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自由与平等,反对专制和暴政,创立了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以国民总意说为核心的人民主权论,深刻地影响了《新民丛报》学人。他们将卢梭的学说介绍到中国,并且认为卢梭的学说可矫正中国社会的专制。然而,卢梭的学说也为革命派提供了思想武器。他们认为卢梭的学说为美国和法国建立共和提供了依据,因此主张在中国实施卢梭的学说,从而通过革命建立共和。当《新民丛报》学人与革命派展开辩论时,逐渐认为卢梭的学说虽好,但是与中国当时的情势不符,不适合于中国。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社会契约论都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并且源远流长.在西方,社会契约论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写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纲领提供了底本,给西方政治理论以深刻影响.在中国,有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哲学家不乏其人,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宋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常被称为中国的"社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社会契约论都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并且源远流长。在西方,社会契约论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写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纲领提供了底本,给西方政治理论以深刻影响。在中国,有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哲学家不乏其人,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著作《阴夷待访录》,常被称为中国的“社会契约论”和十七世纪的中国人权宣言,对启蒙知识分子的影响深远。所以,将这两位思想家进行比  相似文献   

4.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之父,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出的关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但卢梭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而是在这方面继承、发展并有所创见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选取在卢梭之前系统提出社会契约论的霍布斯、洛克二人与之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探求三人这一学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处在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曾经将其作为福音书。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张琼 《华章》2013,(13)
《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的伟大思想家卢梭所著的关于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问题的政治思想书籍.它为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以及君主国家废除绝对君主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契约论》以"社会"为取向,否定人的"自然状态";《爱弥儿》以"个人"为取向,强调"自然教育"。然而根据卢梭本人的教育意图,二者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面上是对"自然状态"的否定,其实是对"自然状态"的模仿: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并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着重阐述了对一般公民的教育(大众教育)。《爱弥儿》并非《社会契约论》的对立面,它阐述的是对公民社会的立法家的教育(精英教育)。正因为立法家对于社会的作用高于一般公民,所以《爱弥儿》的重要性高于《社会契约论》。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为知名的作品,通常而言,人们认为它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具有一定关联。卢梭对他这部晚年作品的疏离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极高的热情写完了本书,却以极大的冷漠对待成书,他甚至直言:“那些自认为完全了解《社会契约论》的人都比我聪明。”是的,这本书的风格以及主旨与《爱弥儿》《新爱洛漪丝》这两部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有极大差别。《社会契约论》是卢梭一生敏感思绪的总结,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写作),内容上有其粗糙纰漏之处,也有逻辑不严谨之处。  相似文献   

9.
卢梭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伟大思想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在革命时期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所接受,建立起卢梭设想的理想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卢俊的人民主权思想得以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卢梭人民主权论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虽有为“人民”争取权利的反封建专制主义的进步性,但这种民主对广大被剥削、受压迫的人民来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民主、一种空洞的许诺,所谓全体人民享有主权也只是一种幻想。  相似文献   

10.
让·雅克·卢梭被世人所熟知大概是因为他的《社会契约论》,以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之领军人物这样显赫的头衔,但卢梭的生平事迹却远没有他的名声来得那么响亮,毕竟流芳百世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本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卢梭的一生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晚年甚至可以用凄惨形容。卢梭刚出生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哲学史上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从他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中却暴露出了他一个完全的极权主义者的潜在意识.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评析,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卢梭内心所潜在的极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理想社会两个角度的描写:社会契约的签订和政府的成立,论述了卢梭笔下的理想社会实行的并不是直接民主制,而是民主贵族制。  相似文献   

13.
卢梭,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法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哲学家。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和《忏悔录》等名著的作者。  相似文献   

14.
<正>【推荐理由】《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该书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便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它所论述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被歌德称颂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旧  相似文献   

15.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66年的人生中,曾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历史巨著,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新爱洛伊思》《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和后来产生轰动的个人经历小说《忏悔录》等。在《忏悔录》一书的第一章中,他道出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在该书中,他坦言自己在少年时代曾染有撒谎、  相似文献   

16.
评《社会契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及法律统治论,作者通过对其评析,试图说明卢梭思想中所包含的不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7.
舆论的困境     
柯泽 《教师博览》2009,(9):40-42
所谓舆论,简单地说就是众议、公议,是社会公众对于某一社会事件、社会问题所公开发表的意见和评价。中国古代即有“舆论”之说,但那时所说的舆论意指“舆人之论”,即老百姓、下等人的议论。据陈力丹考证,现代意义的舆论一词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卢梭在该书中首次将拉丁文中的“公众”与“意见”两词合用,首创“舆论”一词。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主张订立社会契约的要义是维护秩序与安全,洛克主张构建社会契约的重心是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卢梭则坚决信奉人民主权原则。霍布斯与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虽存在极大差异,但二者却有着共同的政治哲学基础:消极自由观。与之相反,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奠基在积极自由观之上。  相似文献   

19.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生前著作颇丰,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本文只探讨他的政治理论,特别是他有关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理论。 卢梭的政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发表于1755年,是应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活动而作  相似文献   

20.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Du Contrat Social(今译《社会契约论》)一书有多个中文译本,它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马君武作为首位根据法语原版翻译整部Du Contrat Social的译者,其对卢梭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分析译文与原著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马君武对卢梭思想的解读以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