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庆晖 《收藏》2007,(5):176-177
1972年,陈逸飞创作《黄河颂》这件巨幅宽银幕式油画(143.5×297厘米)时,年方二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梦想成真的年纪。作为当时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骨干——油画组负责人——陈逸飞在70年代初几乎一气画出了《开路先锋》(1971年,与魏景山合作,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颂》以及(《红旗》(1972年,有文章称之为(《红旗颂》,原由作者自藏)三幅作品问鼎画坛。其中,《开路先锋》入选了1972年全国美展,得以在首都公开亮相,而《黄河颂》和(《红旗》则因形势变动、“极左”思想束缚等各种原因被搁置起来。据说,(《黄河颂》迟至1977年才被全军美展接纳,而(《红旗》则要到1996年才出现在“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经典作品展”(上海美术馆)的大厅。然而不管怎样,这3张画为陈逸飞在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博得了声誉,以至于20多年后王琦、蔡若虹等老前辈在《美术》撰文祝贺陈逸飞举办个人回顾展(1997年,中国美术馆)时,依然对他早年的代表作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2.
胡刚 《中华武术》2006,(3):44-45
笔者已经撰文证实《六合(心意)拳序》(以下简称为《序》)中序言作者称自己恩师时用字的正确性,并再次证明了《序》距离今日的久远及其真实性。本文就此《序》作者署名为“戴龙邦”而非家谱中的“戴隆邦”的问题进行考证,以再证《序》的真伪性。  相似文献   

3.
路远 《收藏》2012,(9):98-102
《仓颉庙碑》 在碑林所藏有年代可考的碑刻中,《仓颉庙碑》(图1)年代最早,系东汉延熹五年(162年)衙县(今陕西白水县东北)令孙羡奉左冯翊太守刘明府之命,为传说中汉字的创始者仓颉立祠刊石。  相似文献   

4.
胡文惇 《集邮博览》2001,(11):31-31
碑,《说》注解“竖石也。从石,卑声。”王筠句读:“古碑有三用:宫中之碑,识日景也;庙中之碑,以丽牲也;墓所之碑,以下棺也。秦之说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其言碑,汉以后之语也。”也就是说“碑”字出现于汉代。秦始建时喜好刻石论功,遂成碑,并大开立碑之风气。东汉以后,其用途越来越广泛,有碑颂、碑记,还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规格。  相似文献   

5.
詹福寿 《收藏》2001,(11):50-50
《道因法师碑》,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见图1),放在我书案上已有好些时侯了,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法帖习字而已。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秦说碑帖》一书,才使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收藏的《道因法师碑》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6.
赵益 《收藏》2006,(5):180-180
国之瑰宝 绝世孤品 柳公权,字诚悬,晚唐最显之书家,尤以“心正则笔正”之说谏上而盛得嘉誉。书声奕世时,王公贵族之先人碑版以非出公权者为不孝。《神策军碑》全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崔铉撰文,柳公权正书,刻于会昌三年,立于大内禁地,“凡人不可见”。  相似文献   

7.
陈根远 《收藏》2001,(11):48-49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图1)。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3)
正(《汉校官碑》又称《潘乾碑》《漂阳长潘乾碑》等,是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江苏溧阳(今属常州)县民、属吏为其官长潘乾所刻的颂碑。汉制县置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者为长。汉时溧阳为稍小之县故称长。旧时一县之长不仅要掌管行政、人事、农商,也要管教育,此碑虽是为称颂县长潘乾所立,但树碑之地在官办的学校,故额题"校官之碑"。有人考"校官"为"掌管学校之官",亦有称是"官办学校""官校"的倒称,总之,各有所据。  相似文献   

9.
吴若明 《收藏》2007,(4):42-44
元青花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以大维德基金会的至十一年(1351年)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为依据,从土耳其,伊朗所收藏的青花瓷器中发现了数十件元青花并撰文公之于世,从而引起陶瓷界对元青花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橘子洲又称橘洲、橘子洲头,因盛产橘而名。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区,为湘江的江心沙洲,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50-200米,约70万平方米,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形成。远看似一艘巨舰,被誉为“中国 第一洲”。西望岳麓,东临城邑,形成“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1961年建水陆洲公园,2001年更名为橘子洲景区。占地14.15万平方米,植橘树2300多株。园中有毛泽东诗词碑、颂橘亭、枕江亭、揽岳亭等景点。汉白玉诗词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橘子洲头”大字,南面镌刻着他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诗词。站在碑前的橘颂亭内,可远眺江天一色美景。洲中部两侧建有天然游泳场等。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在1946年8月29日发行《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3角和1元(图1)。根据“香港邮政集邮目录》(2004年版),这套邮票的谢斗是钟思(W.E.Jones)。笔编的《香港邮票》一书中提到“这套邮票是一位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先生(William E.Jones)于沦陷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时设计的,邮票中的中也是他亲自书写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原地封大盘点》(参见050517)一中,错把汉中河东店当作2004-28-4主图所现石刻的“现藏地”,其实河东店就在《石门颂》“原刻地”石门以南约五华里。石门是古栈道上的必经之地,其内外原有古代摩崖石刻百余通,“革”中因修水库而被淹没,为此曾精选有代表性的汉魏年代石刻十三件整体搬迁到汉中博物馆。所以,石门颂图票的原地应为河东店。  相似文献   

