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唐六典》这部政书为出发点,结合多种史籍,对唐代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进行考证,并对一些前人忽略或语焉不详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管琳 《时代教育》2010,(6):64-64
宗教,在辽朝兴衰成败的二百余年间,一直深度渗透于辽王朝的各个领域之中.无论是政治、军事、生活、习俗,还是文化、艺术,辽代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相应领域发生着或多或少联系和影响.辽代乐舞作为辽代文化艺术领域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种类,与辽代宗教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影响.本文在总结辽代宗教文化与辽代乐舞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简要地概述辽代宗教文化与辽代乐舞文化的三个突出"共同点",力图从宏观上分析辽代乐舞文化与辽代宗教文化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太原郡公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初事世祖于潜邸.中书辟为掾、辞不就。  相似文献   

4.
辽史研究苦于文献史料奇缺,而丰富的辽代考古器物、墓室壁画等却可弥补之。将辽代考古器物和墓室壁画资料与辽代文献史料有机结合,便可对辽代各专门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辽代陶瓷初探孙秀夫辽代陶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可谓陶瓷百花园中一束绚丽的奇葩。广义的辽代陶瓷既包括辽境生产的陶瓷.也包括辽境以外输入的陶瓷。辽代陶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建国后大量辽代墓葬、遗址特别是窑址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辽代自内蒙古龙兴,内蒙古可以说是辽的本土。辽是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辽朝的统治者汲取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体系,这就使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与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欲从辽代的文化建树、儒学在辽代的发展方面简要阐述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与儒学传播。  相似文献   

7.
辽代是我国历史上在北方建立的一个统一政权,辽代散乐乐舞作为辽代最常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宫廷和民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辽代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辽代散乐乐舞在辽代具有酬神祭祀功能。从众多考古散乐墓葬壁画还可以看出,墓葬壁画乐舞图与宗教礼仪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辽墓中之所以有大量散乐乐舞壁画出现,应当是当时宫廷和民间各种宗教祭祀用乐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辽代大于越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于越府是辽代北面朝官系统的机构。大于越最初是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职官。辽代有数位契丹贵族得践此职。一般认为,大于越是辽代的尊官,就像封建传统职官制度中的三公。实际上,在辽代的不同时期,这个职官的实际权力、地位、铨选条件是不一样的,不能与“三公”并论,应当结合辽代的具体情况分析。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大于越因地位高、权力大,直接左右着辽朝的政局。辽代的大于越全部都由契丹族担任。  相似文献   

9.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论述了北方文化的系统情况,契丹姓氏的演变,叙述了契丹的文化过程,介绍了辽代的语言文字的三种形态,统计了辽代文学现有文本的数量,详细地说明了辽代文学的写作、发表、印刷、出版、保存情况。  相似文献   

10.
辽代墓葬普遍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从目前已发掘的辽代墓葬形制来看,主要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分别为类屋式墓、类椁式墓、土洞墓和土坑竖穴墓四类。介于目前发掘的辽代墓葬情况十分复杂,从丧葬方式和墓葬内部结构等多种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墓葬形制的分类存在许多分歧,我们所采用的是学者董新林对墓室结构和墓葬形制的分析方法。依据墓室结构和形状,可将辽墓分为砖室墓和土圹墓。其墓葬形式的演变主要与中原宋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等原因息息相关,因而有必要以辽代早、中、晚期的典型墓葬为例,对辽代墓葬形制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法库县是辽代的帝后故里、宰相之乡,辽代文物丰富,辽文化遗存丰厚。2011年秋,法库县委县政府责成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全面负责法库县"辽风小镇"的文化创意和规划设计工作。辽文化在历史上曾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中华文化的振兴中也将有灿  相似文献   

12.
节院使在辽代得到了大范围长时段的设立,它属于辽双轨制政治体制的南面官系统,沿袭唐制并具有唐代节院使的职能。石刻文献中的节院使材料丰富了辽代官制研究的史料基础,有助于对辽代官制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辽代诗歌是中国诗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意义不在于艺术上如何成熟而精致,而在于其以清新质朴的形态为中国诗史充填进新的质素.辽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是契丹族诗人,而且尤以上层人物为主.辽代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其诗学思想主要指在诗歌活动中体现出的一些倾向.辽代诗学思想更重视的是诗的政教功能.辽诗有着尚实尚质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由于辽文学史料做佚良多,影响到人们对辽代文学的认识和研究。历代学人整理辽代文学史料的建树,主要反映在总集编纂、资料汇缉和书目撰著三方面。近900年来辽文学史料整理的历史呈由散而聚、百川汇海之势。现代辽文学史料整理工作的特点是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和统一、科学的规范,出现了一些集大成式的成果,但仍存在某些不足。应提高辽代文学史料学研究的品位,使古籍整理升华到理论研究层次。  相似文献   

15.
唐末五代,很多文人士子及乐师、工匠流入契丹国,大辽文化勃然兴起。辽代的宫廷音乐,大部分继承了唐代音乐。辽代音乐的定律、乐器分类法、雅乐名称、燕乐等都承袭唐朝。这种“宗唐”现象不仅是音乐风格问题,而是辽代胡汉文化相争多年之后,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6.
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建国以后国家政权主要由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掌控,后族萧氏在辽代社会占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阜新发掘的辽代萧和家族墓,不仅为研究萧和家族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进一步探讨辽代后族,尤其是萧和家族在辽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资料。  相似文献   

17.
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本无用玉传统,建国后却大量使用玉器。从造型、文饰、功能上分析辽代玉器,可基本概括出其主要汇蓄有中原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佛教文化、契丹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辽代玉器的文化因素,对研究辽代物质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传统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契丹族在建立辽朝以前,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时代。随着阿保机建国后势力的逐渐扩展,契丹族开始接触并接受中原汉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往文章多侧重于战争和辽代内部机构的研究,本文欲从辽代官学、私学和科举三个方面阐述辽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代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游牧民族狩猎习俗的文化基因注入了契丹民族的血脉.辽代皇帝的捺钵管理制度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和朝代特点,由统治者所引领的狩猎习俗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鹰猎是辽代皇帝狩猎的重要内容之一。辽统治者对鹰猎的推崇最终成为辽王朝湮灭的序曲.  相似文献   

20.
在辽史研究中,官制是薄弱环节,由于辽代官制具有北、南“双轨”的特点,许多问题更易混淆。南面官系统,资料零散、残(?),国内外研究者涉足甚少,而且大多以“虚设”否定南面官系统的地位。本文从辽代翰林院的设置、演变、职掌诸方面尽可能予以系统,全面的探讨,并在某些方面与唐代翰林职官做了必要的比较。笔者肯定了辽代南面官系统翰林院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