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旱作区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若能突破旱地农业技术约束,提高旱区农业生产能力,则浙南山区粮食生产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浙江省居民消费膳食结构中对于旱粮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加之浙江省发展旱粮的扶持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加工基础,发展浙南山区旱粮生产是增加粮食总量、满足市场需求和丰富群众膳食结构的又一新机遇。通过从调整旱粮种植结构、建立退耕还草机制、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推广节水耕作、土壤培肥方面探索浙南山区旱地粮食发展思路,提升旱粮作物生产水平,使山区旱地空间、气候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生态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长生  安志云 《科技通报》1990,6(6):347-348
杭州市尽管饲料生产以平均每年12.66%的速度递增,仍满足不了畜禽生产发展的需要。杭州市生产的配混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有70%~80%依赖外地调入。开发饲料生产,首先要发展粮食生产,这是解决饲料不足的关键;其次要重视节粮型禽畜(牛、羊、兔、鸡、鸭、鹅)的发展;第三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酿造厂残渣、屠宰场下脚料、各种饼粕和作物秸秆,以及牧草资源等;第四要重视鸡粪的再利用;第五是发展早粮生产,如增加春粮种植面积,种植田塍豆,开发低丘缓坡地的粮食生产,实行林粮、果粮间套作等;第六要努力生产全价最佳饲料,以节约饲料。  相似文献   

3.
李锦钧 《科技通报》1990,6(6):349-351
金华地区是以生产水稻为主的综合农区。近年来,由于饲料粮紧缺,价格上涨,导致畜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畜牧业发展。金华的自然气候条件有利于饲料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应从以下途径入手,发展饲料生产:一是发腱各种传统和新的旱粮生产,力争多种;二是推广各种高产高效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主攻单产,增加饲料产量;三是调整种养加工业中的低产低效结构,扬长避短,合理布局,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中的土壤科学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必然选择。提升耕地质量和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本保障和具体途径。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耕地地力。文章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以及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并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的角度,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特点,探讨了提升基础耕地地力的途径,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旨在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静  赵明昭 《未来与发展》2024,(1):109-112+108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现有生产和供给基础上,可通过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优化种养殖结构、改造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增加农业后备用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内蒙古在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多措并举为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农昕 《华夏星火》2021,(3):46-5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全面深入推进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推动耕地保护利用与地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选祥 《科技通报》1990,6(6):358-359
为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宁波市肉、禽、蛋供应量逐年增长,全市人均占有肉类、禽蛋量,1985年为12.08 kg和5.91kg,1988年提高到15.34kg和7.90kg。要满足实际需求,肉、禽、蛋、奶类供应还需增加一倍,这就要求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发展了,饲料需要量就得增加。而宁波市的饲料自给率低,1988年全市生产配合饲料20万吨,只占所需饲料总置54.341万吨的36.8%,饲料原料有65%依靠外省、市提供。1988年市人均占有粮仅378 kg,发展畜牧业受到饲料的制约,大量外购又受资金、交通限制,因此一定要发展本地的旱粮作物,尤其是大麦。大麦营养价值高,一直是宁波市的主要饲料作物。但近年来,大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大麦作饲料比例不到10%。  相似文献   

8.
李团胜  张艳  石玉琼 《资源科学》2009,31(5):824-828
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的计算与占补平衡的内涵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一定时间内区域耕地生产能力和粮食产量不降低,也就是说,耕地占补平衡应以现实产量为平衡标准。土地利用等指数更接近现实产量,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两者同样反映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因此通过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建立函数关系,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质量等别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本文使用陕西省周至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利用等别自然质量等指数、等别利用等指数以及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确定农用地占补平衡中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3种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可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的计算与占补平衡的内涵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一定时间内区域耕地生产能力和粮食产量不降低,也就是说,耕地占补平衡应以现实产量为平衡标准.土地利用等指数更接近现实产量,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两者同样反映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因此通过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建立函数关系,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质量等别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本文使用陕西省周至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利用等别自然质量等指数、等别利用等指数以及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确定农用地占补平衡中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3种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可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石、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正开始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生产上,耕地持续减少,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在农产品需求和市场方面,粮食和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消费结构和食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李茂  张洪业 《资源科学》2003,25(3):49-56
我国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持续减少。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口、基本保证粮食自给,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根据50a来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产量等统计资料,分析我国省际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差异,提出耕地粮食生产力相对指数的概念,定量分析各省耕地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为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和粮食产量变化具明显的省际差异,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显示生产力较高的耕地在减少,生产力较低的耕地在增加。从东南向西北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逐渐下降,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粮食生产力最高,这些省市耕地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大,东南部耕地粮食生产力下降的主要是由于种粮的比较利益低下、耕地数量有限、人口稠密和复种指数下降等。  相似文献   

