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职教育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不是唯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而应是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所培养的应是具有和谐健康人格的人.高职语文审美教育是构建和谐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职语文所选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展示了情感美、生命美、人性美、自然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现美、创造美,形成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美学的建立是从语文学科教育固有特点引出的科学命题,是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需要.应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美、教育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以及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诸方面建构语文教育美学的主体结构,同时要研究语文教学主体——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语文教育审美创造的关键机制.总之,要对语文教育作全方位的审美透视,提高语文教育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 ,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 ,改变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翻开语文课本 ,我们会发现 :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等 ,无一不具备美学的内容。其实 ,美学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们常说语文难教 ,说明文更难教。我们应当反思在教学实践中 ,是否将语文视为美学载体 ,从审美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尤其对于学生认为枯燥的说明文 ,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充分挖掘课文的审美因素 ,把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有机统一起来 ,把深奥的…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完善人的自身素质、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为目的的情感教育。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层面。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就是要发展审美教育。具体说来,需要回归教材,还原文本,品读语言;创设审美情境,提供审美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美育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类进行自身建设的教育。就目前学校教育现实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落在语文教学上。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发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通过美感、审美等教育来对学生人格整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还是美学规律构建观,都强调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结晶,教育的美学境界也是近年来语文阅读的热点,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如春风、如清泉,用自然且难以抗拒的力量进入小学教育领域并备受关注。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建构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美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育的美学借鉴应该是精神上的吸收,它区别于工具层面和目标层面的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这种语文教育美学观强调以自由创造为内涵的审美精神应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这是对功利主义语文教育观美学超越的理性要求.本文从语文教育的学科个性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来讨论语文教育的美学借鉴,力图使审美精神观照下的语文教育呈现出自由创造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随着美学和审美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教学领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大呼开展美学分析和审美教育.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发现“美”,这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材的审美分析和把握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渗透美育.在《新课标》彰显美育的理念下,本文主要谈两方面问题:一、审美客体——语文课文的美学结构;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审美教育方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美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知"、"感"、"析"语文课审美教育的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育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有共性,在手段上有同一样性。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过程。美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学则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是最具创造性、最具个性化的劳动。它和人生社会、文学艺术、自然景观等审美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美,因此,它也最具有审美意义。一篇优秀的作文,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都应该是美的。美是生活的本质,同样,美也是作文教学的本质。从美学意义上讲,作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美的过程。国家教育部2002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高中阶段要大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审美…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育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有共性,在手段上有同一样性。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过程。美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学则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庄子美学与自由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重在促成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两种核心价值的均衡发展.笔者认为:既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又要通过艺术审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即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确立语文教育的科学价值,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人文性"上发挥美育的功能,塑造完美的人格,构筑美好的人生理想,提升人生境界,彰显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融合、均衡发展,应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杨道麟教授的《语文教育美学研究》是一部语文教育美学的创新力作。该书研究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构建了一个语文教育美学的全新体系,展开了一片宏大的理论视野,表现了一种批判的思想锋芒,演绎了一种热烈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7.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而语文学科又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材,或描绘雄伟壮丽、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或描摹美轮美奂、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或反映丰富多彩、发人深省的社会生活,或刻画生动感人、机智高尚的人物形象。因此,语文,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影响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我们要努力挖掘语文教材的美学因素,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他们的情操,拨动他们的心弦,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应该合乎美学规律.语文学科美育,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