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立规避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保障机制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创业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角度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在民事、行政、刑事等领域所面临的风险,并从立法、知法、用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规避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满足不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法律和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制度支撑。但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之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在创业路上会面临各种风险,法律风险更是不容忽视。文章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创业大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创业路上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防范法律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7):10-11
众创时代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如项目过程风险、环境风险、决策风险等众多风险,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丞待提升。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运用风险管理的原理揭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存在的风险,在风险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风险规避的具体策略,以期提高创业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风险的概念和创业风险的分类出发,研究了风险企业成长过程中从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等各个阶段的风险类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控制保障机制方面系统分析了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年毕业人数在700万以上,受到经济放缓、人才数量增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处于“就业难”现状。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之一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率,从而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然而,因大学生创业法律认识度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再者院校关于创业知识教育匮乏等因素,致使大学生创业现状面临严峻考验。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予以阐述,其次分析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源,最后说明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创业成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创业知识的丰度对创业有重要影响,由于大学校园的与社会的距离,大学生在获取创业知识方面还面临一些困境。从知识转移的视角论证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构建大学生创业知识体系,探讨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作为当代大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构建全方位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实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权益现状和依托现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机制之完善来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目前青年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依据在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律服务需求调研结果为依据,归纳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律服务模式的六个关键指标:组织理念、组织架构、经费筹措、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评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律服务机构的实践工作成果,结合以新媒体为主流的传播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号召下,全国各大高校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但因起步晚,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导致培养过程中理论重于实践、课程体系单一、师资力量单薄等诸多问题,况且创业过程风险极大,对创业者有巨大的心理冲击。鉴于此背景,从心理资理论视角出发,以经管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心理学理论与创新创业结合,进一步探索和构建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全面推动了全国产业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遇,本文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观点出发,并经过市场调研分析构建出一套大学生就业创业系统应用平台,旨为在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规避市场风险,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国家和政府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6)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核心任务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要求。而作为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实用性,也意味着我院学生具备着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依托我院优势资源拓展创业教育教学、配置专业团队、激发创业意识、指导创业实践、构建内外环境以及第二课堂对接创业教学体系是目前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对此,可以从拓宽实习实训基地、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锻炼、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自身创业能力。通过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学习交流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创业形成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法律风险识别、风险防控、风险防范教育等问题已经是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性问题。梳理国内外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寻求现有研究的经验、不足,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上提出展望建议,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近年来,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议题。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关注到社会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助推作用,但鲜有研究基于社会创业视角探索助推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基于此,在理清社会创业与共同富裕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创业是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同时指出社会创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三重现实挑战是社会创业不能长效助推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进而从健全合法性保障机制(根本之策)、构建多元支撑机制(力量之源)以及建立多维协同机制(协同之路)三个层面构建了社会创业助推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是由大学生创业触发机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大学生创业环境激励与保障机制构成,各激励要素协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并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环境要素、创业意愿、创业行为5个变量入手,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是以创业教育、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环境支持为外在激励要素,创业能力、创业意愿为内在激励要素的协同激励机制;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不明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激励作用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模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了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结合研究结论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存在触发机制较为完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环境激励与保障机制存在不足的现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践教学,必须破解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常州地区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在学生个体、学校教育、市场环境3个方面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从机制建设、课程构建、实践平台、教学改革和创业文化等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对山西大同大学学习创业基础课程604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t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建议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支持力度,学生家长应积极帮助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镇江的大学生创业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面分析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创业瓶颈是由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意识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大学生创业瓶颈问题,就必须采取提升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完善创业保障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虹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2):222-224,234
大学教育中,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面临着就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通过调查对比分析我国男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国内外创业教育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对国内外著名高校创业教育典型案例分析,构建了适应创业经济时代下我国高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创业环境的选择在大学生创业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建农职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结合管理学、创业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GEM模型为基础做出研究框架,剖析福建农职院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优劣势,让大学生分清影响创业环境的主流和支流,在实施创业时分析主次,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为大学生在评估创业机会和环境、风险等因素时提供理论参考,为高职院校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网上创业 拓宽大学生就业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具有门槛低、成本少、风险小等优越性的网上创业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流。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就业途径,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壁垒。本文分析大学生网上创业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大学生就业新途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