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涵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论作为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从课程性质来看,语文教学论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符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文章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其次,分析语文教学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最后,探究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实现语文教学论课程与思政理论教学同向同行,构建"三全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要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自觉地把德育看作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从文本的内涵来说,人文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教学过程和教育手段上来说,人性化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从教学目标来看,语文课适宜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转化后进学生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教育就是要教人以术,育人以德,课程作为实现教育抱负的手段,也应该具有知识、方法和文化三种价值。然而,从教育现状来看,作为“文化场”的语文课程却面临着各种挑战:缺乏伦理性的教学观、轻思维生成的浅学习、淡化体验感的“假”实践,致使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和价值意义难以实现。为克服语文课程文化危机,回归语文课程文化,教师必须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一种合乎伦理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文化共生”的教学环境中,带给学生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获得“文化理解”,从而实现文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教育减负增效,须从教育文化价值观来看,应提倡快乐学习、提倡公民教育;从学科性质来看,对语文及其素养的过分演绎,将使得语文教学承载着不该承载的重任,以致被肢解和异化;教材、教学评价测试等方面综合起来,要以生为本,走走向生活化和趣味性之路。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24):39-40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实质性理解,还能够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知识的角度来对民族内涵具有全面的体会。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角度要从学生阶段进行渗透和渲染,逐渐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内涵的理解,并从价值观念的正确培养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来看,小学语文阶段经典诵读内容的教学还能够不断的为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提供复合型人才,并在保障我国人才发展基准的条件下,促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本文主要就当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要寓德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自觉地把德育看作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作为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口语、书面语、阅读及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从高职培养目标、高职生源实际语文水平及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来看,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语文教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迪作用."诗意语文"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诗意语文"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诗意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运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日益成为它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从语文学科来看,与传统语文教育相比,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而在这些专业素质之中,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功底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也决定着语文教师的成败。那么,一个  相似文献   

12.
语文植根于文化的深厚土壤,语文教育继承与发扬诗教传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以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丰富的诗学资源,从文化和审美的高度,去面对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标修订稿将"文化理解与传承"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对文化素养的强化和凸显。文化素养的核心内涵可从传统文化认同、多元文化视野、文化自觉行动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具体到语文教学中,需要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文化探究、文化经典研读、多元活动性课程开发等基本路径,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和教育美学专家朱学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根源性意义;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文化自觉意识;从学校层面看,经典阅读、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荣华 《高等理科教育》2012,(2):133-137,145
研究性教学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成果从理论方面来讲,尚未厘清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要素;从实践方面来看,缺乏从理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实施研究性教学。本文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其要素、总结高师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高师生物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素进行概括,以期为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以及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我们要突破语文教学简单化、文本化之藩篱,而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美学教育、文化教育,并以开放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感知美、热爱美、鉴赏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要求,所以在开放、互动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挖掘文本背后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生进行有价值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无形中赋予了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在教学中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自由讨论中理解生命的内涵;在写作教学中升华对生命的认知;以生命影响生命,让生命教育之路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文化心理的形成,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总目标重新进行了定义,基于此本文对在高校课堂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打造高校课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交际工具,也是认识人类文明的窗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所以,实施探究式教学培育创新兴趣,实施情感教学培育创新精神,实施阅读式教学培育创新意识,实施实践教学培育创新能力,使学生多一点智慧,多几分灵气,将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