞争,大家以近乎相同的操作手法,主打社会新闻,通过突发事件来夺眼球,抢市场。同时,在沈报集团内部,今报也面临着与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同…  相似文献   

10.
杨成 《新闻界》2003,(4):63
作为一名企业报的通讯员,在《攀钢日报》扩版后,我经常关注五至八版时事社会新闻版的稿件,有一些感悟,愿意奉献出来与同行共同分享。我觉得,通讯员要给服务性版块写稿,最重要的应做到三个方面:了解定位,经常沟通,实现突破。定位,说通俗点,就是报纸的版面栏目要办成什么样的“货色”?“货色”究竟如何?最终由读者来衡量。一张企业报,不管它版面如何定位,还是栏目如何设计,都离不开“企业”这个大盘子。这个大盘子也就决定了企业报的生与死,决定了企业报的兴与衰。翻开5月19日的《攀钢日报》,在显著的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些稿子:《深圳市出现甲…  相似文献   

11.
齐鲁石化报是齐鲁石化公司的机关报,4开4版,周三刊,发行量3.5万份。近年来,报纸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在全国企业报第二届评优活动中荣获“二十优企业报”称号;在山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二次报纸刊物质量评估分级中,被评为优秀级企业报。一、企业报的特点和优势企业报虽然不是党报,但也是一级党委办的报,是一级党委的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因此,讲党性、讲政治导向也是企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报虽然发行范围小,但在本企业内部往往比各级党报的数量大、密度高。以齐鲁石化公司为例,近  相似文献   

12.
郑铝报     
《郑铝报》是中共郑州铝厂委员会主办的企业报,1966年1月1日正式出版,原名《革命战报》。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5年1月复刊,更名为《郑铝战报》。1980年5月改名为《郑铝报》。该报厂内发行到班组,每期印发5000份。现用报头为毛主席手书体。报刊登记号为HN3—51。《郑铝报》为四开四版周报。一版为要闻版,设有栏目“铝城纵横”、“有色战线”、“读者来信”等;二版为生严建设版,主要栏目有“企业管  相似文献   

13.
如何办好办活一张企业报,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使报纸具备“多功能”,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多功能”,就是把报纸宣传的触角,伸向企业的各个方面,这是办好企业报至关重要的一条。创办合山工人报之初,由于我们思想上认识片面,认为合山工人报是企业报,它的任务就是促进生产,全力为生产服务,它所刊登的新闻、文章、图片都应反映生产。因此当时整张报纸从一版到四版,版版见煤,篇篇讲煤。结果,报纸在全局十几个单位里,很少有人看,甚至有的单位半个多月还没拆包。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报纸的“功能”只放在“攻”生产上,未能做到“多功能”,结果事与愿违,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不断深入,企业报经济版,如果仍延袭那种传统的就生产报生产,就科研报科研的办报思路,已远远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高品位读者的要求。因此,企业报经济版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让它活起来,是摆在企业报编采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想就这个问题,淡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总体思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集版面设计、稿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由业余通讯员走上企业报编辑岗位的新兵。由通讯员变为企业报一版编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三个月的编辑工作实践,使我深感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更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从主编那里搬来了《当代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书籍,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拼命“吃”起来。可读过之后,又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对自己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改革大潮中,不少企业报办起了社会版,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这些社会版报纸在报刊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进而求得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必备条件是要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对具体的某一家企业报的社会版来说,这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海铁道报》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企业报之一,在去年底被评为全国2800多家企业报“十佳”之首,得分最高,它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17.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企业报应该姓什么”的讨论,本刊已发表了3期,从大量的来稿和座谈的情况看,大家非常关注这一讨论,尤其是企业报的从业人员,更为重视。他们说,多少年来,就如何办好企业报,确实没有认真探求过,基本上是企业报各自为战。近几年来,虽然相继成立了一些行业间、地区间的企业报协会、研究会,但大都是松散的组织,很难就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深入的探讨。他们寄希望于本刊这次讨论。我们  相似文献   

20.
韩运荣 《现代传播》2003,(2):132-133
目前 ,通过报纸来传播消费服务类的资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专门的生活服务类报纸 (如《精品购物指南》) ;二是作为“厚报”的综合性报纸中的消费服务的专版或版组 (如《北京晚报》)的消费版组 ) ;三是综合性报纸加办“报中报” (如《北京青年报》的《产业信息报》“时代系列”)。随着传媒市场的此消彼长 ,不仅这三处报纸之间存在着竞争 ,电子媒体和因特网也在不断蚕食着消费服务类报纸的市场 ,消费类报纸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那么 ,对消费类报纸现状的担忧 ,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成为令报纸经营者们焦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