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由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华文出版趋势学术研讨会)在我国台湾高雄澄清会馆举行。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管理研究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岸两岸华文出版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华文出版与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华文出版与软实力建设”,海峡两岸的编辑出版学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就华文出版软实力的发展现状、提升出版软实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数字化冲击、出版原创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8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版权贸易与出版新趋势主题研讨会。会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聂震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度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红 《出版参考》2007,(10S):I0002-I0003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2006~2007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本刊原编辑部主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鲍红负责撰写了《民营书业发展专题报告》,对2006~2007年民营书业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现本刊予以摘编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简讯     
2007按需出版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北大举行2007年12月18日,“2007按需出版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主持会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数字出版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田胜立,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乔东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任张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等8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各抒己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聂震宁认为,按需出版是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手段创新之一,它满足了市场的按需本质。他指出,在十…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逆袭     
正博雅出版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与外研社、百道网、《出版人》与《出版广角》联合主办的出版公益论坛,聚焦出版业转型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每月一次。第十期博雅论坛于2014年4月12日在外研社举办,主题聚焦"自媒体"。这次论坛请到的嘉宾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东发,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中国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3,(5):57-57
2015年8fl23日~25日,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河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所、台湾南华大学华文出版趋势研究中心、北京印厣J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暨跨媒体出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在北京印刷学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华文出版,文创融合”为主题,共收到海峡两岸十几所高校师生的参会论文100多篇,论文数量之多、参与院校之广创下历届论坛之最。  相似文献   

11.
左志新 《传媒》2019,(1):21-23
2018年12月28日,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为改革立传——《报章里的改革史》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外文局、中国记协、韬奋基金会,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中国作协作家文摘报社、传媒杂志社,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机构、媒体、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文摘报》总编辑刘昆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报章里的改革史》一书进行了学术研讨与座谈。  相似文献   

12.
何凯 《出版广角》2014,(6):38-41
正2014年2月15日,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联合主办"大学生阅读调查与趋势分析"学术沙龙。面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各方教授、出版人各抒己见,对以读书为主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是否要深阅读、慢阅读、读经典、读原著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期《出版广角》沙龙精选学术沙龙中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5日,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大学生阅读调查与阅读趋势分析"的学术研讨沙龙。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主持了会议。当今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比如大学生怎么阅读?出版社怎么出书?图书馆怎么购书?指导教师怎么引导大学生的阅读?会议由出版的本质展开,对这样一系列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刊从中选取了部分发言,望能在阅读方面引发更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与印刷》2005,(4):I0001-I0001
为推进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国出版,印刷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于11月2~4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杨琳 《现代出版》2005,(3):61-62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华出版已经成为世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把握世界出版格局、推动华出版再创佳绩,2005年9月3日“华出版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台湾南华大学世界禅学研究中心、台湾南华大学华出版趋势研究中心和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给予了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11-11
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5月30日,由方正集团主办的“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创新·共赢”。国内新闻出版行业近千人齐聚会场,共话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会上发布了方正集团数字出版战略,并推出了一个数字出版物发行平台——全新的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能够在线为读者带来几十万种正版电子书和上百种数字报纸,在给读者带来轻松阅读感受的同时,与出版单位实现利益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来自英国牛律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的Angus Phillips主任、Adrian Bullock副教授看,以及著名的英国版权代理人Toby Eddy 先生来到北大,与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的学者及业界精英共聚一堂,队“版权贸易及出版新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探人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13年4月13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百道网、《出版人》杂志社、《出版广角》杂志联合发起的博雅出版论坛第一期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层会议厅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肖东发教授、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臧永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等嘉宾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读书改造国民精神,增强国民素质,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和全民阅读关系十分密切,落实国民阅读、发展国民教育将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力量,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蔡元培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2002年5月25日,中国出版科研所、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台湾南华大学出版研究所、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等出版界学术科研人士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出版学术研究与出版产业发展座谈会",共同探讨了出版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问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党委书记余敏及副所长郝振省,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彭松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清华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负责人孙传耀,台湾南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禄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出版之门"网站高级经理谢力清等做了学术性发言.  相似文献   

20.
加快建立策划编辑成长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际出版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素质、高能力编辑人才的竞争,是出版智慧、出版谋略的竞争。当代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出版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和使用效率密切相关。策划编辑作为我国出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编辑群体,在出版实践活动中肩负着图书新品种的高品位、高质量的设计、建构和图书效益的增值等重太使命.履行着出版选题策划的宏观上开发、运筹.微观上图书生产的创新、督导等重要职能。策划编辑的出版实践证明,它不仅开拓了新的出版市场,扩大了出版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拓展了编辑的角色意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舞台上的“配角”而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舞台上的“主角”,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业向优质高效阶段转移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