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一生从事档案工作,即使在退休后,仍然心系档案事业,至今已67年。档案是我的生命,档案馆就像我的孩子。50年来,我看着它诞生,看着它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注入了全部心血。早在上世纪40年代于军区机要学校毕业,我就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人委从事机要员的工作,从此开始了档案工作生涯。1954年8月1日,松江省建制撤销,合并于黑龙江省,新的黑龙江省政府成立。与此同时,省人委办公厅在机要室的基础上成立档案科,编制4人。1956年4月,省人委办公厅档案科扩大为档案管理处,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奥运圣火刚刚熄灭,我接到了参加北京奥运档案整理突击队的任务.带着为奥运做贡献的渴望和激情,我加入到突击队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3.
沙晓红 《兰台世界》2006,(4X):44-44
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到现在,建立公共档案馆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是经历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三个发展阶段后,档案事业形成体系阶段的产物。综合档案馆是一个量的概念,而公共档案馆在量的基础上,更注重质的内涵,它从整体素质上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是我国档案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我在档案战线上工作了30年,从一个科员、到科长、到局长,几乎经历了市档案局所有工作岗位,见证了酒泉档案事业发展的风风雨雨,同时也见证了酒  相似文献   

5.
二十四年前的我,正好二十四岁。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激情,充满幻想,充满梦想的年轮。就在那一年,怀揣着对神秘档案的一份敬畏,一份好奇,我转行从学校走进了档案馆,从讲台来到兰台。  相似文献   

6.
经历·感悟     
在我还不知道档案是一门学问的时候,“分配”与“服从分配”的不可抗力让我与档案结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档案馆,从此档案成为我这一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经意间已在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熊向晖与作者交谈  相似文献   

7.
杨靖  周荣 《云南档案》2003,(2):26-28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馆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电子档案馆的各种实验模型也频频问世,这些新生事物对传统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的社会作用、影响、地位、角色乃至对档案工作者的心理习惯和职业意识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档案工作陷入了种种尴尬。尴尬之一:档案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力量薄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档案馆事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档案馆实践空前活跃。然而,档案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却日趋沉默,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信息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对具有指导意义的档案馆学基…  相似文献   

8.
正我与档案的有个约定,是因为档案事业是神圣而艰巨的。我认为,当前从事档案工作可谓正适其时,在档案工作的春天里,档案工作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新时期。我庆幸赶上了节点,圆了我的档案梦。一、遇上档案是我之缘自生命孕育伊始至第一声啼哭,以及此后的人生历程,无不记录在案。可见档案事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真可谓人生处处皆档案。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到了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心里一盘算已快10个月了,说来也巧,我是在南方遭受罕见冰冻灾害的特殊时期被组织派到档案局任局长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短短10个月,我却经过"春夏秋冬"四季,顶住严冬,感受了春花烂漫,渡过了酷暑,迎来了秋的厚重.10个月,我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转折,融入了档案新天地,实现了亲近档案、深入档案、感悟档案的新跨越,经历了档案人生的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馆的建设。今年是浙江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因为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参与省档案馆建设的一段经历,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同志约我为《浙江档案》杂志写一篇有关建馆前期的回忆章,我欣然答应下来。那天我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室,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1.
1981年我转业到原郧阳地区档案局工作,从那时起我就认识了您——《中国档案》。初到档案部门,那时的档案书籍就那么几本,当时的档案杂志为数也很少。老局长就让我认真学习《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等书籍,他总是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当时的《档案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和《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说到资料收集,这里有太多的感慨。记得2001年12月我在香港中大学中国化研究所做短期学术访问,曾专门到上环普仁街东华医院博物院查阅资料。不巧,正逢档案管理人外出,由于我很快要返回内地.只得将想看的档案篇目列出来,请另一位管理人员转告档案管理人,帮忙将这些件复印后寄到我供职的  相似文献   

13.
永长  国婵 《贵州档案》2000,(3):33-34
1999年,思南县档案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档案干部的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省档案局委托铜仁地区档案工作达标升级考评组评审验收,思南县档案馆达到贵州省二级档案馆标准,晋升为贵州省二级档案馆。这一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你———我———他。你———思南县人民政府县长李祖权。为实现思南县档案馆达标升级,你将档案工作列入了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抓好档案工作,确保县档案馆达标”。你亲自担任县档案馆达标升级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步入牛年,我非常喜悦、爱不释手地捧着新版《中国档案》第一、二期杂志。她使我眼前一亮,哇!新版《中国档案》杂志,全刊精美彩色铜版纸胶印,心生感慨。我已在档案部门工作30多年,忆往昔,我从事档案工作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即在《中国档案》杂志上,题目为“档案馆缩微前的编目工作”(1984年第5期59页,当时刊名为《档案工作》)。从此以后,我和《中国档案》杂志的缘分就一直不断,经历了杂志的几届总编。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19日上午,在延庆县档案局的安排下,我们各单位的档案人员一起观看了大型话剧<生命档案>.这部话剧主要反映了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全国档案战线时代楷模刘义权的先进事迹.刘义权同志是一个一心投入到档案工作中的纯粹而正直的人,他的精神和人格深深感动了我们.观看结束后,我看到大家的表情是严肃的,气氛是凝重的,没有人能轻松地聊天嬉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21日上午9时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中路128号的广东省档案馆一层,宽阔的阅览大厅里窗明几净.十分安静。因为时间尚早,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并不是很多。但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早早地到位。暨南大学华侨史研究者闫亚平正在阅览一卷厚厚的档案,记者不忍心打断了他的阅读.向他询问到省档案馆利用档案的感受。他说:“这里的馆藏相当部分能满足我的研究需要。服务态度也是挺好的,在不能满足查阅要求的时候也能够解释得很清楚,并为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继2009年8月成功举办"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览"后,今年,云南省档案馆又举办了"飞虎·驼峰纪事档案图片展览"。两次参与筹办展览的经历使我感慨万千。当一份份档案再现中华民族的坚强、勇敢与团结,当一张张照片揭示着中美飞虎的英雄足迹,当一组组数据彰显着云南人民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艰苦奋斗的壮举,我被震撼了、感动了……  相似文献   

18.
周湘 《档案时空》2016,(12):8-8
今天,我很荣幸地受邀参加这次报告会,和在座的同志们一起,共同感受了新时期档案人的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五位同志饱含深情的讲述,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中都会油然产生一种敬意。这是因为五位同志的报告真实、平实、扎实,感人至深。无论是困难再大,也要把档案馆建好,用心将“冷部门”焐热的蒋盛文,还是钻研业务21年,将生命融入档案工作的杨君辉;无论是子承父业守档案,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王九华,还是23年像钉子一样扎根档案库房,在十余平米天地书写美丽人生的田元;还有我们充满青春激情的80后年轻档案人史寒君,都让我们领会到了档案人的不容易、不简单、不一般。  相似文献   

19.
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然而在实际提供档案利用的工作中却存在着制约因素,不利于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也影响到广大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一、档案利用服务中的问题(一)民生档案馆藏和服务利用效率整体有待提高由于跟大众切身利益相关,民生档案利用率在窗口服务中是最高的,但是民生档案资源内容却非常分散。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档案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已近6年。6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由最初的门外汉到真正的行家里手,对档案工作也有了新认识。在没接触档案的时候,我知道的只是一些皮毛,看着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