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隧道近接施工极易造成的隧道塌方问题,以达成线新建铁路与既有线为依托,阐述了三线交叉D梁施工的过渡方法,即在保证既有线铁路和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对既有线下新建铁路右线路基进行D梁过渡爆破拆除.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施工时间紧、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受限的难点,为类似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施工机械用柴油机的有害气体排放,设计了一种用不锈钢网带加尿素水混合液作为过滤介质的柴油机排放后处理装置,并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此种过滤介质对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过滤特性和机理.这对施工企业降低内燃机械在隧道施工中的有害排放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隧道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实现机械化施工的重要设备,本文通过与传统人工立模、简易模板及支架进行了对比总结出自行式液压隧道衬砌台车的优点,并对自行式液压隧道衬砌台车的构造、特点及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盾构机设计制造的专用性及结构的特殊性,在盾构机再次使用前,需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隧道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欲投入的盾构机的某些部件或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或对某些系统设备(部件)进行更新再制造以满足工程的需要,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巴准铁路敖包沟隧道出口段在黄土地层中浅埋连续下穿敖家沟西梁煤矿三栋建筑物,洞项覆土厚度约10~20m,隧道洞身为砂质黄土与软弱砂岩夹泥岩构成的复合地层。为了保障建筑物安全,掌握敖包沟隧道浅埋下穿段施工引起的建筑物基础变形,评价其影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结合隧道与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给出其允许变形限值;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基础沉降随时间变化以及沿横向、纵向沉降的规律,证明其变形控制在限制范围内,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复合防水板因其整体性好,可操作性强,抗拉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明挖隧道防水.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明挖隧道复合防水板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施工控制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实践表明,有必要对当前隧道施工及测量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尽可能使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确保隧道测量误差最小化、质量和精度最优化。本文在这一前提下,对隧道工程测量技术和误差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隧道测量误差控制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徐家梁子隧道初期支护施工过后,由于地质原因,多次发生变形、侵限等灾害,施工方经过帷幕注浆之后,隧道变形基本上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本文就帷幕注浆在徐家梁子隧道中的应用,举例作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牡绥铁路隧道工程采用中心深埋水沟、双侧保温水沟、环向透水盲管等排水措施,形成一整套排水系统。牡绥铁路共有隧道17座,全长51.1km,目前已施工10.6km,马玉兰隧道、绥芬河1号隧道已经贯通,排水良好,且二衬无一处漏水。中心深埋水沟在东北严寒地区、地下水丰富地区是一种较好的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减少盾构隧道管片的错台与渗漏,提高隧道的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及地铁建设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盾构始发试掘进、正常掘进、到达接收都存在管片错台与渗漏问题,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管片错台渗漏主要原因的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规避措施,并应用于实际施工,提高了管片的拼装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管片错台破裂、渗漏带来的管片修复、注浆堵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较常采用的爆破加挂网、立拱架、喷射混凝土技术,提出槽喷混凝土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这种技术是先沿着开挖工作断面周边开挖出一个具有一定厚度与深度的超前单元槽孔,在槽孔内安放钢筋笼或预制的型钢钢架,然后喷射混凝土,逐步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拱圈的施工方法,具有人为可控性好、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对围岩扰动小等优点,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Hoek-Brown准则为基础,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不同跨度小净距隧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中夹岩的扰动,并采取充分合理的加固措施保证小净距隧道的稳定和支护结构安全;Ⅴ级围岩条件下隧道的净距不能过小,净距在0.2B时的中夹岩受力情况要比0.5B时危险得多,相应的围岩加固也变得艰难,所以对净距的取值一般不能小于0.5B;采用侧壁导坑法开挖隧道,在开挖下侧土体时对中夹岩柱的扰动比较大,施工中应对该阶段加强观测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3.
CRD法是浅埋暗挖的一种施工方法,在目前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法是将开挖断面划分为若干部分而后进行逐步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其能有效地预防开挖位移及坍塌等事故,比较适合软弱地层的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的开挖,尤其适合我国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并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鉴于贵州喀期特地质特点,尤其是溶洞位于隧道顶面且土石不断掉落的情况,采用泵送混凝土回填拱顶溶洞的方案,既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又不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度,无疑为山区公路隧道施工积累了又一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应用中的TBM和液压系统,以隧道挖掘施工中所采用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背景,阐述了TBM在应用中的一些情况,如TBM的配套系统、运输与组装等,并着重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检测保养和组装调试等方面做了相关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铁盾构施工穿越软弱、富水地层及高层建筑物时,管片壁后同步注浆加固质量直接影响管片的拼装效果及地层沉降。为提高壁后同步注浆加固质量,本研究基于美旗站—水口站区间盾构隧道的施工项目,分析影响同步注浆加固质量的因素,从同步注浆材料选择、主要技术参数设定、施工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管片的拼装质量,减小地层沉降,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管道顶管穿越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论述了在顶管过程中如何作好套管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对施工中套管的测量控制和缺陷处理方法进行叙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综合运用精密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及高分辨图像处理等技术的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其分辨率可达纳米级别,能将所观察到的原子或分子形成三维图像,实时反应微观物质的真实形貌与结构。  相似文献   

19.
强夯是处理软弱地基时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的性能.以烟台养马岛某项目工程为例,从强夯施工准备、工艺流程、施工要点、质量和安全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强夯处理地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的分析,从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裂缝隐患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自身施工实践,提出了四条具体的技术性处理措施和一项弥补性处理措施,值得我们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