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报纸要求摄影记者所具备的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敏感性远远超过其对摄影技术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为什么在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摄影记者抓拍到的瞬间、场景相差甚大?这里有机遇的问题、时间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摄影记者对新闻事实发生的瞬间的判断,在于其能否在时间、场景、人物最有摄影潜力的高潮点挖掘并抓拍到稍纵即逝的瞬间。可以说,摄影记者的理论准备有多厚实,  相似文献   

2.
瞬间与新闻摄影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抓住了瞬间就会获得满意的作品,这是新闻摄影记者在工作中追求的表现手段。但是怎样理解和掌握好这一瞬间,试作浅论有三。  相似文献   

3.
摄影记者每天面对的是正在发生和发展、同时也是正在消失的新闻事物。有些事情,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如果没有当机立断地拍下照片,或者没有拍出好照片,只能引以为憾. 摄影能精确地将稍纵即逝的瞬间时空凝定下来。摄影记者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眼前的事物,时刻都在寻找既能表现新闻事物的本质内容,又有强烈视觉感染力的决定性瞬间,力图以真实、生动、感人的照片奉献给读者。决定性瞬间的观念和理论是被誉为纪实摄影大师的法国摄影家布勒松提出来的,在新闻摄影界得到广  相似文献   

4.
瞬间意识是新闻摄影记者拍好新闻照片的一个重要条件。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张新闻摄影作品的优劣,取决于摄影记者瞬间意识的强弱。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不是毫无头脑的实录者,更不是机械拍摄的机器人,而是有敏锐头脑,能真实、典型、生动地记录瞬间形象的新闻摄影家。瞬间意识的概念所谓瞬间意识,就是记者对于正在发生、发展的客观事物的某一状态或特征的迅速反映。在新闻  相似文献   

5.
与文字记者有必要学会使用照桕机一样,摄影记者也有必要拿起笔来,使自己成为“全能”记者。这个问题可以从狭意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狭义来说,提高与加强摄影记者的文字意识,是提高摄影记者综合素质、把握新闻瞬间细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广义来讲,在提高整体摄影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语言文字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是摆在摄影记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现在新闻摄影界有一种认识,谓“摄影语言高于一切”,是说面对一幅照片,你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被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非突发性新闻的拍摄采访,就是在事前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如政治、经济、文体、人物、会议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新闻的采访拍摄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事前可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采访对象,查阅背景资料,所以摄影记者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从容采访,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瞬间思维是新闻摄影固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摄影的全过程,摄影记者在摁动快门前的瞬间里,第一反应就是将新闻事实——现场直观感受,转化定格成具体的形象,这就是瞬间形象。开启快门前的思维过程,被称之为瞬间思维。瞬间思维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摄影记者,瞬间思维以完成典型瞬间形象的构成为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要讲究纪实,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要尊重事实,尊重对象这样一些理论和原则问题,似乎早已为广大摄影记者所承认。但是,摄影报道中的虚假失真,长期以来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有属于新闻摄影界的一些新同志.由于对新闻摄影的理论问题和组织加工与摆  相似文献   

9.
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新闻摄影理论年会,8月6日至12日在呼和浩特召开。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与内蒙古日报杜、内蒙古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举办的这届年会,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83年举办的第一次理论年会以来的第6次年会,它与前5次的不同之处,是由报纸总编辑与新闻摄影工作者共同探讨新闻摄影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新闻单位的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共150多人,围绕会议主题以及进一步加强新闻摄影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摄影队伍素质提高与培训等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如何出新,如何迅速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着的新闻事实,不失时机地进行报道呢?突发新闻事件,稍纵即逝,不可重复,摄影记者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无法补救。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应时刻处于一种待命出击的状态。只有这样,摄影记者在得到准确的新闻信息时,才能迅速出动,把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记录下来。那么,如何使摄影记者能及时获得信息呢?沈阳日报先后为摄影记者配备了 BP 机、无线电对讲机和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如何出新,如何迅速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着的新闻事实,不失时机地进行报道呢? 突发新闻事件,稍纵即逝,不可重复,摄影记者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无法补救。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应时刻处于一种待命出击的状态。只有这样,摄影记者在得到准确的新闻信息时,才能迅速出动,把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记录下来。那么,如何使摄影记者能及时获得信息呢?沈阳日报先后为摄影记者配备了BP机、无线电对讲机和  相似文献   

