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教师的竞争力在教师的风格塑造力。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内在修炼和外在环境的熏陶。本文着重从教育信仰、师爱的能力、自主创造能力、教学风格与学生需求匹配力等教师自身修养层面,阐述教师风格塑造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2.
党员形象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修炼"内在之魂"、改善"外在之形",做好党的整体形象工程;同时,高校大学生党员也应塑造、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形象是教师德、识、才、学、体等各种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化身,是青少年的榜样。教师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体现在教师外在的风度,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内在道德。 一、教师的内在美主要体现在追求真理和规范道德两方面的品格。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真理的殿堂,自己必须首先具备追求真理的品德。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而抛开个人得失,敢于为求真知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领导力是卓越教师应具备的、能达成教育愿景的综合性教育素养,其生成逻辑由内在、外在和系统逻辑构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追领型关系的形成"是内在逻辑;"愿景激励→动力催生→实践修炼→互动创生→文化彰显"的超循环联动是外在逻辑;通过"三维时空条件的保障""四重转化机理的实现""立体多元路径的运作"和"开放循环流程的互动"等系统逻辑的整合不断实现着教学领导力的持续生成,故伴随外在"机制"与内在"机理"的有机耦合,教学领导者在立体、多元修炼路径的系统实践来促成领导力效能的实现是生成逻辑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5.
教师人格形象在教师素质和教学影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本文强调了教师人格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探究了多重维度的教师人格形象,并再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教师塑造人格形象魅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内外特征的感知与评价。孔子是中国教育史职业型教师的代表,其教师形象历来受人关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修炼上,都为当代教师的自我修炼提供了榜样,值得老师们研究、学习和效仿。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是一种价值无法估量的资源。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管理主要表现在: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内在素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内在素质的提高,在趋向“关”的角度上的结合,教师才能不仅仅作为教师,也作为“人”,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要在提高内在素质和进行内在形象塑造的同时,提高外在素质和进行外在形象的塑造。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就是理性的感  相似文献   

9.
黄瑛 《现代教学》2012,(11):24-25
教育专家田慧生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这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定向;二是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三是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这是教师走向卓越和优异的催化剂。重新整合这三点,其实是从外在到内在的统一,即将所有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因素内化为自己成长的需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的角度,教师形象指的是源自其内在品质,并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教师的形象无外乎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类.好的内在形象通常是指教师高尚的品格、真挚的情感、美的知识能力;好的外在形象一般是指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等.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我们的无形资本和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化身,教师形象的内在美体现在其真理的品格、道德的品格。教师形象的外在美则体现在教师的仪表、举止、语言三个方面。教师必须从内在和外在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以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其能按照人生正确的轨道发展,对社会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形象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的感情等心理活动的姿态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统一。仪表端庄、风度高雅是塑造教师良好形象的基础;品行卓越,为人师表是重要保证;学识渊博,思想深遂是核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塑教师良好形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学生生存坐标的选择,是在"外塑"与"内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德育要在市场经济巨大魔力面前塑造一代新人,除靠真理外,更重要的是人格力量.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以自己的基本品质与人格力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深层次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的主要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的外在形象教师的仪表行为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服饰妆扮,无不打上教育的印迹,它代表了一个教师要以什么样的风范去影响、带动受教育者。教师所有的仪表行为都毫不夸张地参与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形象要具有和善性;仪表形象要具有自然性;行为形象要具有真切性。2.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在形象教师的内涵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内在形象。我们把教师形象中相对隐藏、外显性差的诸因素称为内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要塑造教师的内在形象,主…  相似文献   

15.
《教师》2012,(33):2
教师的20项修炼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把教师的修炼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修炼教师的形象,让我们从形象方面来修炼自己,书中把我们常说的师德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归于其中,如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等;第二篇是精炼教师的生活;第三篇是锤炼教师的专业。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则需要有一桶水。试想不断给学生倒水,教师就需要不断向桶里注水,这样我们才不会枯竭,才能让学生在尊重的眼光中欣赏教师的教学。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为自己注入"养分",静下心来学习,潜心修炼自己,追求教育教学上的"精与博",即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准方面力求精深;在人文精神和科研理念方面力求广博;在求索中凝练我们的教学智慧。一、地理教师需要的教育智慧1.教师职业有三个境界,即职业境界——经师,专业境界——能师,事业境界——人师。人师,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的影响和感化,也就是教师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12,(33):F0002-F0002
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把教师的修炼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修炼教师的形。象,让我们从形象方面来修炼自己,书中把我们常说的师德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归于其中。如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等;第二篇是精炼教师的生活;第三篇是锤炼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18.
形象是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化,外在表现形态的品位化。形象就是旗帜,形象就是标志。美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塑造美好的学校形象既是创办名牌学校的需要,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塑造美好的质量形象是学校形象建设的关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有质量就是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因此,黑河市第五小学从建校伊始,就把塑造学校美好形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打响了以形象促发展的第一仗。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自然属性、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等方面来塑造典型的教师形象。就自然属性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以中国当代年轻女教师为主。就外在形象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衣着正式、保守、简单、朴素;言行亲切和蔼、沉稳严厉、刚柔相济。就内在形象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知识渊博、智慧聪颖、关爱学生、谦虚礼貌、勤恳敬业、热爱祖国。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呈现,教科书中教师群体结构失衡是对现实的复演,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给人以职业刻板和性别刻板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是具有内在生命体认和外在服务价值的有机统一体。关注教师生命发展既是对教师职业生命的关怀,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要求。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生命发展遮蔽不仅会导致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迷失,也会造成教师创造性的丧失以及思维方式的确定化和程序化。只有关注教师生命发展的过程性、关系性和整体性,才—能促使教师在改变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身的教学生命不断得到滋养和提升,从而使教师的职业充满职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