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  相似文献   

2.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现代文阅读最高层面的考查。文学作品侧重于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散文的评价鉴赏主要是围绕景、情之间的相关联系生发的,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景 (物、事 )与情 (志、理 )的联系。一方面缘情 (志、理 )择景 (物、事 ),另一方面借景 (物、事 )抒情 (志、理 )。写景 (物、事 )是手段是依托,抒情 (志、理 )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 (志、理 )”往往体现在议论抒情文字当中,提取散文的精要须用足用活议论抒情文字。如宗璞的《报秋》 (199…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散文是一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体悟文章的情感。如何品味?  相似文献   

4.
《故都的秋》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以写景状物来抒情的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采用  相似文献   

5.
散文要写得“形散神凝”,就得学会“聚焦”。所谓“聚焦”,就是选择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作为’焦点”,用以凝聚散乱的题材。如果我们将所写的题材聚焦于一物,这个物就成了叙事或抒情的中心,所有的材料都向它辐凑过来,这种手法就叫“物脉”。我们学过的散文,如冰心的《一只木屐》、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  相似文献   

6.
《海上日出》、《鸬鹚》这两篇看图学文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优美散文。前篇写早晨看日出的景色,偏重于描写动态;后篇写傍晚小湖的平静景色,偏重于描写静态。两文都写得活泼有趣,写景抒情,纪实议论,浑然一体,引人喜爱。《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这是他在1927年1月从上海乘“昂热号”邮船  相似文献   

7.
[单元课文]《白杨礼赞》《听潮》《钓胜于鱼》。(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这三课都是散文,但写作目的不同。前两篇是抒发感情,抒情方式有异:《白》是托物抒情,《听》是借景抒情。《钓》则是说明事理,是篇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2.内容比较。《白》侧重写形,浓墨重彩刻画“白杨树”的形美,形神统一,表面写树,实则赞人。《听》侧重写“声”,尽力辅陈描绘海潮音,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钓》侧重写“事”,叙议结合,事例是议论的基础。3.线索比较。《白》以“白杨树不平凡”为线,写了它…  相似文献   

8.
散文是和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体。散文的基本类型包括写景抒情散文、记人叙事散文和哲理性散文。苏教版必修一、二中有三篇记人叙事散文,分别是杨绛写的《老王》,汪曾祺写的《金岳霖先生》,孙犁写的《亡人逸事》。这三篇文章,事中有情,寄情于事,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语言干净、平易、真挚,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善于运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9.
巴金巴金的散文在海外读者中是深受欢迎的。《华文》教材中赞扬他的散文是“爱憎分明、具体实在、朴素平淡、闲话家常、娓娓动听”。‘她的大部分散文创作,都是有根之歌,有心之曲,可谓‘清真意自深”’。新加坡《华文》教材分别选人巴金的《繁星》、《海上生明月》和《机器的诗》。这些散文小品,篇幅简短,很适于青少年学生朗读、背诵和仿作。《繁星》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到法国留学时的作品。作者在海天万里的航程中,仰望夜里的繁星,回忆起往事,抒发爱国怀乡之情思。《灯》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小品,寓意深远。通篇内…  相似文献   

10.
马莲 《现代语文》2013,(7):125-126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回忆性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也是《随想录》中的一篇最感人的文章之一。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文本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此文既给我们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人生体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写作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是早期散文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景美情浓的描写抒情,二是诗画交融的意境创设.朱自清先生用画家的眼睛,诗人的情怀来写景、叙事、抒情,独特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特有的韵味.  相似文献   

12.
巴金,原名李芾甘,一九○四年生于四川成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写于一九四二年,这时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作者正生活在抗战大后方的四川.这篇散文,以灯光为线索,托物言志,即景抒情.作者笔下,在茫茫的黑夜里,灯光虽然是微弱的,昏黄的,但能给人以明亮、温暖和为行人指路.这里抒发了作者寂寥、冷漠的情怀和追求光明的浓烈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腐朽黑暗的旧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散文是一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体悟文章的情感。如何品味?一、品味语言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文本的一种重要体裁,教学设计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成为考量审美散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林同兵的《猫》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审美散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即言语内容层面:“事”与“情”;言语形式层面:“文类”或“文体”;言语智慧层面:叙事抒情的篇性;言语生命层面:趣味、人格与创造。审美散文教学只有触及这些层面的内容,才能实现教学价值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和体悟文章中的情感。美酒佳茗,"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同样,"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什么是品味?读者自得文字之佳胜,就是品味。  相似文献   

16.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传世美文,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叙事主线,状旧居项脊轩之景,言喜写悲叹志。自问世以来,这篇散文就以其朴素悲凄之情打动着万千读者。  相似文献   

17.
孙云云 《现代语文》2013,(12):58-61
一、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文言散文。它通过记叙“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抒发情感。贯穿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物线,物线以轩为写作角度,情线有对亲人的深沉怀念,更有作者复兴家族的强烈责任感。文章表达的一大特点就是将项脊轩中人、事的变迁和作者的情感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抒发情感时,既有明写,也有暗写,在从明写到暗写的变化中,体现了作者内心难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18.
一、背大作家巴金早年在《谈谈我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他喜欢写散文而且写了十多本散文集,首先应该感谢以前的老师强迫他背《古文观止》。茅盾背《红楼梦》也成了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巴金和唐弢都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参加了鲁迅先生的丧仪和葬礼.事后,两人分别写了“鲁迅丧仪”的散文,巴金的一篇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以下简称巴文)唐弢的一篇是《鲁迅先生丧仪散记》(以下简称唐文).比较一下这两篇佳作的异同,对于提高散文鉴赏和习作水平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连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想象画面、品析语言并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生长,从而提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