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民族舞蹈,特别是蒙古族舞蹈,如何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适合新的观众和新的审美要求?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作为一个舞蹈工作者,我近来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对以往创作实践的总结,尤其是感到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羌族舞蹈与先秦祭礼古舞的诸多"不谋而合"恰恰反映了人类社会舞蹈艺术共同起源于先民对原始社会生活场景简单"模仿"且赋予主观"功利"作用之后有选择地"再现"。反复"再现"的舞蹈艺术又客观上有助于先民释放多余精力、人种选择与建构社会秩序。上述主客观的功利作用是舞蹈艺术得以存续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包括羌族舞蹈在内的传统舞蹈原始功利功能不可避免地衰落并最终让位于现代审美功能似乎又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离不开舞蹈美感。编导家们在别人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他们运用美的舞蹈形式表现和反映美的生活内容,其目的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以使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舞。而观众又必须经过对舞蹈的审美感知,才能体会、理解并通过想象再创造,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因此舞蹈美感也是进行舞蹈交流和舞蹈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的水平,加强对美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研究和了解,无论对舞蹈创作还是对舞蹈欣赏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杨华 《大理文化》2005,(3):51-53
土生土长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若要从旷野搬到灯光闪烁的舞台,都毫不例外地需要经历一番吸收与提炼的过程.我把这一过程,简略地称为"解构".这里说的"解"就是指对原生态舞蹈资源的理解与解读,"构"就是对原生态舞蹈资源的取舍、吸收、提炼与建构.我从事舞蹈专业24年的里程,就是不断解构原生态舞蹈资源的过程.为了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说明这个过程,我分三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四川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世代相传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本文透过对羌族女性舞蹈的体态、风格、身韵等方面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与形成要素出发,探究四川羌族女性舞蹈内在的、本质的审美特征。本文以期更好的挖掘羌族女性舞蹈的表现观念与艺术精神,对古老民族舞蹈的核心动律有更好的认识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于文献文本,以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佛教度亡仪式的"香花佛事"舞蹈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揭示了"香花佛事"舞蹈在梅州客家族群体中的心灵慰藉、凝聚族群、孝道濡化和智慧传承等功能,以期对于客家民俗舞蹈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将现实灾难按照其中的力量对抗区分为自然力和亲历者两个部分,重点对现实灾难不能作为审美对象的理论观点进行辩驳,认为如能剔除那种恶俗心态支配下的亵渎情绪,那种对现实灾难进行审美的不道德感也将不复存在。这样,我们将能够发现现实灾难中呈现的审美形态并确认灾难的亲历者的生命价值。随后分析了现实灾难中的悲剧和崇高的审美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灾难叙事的基本伦理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文化形态(史)论是一种主张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别,但是有发展形态或历史形态差异的文化发展观。根据其划分标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文化力模式、文化共同体模式、主体性模式。而马克思用"实践生成"主体性范式对传统"主体性"模式文化形态论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和改造,这种范式内在地包含了前二者,同时又克服了二者的单一性、片面性,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民族舞蹈产生于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类种群之中,是这一种群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怀、民族审美情趣的展现。民族舞蹈以其特有的舞蹈语汇表达着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舞蹈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承传民族精神,光大民族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迅猛而来,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现实环境中,民族舞蹈的发展正在面临着巨大地冲击,而且,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呈现出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这应该引起民族舞蹈艺术工作者的高度警觉。舞蹈的民族属性渐渐淡化明显地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泛指中国历代传承、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和今人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的传统舞蹈。它是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和宗教祭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本民族传统艺术的表现方法,结合大量文献与形象资料,经过舞人的融汇贯通创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民族风范、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在这里都得到体现,其形态变迁也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思维与哲学内容。中国的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上古时代的周朝,就创作演出了相当完整的舞蹈作品(大武),显示了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倾向。汉魏六朝,出现了具有相当水准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科技和大众文化的发展,物质化和世俗化的新型消费文化兴起,我们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走向了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本文以明代许仲琳编《封神演义》中塑造的哪吒故事为原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有代表性的哪吒动画与原型的对比和分析,考察不同审美诉求下哪吒改编与传播的关系,进而窥探泛审美语境下,中国动画对中国神话素材现代性开采的显性形态和隐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柬埔寨的芭蕾皇家舞蹈,又称"高棉古典舞蹈"、"礼舞"。柬埔寨在历史上深受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影响,因此,其古典舞蹈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舞蹈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受到历代皇族的崇尚。尤其是公元9-13世纪的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的角度看,宗教仪式的审美拯救功能在于"以意逆志"、神圣体验,在于能激起人心灵的提升与超越.本文以中国道教界为5·12地震举办的追荐超度大法会个案为例,从"与道相通的审美拯救"、"崇高的审美意象"、"神圣的复调叙事"三方面,分析宗教仪式与灾难修复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认为道教法会等宗教仪式一方面记录了大地震这一民族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灾难性"状态下呈现出来的苦难叙事、"人民性"、审美超越等诸多价值内涵.它以对精神深处奥秘的揭示,对超验物的象征作用,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向死而生的生命价值,提振人心,从而能与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在王国维的"意境"、"境界"说中,他特别强调"观"的重要意义。因此,理解王国维所说的词何以"观",也许正是我们弄清他"意境"、"境界"说审美内涵的解穴之处。它不仅显现了王国维对"人生之问题"的热切关注,反映出特定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绝望和寻求出路的悲壮,而且顺应时代的发展,确立了"情"与"景"在"意境"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促成了传统意境理论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5.
"正变"作为存活于现当代文论中的古代诗学范畴,其"崇正抑变"的价值准则和"复古循环"的文学发展观在现当代文论中得到了充分运用。梁启超先生及"新文化运动"与"新民歌运动"的论争双方都将"正变"作为重要理论资源;"正变"对分析当代文体的"新变"现象也具有重要启示:当代文学创作要求新求变,增强艺术表现力,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当代文学创作还应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要做到"变而不失正"。  相似文献   

