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与歌本为一体,诗词吟唱在我国由来已久。《墨子·公孟》曰:"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说明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吟唱的雏形可见一斑。《诗大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相似文献   

2.
包力 《文学教育(上)》2011,(10):131-131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境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歌特有的传统。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王维擅长诗、书、音乐,尤其以诗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经典诗文经过岁月的淘洗,成为中华民族语言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经典诗文通过一代代的吟诵得以流传下来. 一、"吟诵"和"诵读"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一方面,诗歌产生于人们生产劳动的呼号之中;另一方面,传统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富有音乐性.也就是说,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适合于吟诵.  相似文献   

4.
诗与音乐的联姻,是中国古代特别突出的文艺现象。从发生学观点看,艺术诞生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源性质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基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文艺王国中,音乐和诗歌仍然是关系最密切的两大家族。音乐的情绪性和中国古代诗人抒情素质的沟通,使古代诗人大多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促进和推动了诗与音乐结合的日臻关合直至完美。诗与音乐的联姻,主要指两方面:一是诗之入乐(以乐配诗和以诗配乐),二是以  相似文献   

5.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日本“吟剑诗舞振兴会”访华的交流演出为例,分析日本“诗舞“这一传统艺术流派中舞蹈身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从诗舞语言创造、诗舞意象创设、音乐和道具的运用三个方面,评述此次交流的意义和对我国汉诗文相关艺术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人类最初的诗、乐、舞是一体的,古代诗歌通常产生于某一个音乐母体;当诗歌的音乐母体发生变化时,诗歌本身也相应发生变化,《诗经》、《楚辞》和《汉乐府》迭起兴衰的根本原因就是其音乐系统的兴起、发展、变化乃至消亡。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是古代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新诗,无论诗的形式怎样发展变化,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既是自身节奏、韵律美之使然,也是与诗和音乐同源分不开的。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是在大学课堂上,根据诗歌自身的特点,把音乐应用其中,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钢琴的传统     
钢琴的传统在哪里?答案是:在西方.在中国。世界音乐发展史表明,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不管有多大的差异,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经历过诗、乐、舞一体化的过程.包括钢琴艺术.也是从诗、乐、舞的综合发展中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原始舞蹈粗犷、单纯、情感执着、群体意识等,正是原始民族舞蹈的普遍性特征。它充当着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原始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为原始舞蹈艺术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原始舞蹈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生活需要,并根据各种需要形成了如原始狩猎舞、图腾舞、生殖崇拜舞、原始战争舞、原始巫舞以及原始自娱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模拟性是这些舞蹈形式最大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智强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77-79,101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有关音乐的神话很多,在苏梅尔、巴比尔、埃及等古老地区发现的遗迹中有许多反映艺术繁荣、音乐昌盛的神话典故。不能说这些神话是无意义的无稽之谈。它至少可以说明古希腊人的音乐观是高尚而精深的,把音乐与大自然紧密地连在一起,把音乐与宗教,与人的意志——真善美连在了一起。古希腊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罗马教皇——格里戈利一世,以非凡的组织才能重整各地宗教礼仪和机构,使罗马成为中世纪教会的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圣咏(Gregorian Chant)成为中世纪音乐中一部经典性文献。格里戈利圣咏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宗教音乐的珍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诗话的国度,在常盛不衰的诗歌创作基础上,产生了源远流长的诗话著作。 中国的诗话著作,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内容深广,体制灵活。它以特有的民族风格,论述到古典诗歌批评理论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运用马克思的主义观点和方法,清理并继承这份遗产,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跨学科综合学习是当代教育的一个趋势。语文与音乐内在的关系源远流长:《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其实音乐的魅力并不在于欣赏,而更多时候表现在它能启迪、唤醒、感染人,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它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重要。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用它来引导学生写作文,更能有力地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让语文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进语文,走进作文,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和谐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集形式美与情理美、语言美与意境美、音乐美与色彩美之大威,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与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乐""舞"相融     
远古及周初,诗歌、舞蹈、音乐三者结合在一起,一般称乐,亦称乐舞.<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乐记·乐象篇>中也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可见,音乐与舞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一、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文学样式。《诗经》三百零五篇,篇篇都可合乐歌唱,所以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课本里缺少史诗和戏剧诗诗歌分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三类。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歌基本上是抒情诗,缺少史诗和戏剧诗。相对于抒情诗而言,史诗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体现着英雄主义精神,往往包容着一个民族的生命理想,而戏剧诗也因篇幅较长并且与音乐、舞  相似文献   

18.
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国度,四时在农业中尤为重要;古代中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田园诗则是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抒写了以四时书写田园组诗的艺术典范,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则有着深厚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国度,四时在农业中尤为重要;古代中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田园诗则是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抒写了以四时书写田园组诗的艺术典范,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则有着深厚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