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征和独特价值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武士道对日本体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运动项目规则的价值引领,体育价值观的渗透与提升,儿童身体教育的品质锻炼,体育动漫的精神辐射和军国民体育的偏离异化等方面。建议:辩证看待日本武士道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武士道的现代体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武士道在日本绵延了一千多年,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人的道德准则,对其民族性的影响甚深,促进了日本民族的崛起。中国传统武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历史,如何弘扬传统武德是武术界老生常谈、却又依然没有解决的老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优秀层面以及中国武德的研究现状,试图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  相似文献   

3.
武士之道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武士道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涉及到武士道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包括武士的社会地位、教育、生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一种职业军人组织的武士道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远远超越了团体和阶级利益的狭隘性,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弥漫于整个日本封建社会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日本民族心理的准宗教形式.武士道既有超越世俗的崇高追求,也有好战、残忍、孤傲等不可忽视的弊端.它是日本封建制度的产物,并于封建制度共存亡  相似文献   

4.
日本武道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武术历来受重视,原因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的根底就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术和武士道两者都是长期武家社会的产物,武术是形而下的人体的运动;武士道是形而上的思想准则,两者结合支撑了日本武士社会.并且在日本国民的心理中,“尚武“成为根深蒂固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伪满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论证了伪满体育的核心思想是“灭私奉公”。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严控学校体育,灌输忠君奉国”、“倡导体位向上,养成全民皆兵”和“推崇竞技活动,培养武士精神”。而形成伪满体育“灭私奉公”核心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三个,即“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日本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进行客观的评价阐述,解读梁启超先生倡导中国之武士道的背景、梁启超先生心中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它的教育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远东文化圈。然而中国文化是一种本体文化;日本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中国文化曾经产生出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独具特色的中国体育文化;也曾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政治伦理性、大陆文化特征以及儒道教的宇宙观影响了中国的体育文化的轻竞技、重养生、泛政治、伦理等特性。日本文化的义理耻感、武士道精神以及岛国文化特征影响了日本的体育文化,形成其避免直接竞技与对抗搏击性、猛烈的集团意识与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吸收精神等既对立又统一的文化特征,进而使日本体育文化亦具备一种外来体育文化大杂烩的“边缘性”。中日体育文化的交流渊远流长,在近代以前是中国文化流向日本,近代以后,则是西方文化经过日本转而流向中国。  相似文献   

8.
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启超于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之武士道>,倡导尚武精神,提出恢复中国的武士道.分析认为,尚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刚健有为的精神.古代的"侠"正是缺少这种精神而为梁启超所不齿.中国古代"重文绌武"影响了国防建设和人的身体锻炼,但武术却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诚 《健与美》2023,(4):50-55
<正>武道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空手道、柔道、剑道……在37.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上随处可见。日本民族对于武道的痴狂,既诞生出武士道这样的畸形文化,也让传统的武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甚至登上奥运会的舞台。有人总结日本民族的性格为“菊花与刀”,充满了矛盾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六、“活猴子”绝技扬威 “武士道”五体投地 板垣来到中国,通过日驻华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先给孙禄堂修书一封,约期比武。信中写道: 孙禄堂阁下 敬启者,阁下为中国武坛一大名家,尤精内功。我在日本早闻阁下大  相似文献   

11.
准第一人     
王锐 《围棋天地》2011,(20):6-8
决赛时邀请中国围棋媒体采访,已经渐渐成为日本阿含·桐山杯快棋公开赛的一项惯例.每年10月前后,一行五六人左右的中国记者团都会如约前往日本.阿含·桐山杯对宣传之重视,接待之热情,赛事安排之周密.都是令人赞叹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80年代初,为了弘扬武道,宣传日本文化,创办了日本国际武道大学,获得良好效果;我国的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乃人类之瑰宝,也亟需设立专门的培养高级武术人才的学府,这里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本篇     
《围棋天地》2010,(20):15-16
亚运围棋新动态 10月4日.全日本围棋联合会宣布.已经正式选定参加广州亚运会的围棋选手的爱称.为“智慧之和日本”。  相似文献   

14.
慕侠 《精武》2004,(6):46-48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少林功夫更是名扬四海。少林功夫在国外也极负盛名,不少国家和地区流传着中国少林拳法。特别是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流派甚多。元代,少林功夫即传到日本,日僧邵元曾在少林寺为僧并代理过主持,回国后将少林武术广为传播,被日本人民称之为“国魂”。如今在日本,受中国少林武术影响最大的武术团体应首推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员有120万之众,拳士12万之多。要说起日本少林寺拳法,就离不开它的创始人——宗道臣先生。  相似文献   

15.
本次奥运会预选赛上,除了迟迟未决的中国男双人选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外,还有另一道奇特的风景同样吸引着人们的视线,那就是聚集在日本小选手福原爱球台周围手持摄像机、照相机和话筒的众多记者。为了报道福原爱参加这次比赛的情况,蜂拥而来的日本记者竟有60余人之多,不大的记者新闻中心,不时被这一群日本记者全面占领,做福原爱的采访会之用。  相似文献   

16.
言真 《精武》2007,(5):15-15
中央国术馆创办之初,张之江馆长为探索柔道技艺,于1930年决定赴日本考察。他到达东京时,日本新闻界报导了张之江访问日本的消息,登门拜访张之江者络绎不绝,其中有慕名而来的友好人士,也有要求较艺的日本武士,张之江对这些人,一律热情接待,但较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手谈会唐津     
蒋永庆 《围棋天地》2013,(19):116-116
受日本唐津市长板井俊之先生邀请.中国扬州围棋代表团一行九人于2013年8月29日至31日赴日本唐津市.参加了第15届中、日,韩三国友好城市围棋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8.
李劼 《围棋天地》2014,(22):81-83
1582年6月的日本,一代名将丰臣秀吉面对刚刚成功完成本能寺之变的明智光秀,双方遭遇于山崎“天王山”,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场胜负的关键便是在于谁能掌握制高点天王山,而丰臣秀吉早已成竹在胸,始终牢牢控制住天王山。最终大获全胜,成就一代霸业。后来日本棋界引用了这个典故,用来形容番棋中的关键一盘,也用“天王山”表示盘中最重要的选择点。  相似文献   

19.
冠军的心     
陈潇楠 《围棋天地》2020,(3):130-143
张栩作为日本棋坛上一代的王者,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战绩。但是最近10年,日本棋坛被井山裕太所统治,张栩也只能避其锋芒。但是他的冠军之心从未泯磨,2018年的名人战与井山血战七局,在1比3落后的绝境下顽强反击,最终4比3逆转,夺回阔别已久的名人宝座,向世人宣告了王者再度归来。  相似文献   

20.
刘浩 《钓鱼》2011,(14):52-53
阿波,是日本德岛县的旧称。德岛,位于四国东部,东北部隔鸣门海峡与兵库县的淡路岛相望。东部有纪伊水道,南临太平洋,连接四国与近畿,故而自古以来便是要冲之地。由于气候适宜,德岛成为日本知名的水产养殖基地。而良好的自然条件、出色的水情鱼,睛、适宜的习俗环境,也孕育了一批技术精良的钓坛精英,其中就包括有“阿波鬼才”之称的松田稔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