16.
艺术承担着在世俗生活中的精神救赎功能。在当代艺术的先锋性与大众审美需求间进行调和,是当代艺术家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成都画家林跃的藏獒油画作品为分析个案,兼及孟涛、邱光平两位成都本土画家,对当代艺术近年来日渐增多的以动物为描绘主题的文化现象进行符号解读,解剖凸现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是艺术家"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从审美的维度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半决赛、决赛)于9月10日至9月15日在鄂尔多斯市举行。中国舞蹈"荷花奖"是中宣  相似文献   

18.
诗圣李白与钢琴之王李斯特,时间间隔11个世纪,空间相距8000公里,艺术门类不同、成就影响各异。不过二人美学主张、审美情趣及艺术风格存在特定关联度。本文拟从比较文化学的视域,对二人美学思想、审美取向、艺术风格进行比对分析,探寻东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的超时空密码,以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进行文明互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载体,通过当代传播而让受众得到文化内涵的启迪与艺术审美的熏陶.电影分级制是很多国家对电影传播的一种管理形式,有效地促进了电影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保护了青少年观影心理健康,促进了电影本身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当代传播文化语境下,电影分级制传播的背景、意义与期待,认为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电影分级传播有利于保护青少年观影需要,有利于不同观众的审美层次需要,有利于电影主体性创作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电影国际传播的竞争优势与电影产业化的发展.电影传播自身发展的规律,电影人群体的呼唤及电影需要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都渴望当代中国电影能早日实现分级传播.  相似文献   

20.
商代晚期有了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甲骨文记录了先民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历史。"美"在甲骨文里已经出现,"美"是远古"氐羌"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直接证据。在这些"巫祝"文化和"原始崇拜"的仪式化表演的程式、规则、活动中,最早的舞蹈、音乐、诗歌孕育、萌生了,原始儒家遵从的伦理规则——"礼"产生了,审美和艺术的观念诞生,并逐渐走向成熟。甲骨文里包含了儒家核心审美观念的"美、德、善、仁、礼、乐、中、和"等字。经历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发展,形成了以"礼乐"为载体,传达"美、善、德、仁、义、中、和"思想,以培养"中庸人格"为目标的完整审美意识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