12.
农副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延伸。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加工后的下脚料、副产品等又是饲料加工业的原料,可以把饲料工业带动起来,从而促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耕地利用因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涛  陶凯俐 《资源科学》2013,35(4):758-763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8年-2009年,粮食单产、耕地数量、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等4因素的变化对粮食产出的累积效果依次减小;其间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快速增长、稳中有升和调整回复3个阶段,粮食单产促总产的效应分阶段逐步减弱,耕地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逐步增强,复种指数变化的效应经历了正负反复的过程.现阶段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的增产贡献南低北高,而耕地减少和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则南高北低,由此导致江苏省粮食生产南退北进的空间分化格局.由于构成粮食产量的4个因素可以代表耕地利用的不同方向,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功能和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雪林  甄霖  魏云洁  陈操操  李芬  杨莉 《资源科学》2009,31(11):1927-1933
粮食生产功能是耕地最基本的功能,在半干旱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功能,而粮食生产又将对粮食的消费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半干旱区--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多个时期耕地变化、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土地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研究区耕地面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动,保护生态和发展农业经济之间的矛盾在耕地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提高,2005年时期的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了1980年时期的3倍;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的种植结构中谷物种植比例降低,薯类比例增大,谷物品种减少;粮食供给逐渐变得充裕的同时,粮食消费结构由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转变.对固原市未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显示,粮食增产速度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粮食供给能够充分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指数法的陕西省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薛亮 《资源科学》2007,29(3):170-176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富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加强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调整大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粮食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功能是耕地最基本的功能,在半干旱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功能,而粮食生产又将对粮食的消费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半干旱区--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多个时期耕地变化、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土地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研究区耕地面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动,保护生态和发展农业经济之间的矛盾在耕地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提高,2005年时期的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了1980年时期的3倍;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的种植结构中谷物种植比例降低,薯类比例增大,谷物品种减少;粮食供给逐渐变得充裕的同时,粮食消费结构由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转变.对固原市未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显示,粮食增产速度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粮食供给能够充分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玉米经济效益系统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又是饲料之王。目前,我国农业正在向种养加、粮牧企的深层次发展,其重要因素也将取决于玉米生产的发展程度。探讨了玉米在兴牧增值、膳食改善、培育地力、粮食增产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 957万吨,目前总人口是137 053.69万人,人均粮食拥有量430千克.从数据看,似乎已经能自给了,但是粮食不光指口粮,工业用粮、饲料都是需要粮食的,所以我国每年还要进口一些粮食.十多亿人吃饭是一个大问题,中国解决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粮食哪里来?要靠土地生产.  相似文献   

19.
汪自强 《科技通报》1990,6(6):322-325
浙江省饲料粮消费量30年来平均每年增加0.75亿kg,目前缺口较大,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配、混合饲料中饲料粮90%靠外省调入。发展饲料生产,要重视早粮,发展间套作,利用冬闲田多种大麦,发展玉米,扩种黑麦草;要建立饲料粮基地,并开发利用菜籽饼、棉籽饼等蛋白质饲料资源;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扩大家禽饲养比例,发展配、混合饲料饲养,提高饲料利用、转化率。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粮食安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多次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十四大战略之一和国家重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他又对藏粮于地进行延伸,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同时,要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坚持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内涵式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土壤物理、化学调控措施的增产潜力已达瓶颈,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亟待发掘新的增长点。例如,我国在世界7%的耕地上施用了世界1/3的化肥,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不足30%,相当于每年损失高达500亿元。此外,大量农业化学品投入导致了有害物质积累、农业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据2010年环境保护部的估算,我国农业来源总N和总P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土壤养分元素的形态转化几乎完全依赖于土壤微生物组,因此,揭秘土壤微生物组,发展土壤-微生物系统及其功能调控技术,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