12.
王威 《新闻前哨》2009,(1):47-48
不管是初涉新闻摄影的“发烧友”,还是在专业领域摸爬滚打的摄影记者,都会常常面临这样的思考:什么是新闻摄影的关键点。是影像,是构图,是瞬间,是时效,是新闻事实,或者是新闻价值等等。通常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是:瞬间。众所周知,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自然新闻摄影的关键应该是瞬间,  相似文献   

13.
新闻图片在当今传媒上被广泛采用,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闻图片只是摄自事物流程中非常短暂的一个瞬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个瞬间,因此摄影记者必须抓取的是事物的本质与思想内涵,具有构造价值的关键性瞬间。正所谓千古得失在瞬间,一幅摄影作品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摄影记者的瞬间把握。  相似文献   

14.
摄影记者的瞬间把握,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抢时效,二是抓典型。这两点是决定和实现多出精品,提高图片报道质量的关键因素。 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关键,在于新闻摄影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勤奋的敬业精神,综合的专业技巧和机智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其中重要一点,要看摄影记者在突发的新闻事件中能否并善于把握和抓住新闻的典型瞬间,拍出可以准确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图片。这种典型瞬间的把握对于新闻时效性的反映和强化,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因为虽然注重和掌握了时效,但在瞬间的把握上不到位或不典型,出现了偏差,也难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瞬息万变,而突发性新闻又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所以要求摄影记者应能做到及时地掌握信息,快速迅捷地反应,准确适时地凝固典型的瞬间,可谓取之一瞬,机会难得。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经常处于‘临战”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5.
吴琼 《新闻窗》2011,(5):44-44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掌握一定新闻摄影技巧,提高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那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如何运用好新闻摄影技巧呢?  相似文献   

16.
视觉瞬间性是摄影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但“瞬间”并不代表新闻摄影的全部。平庸的“瞬间”,没有意味的瞬间,就是抓住了,拍出来的新闻摄影作品还是苍白无力的。那么,如何让新闻摄影的“瞬间”变得精彩而富有内涵呢?一、要善于发现“瞬间”体现的深刻内容在办报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摄影记者和通讯员来稿,  相似文献   

17.
张亮 《新闻传播》2004,(5):49-49
“一图胜千言,瞬间永流传”。不容置疑,读图时代已经来临。新时代摄影记者若要胜任岗任,靠什么?笔者认为,单纯靠拼劲、靠吃苦是不行的,还应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多开动脑筋,在摄影工作中做到事前有准备。只有经过精心策划,才能拍到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现代报刊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采用新闻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照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产生了好照片供不应求的现象。如何多出新闻摄影精品,满足报刊对好照片的需求,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不同,不一定要有太高的理论水平,只要有一定的摄影技巧,就能拍出好的照片。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要搞好新闻工作,必须打好理论根底,没有理论根底,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江总书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几年的摄影记者工作实践,笔者觉得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仍然是一个主题。笔者的体会是,在传统媒体、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以瞬间性强的单张图片为主;在深度报道中,应以多视角、多层次、多张图片的形式去报道事件本身和它的延伸。在真实性原则下把新闻图片拍摄得更有艺术性。自新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新闻图片的现场拍摄,如何更贴近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第一现场就成为了高难度的摄影题材。因为,可观的海量信息,就存在于新  相似文献   

20.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一幅照片不论表现什么内容,调动了何种艺术手段,其画面上呈现的只能是生活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可能是百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秒。新闻摄影记者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识别出事物的意义及表现事物的适当形式,都要在一瞬间完成。把摄影记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摄影题材和摄影瞬间,比喻为森林中的猎手,是十分贴切的。他要寻找机缘,并且准确地猎获对象,一旦捕捉到了不可再得又撩拨情思的一瞬,他就为新闻和美学领域献上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