13.
吴人 《收藏界》2012,(2):124-126
最近,笔者先后在《中国文物报》(2011年12月14日3版)、《收藏界》(2011年第12期)读到同一作者(李姓)的《两枚诗文竹臂搁一对金石忘年交》(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也看了"李文"附刊的图片(图1)。笔者认为对"李文"有必要撰文提出质疑,在撰稿中竟然又有了相关"发现",故在此一并撰述,以供广大收藏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介绍过某藏家的一批藏品,这些藏品曾被藏界誉为“惊世藏品”,但笔者却认为这些藏品的真伪值得怀疑。一、元·赵子昂书《春夜宴桃李园序》这件赵子昂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书写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图1)的,全文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  相似文献   

15.
张英  李加联 《收藏》2013,(2):172-172
2012年12月16日.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广东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和广东作家书画院联合主办的《唐叶有道碑》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数十名业内专家、学者就徐春平先生的论著《唐叶有道碑》(花城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的研究方法、学术价值。以及《唐叶有道碑》行书拓本与楷书拓本的辨伪等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6.
韦力 《收藏》2013,(7):116-118
此《道德经》二卷(图1)2006年秋现身于嘉德拍场,底价8000元,拍品说明称其为"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是书无牌记,"明崇祯五年刻本"之依据或为前序中有"皇明崇祯壬申鹿城顾锡畴题于三乐堂"之句。以序中年款为判断古书年代之依据,颇令人疑,因为后世翻刻者亦往往连旧序一并翻刻,故此年款仅能说明此版本最早年限为崇祯壬申。是书每页9行,每行19字,白口,四周单边。检索《中国善本书总目》所载《道德经》,无此行格本;三乐堂亦鲜有所闻,或为顾锡畴之堂号。其序尚言:"新安友人汪  相似文献   

17.
廖文伟 《收藏》2007,(4):84-85
东海逸民先生发表在《收藏》2006年第5期(《对〈多娇江山入画来〉一文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读过之后却让人产生许多疑惑。在享誉海内外的《收藏》上撰文作学术,应该是件严肃的事情。逸民先生的《质疑》似乎过于随意,不少所质之疑被“质”之后,反倒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先生是刻意对读者来个抛砖引玉呢,还是在考验笔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考证能力?尽管如此,除了谢谢逸民先生为笔者求真伪之举作出响应之外,依旧担心先生这种善意的质疑会造成以讹传讹的混乱,于是不得不作一回答。  相似文献   

18.
弥清华 《收藏》2023,(2):105-109
<正>一、《史晨碑》简介在中国书法史中极具代表性的隶书作品《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碑体两面刻字,前半部分碑文记录了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半部分全称《汉鲁相史晨飨孔庙碑》,记录了在孔庙内祀孔的场景。文后有武周正书题记四行。此碑记载了当时尊孔运动的进展情况,字体端庄严谨,是东汉后期学汉隶更加规范、完备的代表,被当时学汉隶者广泛取法,称之为“史晨前后碑”。  相似文献   

19.
宗凝 《收藏》2001,(12):60-60
约20年前,安徽休宁县渭桥谢家老屋被拆卖。在阁楼里发现了一批清康熙年间的会票,共有23张。由于人们不知会票为何物,险被丢弃。所幸本人正在读李华先生为《北京工商碑刻资料集》写的序言,故而识得此物,即珍视收藏。1984年,经刘宣先生推荐,得到李华、史树青两先生鉴定确认,本人曾在《文献》季刊上撰文介绍了这批会票。  相似文献   

20.
于学岭 《新体育》2011,(2):17-17
2010年10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的第16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陕西高陵书法家陈院的书法手卷《体育颂》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收藏家的目光,并获得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