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遇艾青 1960年10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初次见到了艾青。那天傍晚,在新疆石河子管理处旁边的一个普通篮球场上,密匝匝的观众正在围观新疆军区与青海队赛球,在不经意的回头中,我猛然发现在我和朋友身旁不到一米处,有位身材伟岸、前额广阔、长发后梳,  相似文献   

2.
艾青     
那一天在单位,诗人张志民的儿子忽然告诉我:艾青逝世了。 我不由地打了个冷禁。许多月以前,曾欲采访这位诗人,几次去他家,均因先生住院而未能如愿。我感到深深的遗憾,一位大诗人,便这样远离我们而去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艾青的诗及诗论对新闻采编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许多伟人都经历过坎坷一样,声震中外文坛的大诗人艾青也随着风云变幻经受过极大的磨难。艾青,原名蒋海澄,青年时期为发誓反蒋,在“蒋”字上打了个“×”,于是成了“艾”,又取“大海澄清”之义将“海澄”改成了“青”。这就是艾青名字的来历。30年代,艾青为追求进步,坐过反动派的大牢。1958年4月,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后,从北京调到北大荒,后又调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自1963年起我与王菁华同志共同主编农八师《大跃进》报。与艾青及其夫人高瑛同住在机关大院,时常见面、来往。  相似文献   

4.
《艾青全集》编辑札记花山文艺出版社张凤洪我作为《艾青全集》的责任编辑不是偶然的。我和艾青夫妇有着整整10年的友谊。10年前,也就是1982年那个杜鹃花盛开的春天,我和艾青夫妇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相遇了。艾青偕夫人高瑛回到阔别多年的杭州,参加他的创作生涯5...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诗坛泰斗艾青仙逝两周年之际,1998年11月6日,在诗人生活过16个春秋的美丽诗城新疆石河子市,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艾青诗歌馆落成开馆了。 借这个机缘,我们见到了应邀前来参加诗歌馆落成典礼的艾青夫人高瑛女士。眼前的高瑛仪态优雅从容,开朗大气。65岁的人了,依然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讲起话来言语朴实生动,浑身上下透着那么一种不由得人不喜欢的韵味儿。恰好会务人员将我们的住房安排在了高瑛女士房间的斜对面,所以在石河子的两  相似文献   

6.
关于诗坛泰斗艾青生平传略、创作道路介绍和评价的书,已经有骆寒超的《艾青论》和杨匡汉、杨匡满的《艾青传论》两个大部头,然而读过《艾青的跋涉》之后,感到并不重复。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觉,是因为这部书以自己特有的文学家评传的体例结构,呈现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7.
我想,未来的中国文学史家,会把1991年确定为“艾青年”。因为,在这一年里,与艾青的名字连在一起,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诗人、学者,相聚一堂,对艾青的诗和艾青的人进行了认真而全面地探讨,并进一步商议了发展“艾学”研究,普及艾青作品等事宜。第二件大事,就是《艾青全集》的出版。这部装帧精美而又堂皇的《艾青全集》(共五卷),收存了迄今能够搜集到的艾青的全部作品,包括诗作、译诗、诗论、文论、笔记、信、散文及仅存的两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阅读<艾青评传>,感受贯穿诗人艾青一生的命运线索、轨迹,进而肯定"评传"所达到的高度及其在评传类著述写作中的某种思想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孟艳 《大观周刊》2012,(22):19-19
“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世界的关键。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文章从艾青生活的时代环境、个人命运和域外文化影响,来揭示艾青诗歌忧郁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诗人艾青是属于世界诗坛的.1981年8月,我曾有幸在首都北纬饭店受到他和爱人高瑛的亲切接见,那时他刚从北大荒返京.因史家胡同的旧宅正在修缮,故寄寓于饭店.在那里,我为他摄了二张照片,一张端坐沙发,一张是在写字台旁.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与他真人头像大的青铜雕塑,逼真精神.诗人说话风趣、语调铿锵.他说:"近年来,听觉不灵,但骂我的话都能听见,赞扬的话都听不见."他谈到他多次摔跤,住院动手术,"阎王爷忘了我.  相似文献   

11.
提起艾青,人们自然会想到他在中国新涛坛上的辉煌业绩,他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然而,艾青的编辑经历却似乎鲜为人知。其实,他在五十五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诗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5日,我国当代诗坛上杰出的诗人艾青,走完了86年泥泞、艰辛的路,安详地告别了人生,  相似文献   

13.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院门口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围观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医院。有几位  相似文献   

14.
樊云芳 《传媒》2001,(5):49-52
那是1980年11月初,报社一位老记者从北京打电话来,说有一位知识分子得了癌症,现已病入膏肓,你能否去看望他一下?傍晚,我推开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12号病室的门,我的心骤然紧缩起来:僵卧在床上的病人——与其说他是一个活人,不如说是一副骨骼!我正想退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高中毕业回乡的农村青年,曾为落榜而一度消沉、苦闷。正当我对前途心灰意冷时,一位新朋友——《新闻与写作》来到了我的身旁,使我看到了大学围墙外的另一条通往成才之路——自学. 在这位默默无声的老师指导下,我走上了业余  相似文献   

16.
去年四月初,我以《新华青年报》记者的身份到如皋县寻浩然、碧野等同志的踪迹。一天傍晚,两位朋友来住处闲聊,提及如皋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张海迪式的小姑娘,我当即提出要去看看她。这位小  相似文献   

17.
62岁的康特迪曾经是一个画廊的经营者,几年前,他因为股票投资失利而惨遭破产,成为一名社区清洁工。9月的一个傍晚,康特迪打扫完社区后准备回家,这时有位中年人从一座老公寓里走出来,他指着房子里一大堆破烂纸箱和生活用具说:我把这些全部  相似文献   

18.
《海的女儿》和安徒生博物馆一个时雨时晴的傍晚,我们漫步在丹麦京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海滨,一尊铜铸的人身鱼尾的美人鱼映入眼帘。她恬静娴雅,端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看着她那垂睑凝视、若有所思的抑郁神情,我无心观赏海天一色、游船荡漾的美景,也无意注目在她的身旁兴致勃勃地留影的人群,只是默默地思索;美人鱼这位“海的女儿”失恋的遭遇,也许同《海的女儿》的作者安徒生有着同样的命运吧!是否  相似文献   

19.
广周 《兰台内外》2013,(2):24-24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齐白石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9,(10):M0002-M0002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