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以锦 《中国记者》2012,(9):105-106
对"严冬"怎么看怎么办 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预言美国媒体"2017年消亡",也就是五六年后就要消亡.在国内一次论坛上,有人断言"中国纸媒15年会消亡".  相似文献   

2.
范以锦 《传媒》2013,(8):26-27
早在2003年,中国就有学者提出"纸媒拐点"的说法,但还未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直至2005年业界有人提出"报业严冬论"之后,才引发了有关"拐点"的大讨论。尽管多年来探讨持续不断,但正常情况下纸媒经营者也若无其事,"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异常地冷静。然而,一旦出现"严冬"的气息,自然也会有恐惧感。去年纸媒形势超常的不好,"纸媒拐点真正到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的冲击使传统纸媒一度陷入"严冬",甚至曾出现过"2044年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的言论。面对网络媒体如此凶猛之势,传统纸媒纷纷进行革新,力求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寻求自身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由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国宾大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和仲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所组成的"台湾文创联盟",取得了"华山创意园区ROT案"未来15年的经营权,为了更好地规划发展,他们特此成立了"台湾文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远流出版公司创办人王荣文出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去年9至12月,我应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邀请,赴台湾讲授"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应邀赴台湾"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文化资产保护研究中心、台南艺术学院等单位作学术报告.这是我第三次踏上祖国宝岛,与前两次相比,虽没有方方面面宴请、迎送等"礼遇",但却更深体会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7.
台湾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国家档案局",仅设立了"国家档案局"筹备处,隶属于"行政院".台湾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局"必须在<台湾档案法>颁布后两年内成立.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4):63
台湾举办辛亥百年档案展台"监察院"近日举办辛亥百年监察档案特展,展出100件重要历史档案,清朝御史大夫巡察台湾后上奏舆情的清宫奏折,故宫"情义相挺",仿真品制作12本清宫奏折,让民众一窥清帝与台湾监察官员互动。"监察院"说,清代为了加强君臣间联系,历康、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文化界的年度盛事"2011开卷好书奖",得奖书单日前出炉。中文创作在质量上均有亮眼突破,文学类评审、文学评论者贺淑玮形容2011年是"台湾文学非常重要的一年"。年度好书由《中国时报》【开卷】版举办的"2011开卷好书奖",设有:十大好书(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5日,虚拟世界,一颗"茶叶蛋"引起一场风波,海峡两岸民众在舆论场上,从饮食到文化、从社会行为到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针锋相对。——"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厦门卫视报道了一位台湾教授的"高论",在两岸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引起广泛争议。是直面当前大陆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或是又一次对大陆的"恶意抹黑和歧视",一时间激起"是与非"论战。2014年3月30日,台湾台北,一起"反服贸"万人街头大游行直逼马英九办公室。——几位不知名的年轻人振臂一呼,竟然号召了  相似文献   

11.
安东 《报林求索》2009,(5):40-43
<正>大陆常州一名游客参加赴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在两岸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根大"的谴责不断。据台湾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21日,人民网刊出消息"台媒播报日本大地震太夸张引不满,被告上主管部门",原文导语如下: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今天表示,民众认为台湾媒体报道日本地震太过夸张,甚至提到"世界末日",容易引起恐慌,NCC将在25日邀集业者检讨.  相似文献   

13.
颜若 《报林求索》2009,(7):54-57
2009年6月,知名的国际咖啡连锁店星巴克被台湾网友发现,在其英文网站上,台湾被列为"中国的一省",消息曝光后,亲绿网友借机闹事,抵制拒喝。美国星巴克在绿营施压下,将"省"改为"国"。这一举动迅速引起大陆网友的强烈不满,遂又掀起了一轮抵制星巴克的浪潮。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台湾的"修宪"议题逐渐被炒热,有关"修宪"的主张也纷纷出笼,本届"立法院"最早提出"修宪案"的是民进党"立委"李俊俋,他在2013年提议废除"监察院",并于"立法院"增设"人权监察使",增设"国家审计委员会"等提案。目前"立法院"已经有11个成案的"修宪案"。不过和以前的"修宪"一样,本次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修宪"问题上的角力同样是一个充满利益算计的博弈过程。这也再次说明台湾政  相似文献   

15.
云鹏 《新闻世界》2007,(10):34-34
台湾一名6岁男童黄净熙还未上小学,1.28米高的他27公斤重,却已登上20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台湾百岳",除玉山、雪山,连山岳界敬畏的"黑色奇  相似文献   

16.
范以锦 《传媒》2006,(2):16-18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更替.我们早已熟悉某一报刊或某种报刊的严冬,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某些报社的严冬,但是我不认同整个报业的"严冬论".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进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迎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连续剧《原乡》的热播,让我想起那些曾经和仍然生活在"眷村"的台湾朋友们。"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我们一起回大陆。"这是在京投资台商说给我的一首儿歌,据说几十年间流传在台湾岛内。词作者无从考证,但其特征很明显:一是它的时代色彩很浓,估计当年初创是配合国民党的所谓"反攻大陆"而作。能流传日久,或因寄托了去台老兵的思乡之情;二是它的生命很长,伴随着那数以万计的"眷村子弟"长大成人。所谓"眷村子弟",泛指一九四九年前后随国民党去台军中眷属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综述台湾和大陆广播事业发展和变化过程,认为:当今台湾大多数电台已能做到西方式的"客观"、"公正"和"言论自由",与过去国民党的反共、仇共和丑共宣传有很大不同;大陆对台广播重视遵循传播规律,讲究宣传的策略和艺术,变"你说我说"为"说你说我",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陆经济崛起、台湾政治生态发生微妙的变化,岛内以"三中一青"为代表的区域、阶层、世代,成了利益诉求主体和民意主流。而2014年以来的"反服贸"运动、"九合一"选举,又使台湾舆论场发生裂变,既有的传播路径已不适用。在这一时空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把大陆现况以及两岸关系走向准确地、通畅地传达给"三中一青",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课题。本文认为,要影响当下台湾社会这一特定群体,重要的是要改变观察的视角和研究的切入点。为此,本文尝试从台湾舆论场入手,立足基层,拉近视距,采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分析台湾"三中一青"的群体特征及受众心理,探索对"三中一青"的传播新路径,并提出构建对台传播新话语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1,(18):40
台湾试行推广电子书据台湾媒体报道,坐拥书城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台湾教育部门决定推出"电子书试办计划",选出台湾师范大学等6所大学和社教机构,推广电子书,民众与学生可带iPad下载。"电子书试办计划联合启用典礼"在台湾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