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于突发事件,可以说时时处处都有发生的可能。而在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的众多研究中,有关研究人员将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四个阶段。这一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情日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截然不同的新特点,政府的执政理念、媒体的报道策略、新媒体的舆论新形态,都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报道的媒体策划、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琪 《新闻世界》2013,(2):37-38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成了新闻媒体理论及实践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媒体对危机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媒体危机事件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加强对于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对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作为地方党报,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抢占舆论制高点,是对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地方党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本文以《咸阳日报》对2013年盛夏的一次城市突发供水危机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此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若没能妥善处理,极易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6.28瓮安事件"中的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舆论传播的特征,并指出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呈现了新的特征,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萌芽期、爆发期和平缓期3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有效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在我国的发生,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力,尤其是2008和2009这两年,是对我国危机管理从制度到机制全方位的集中评估期.而今年6月5日发生的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下文简称"6·5"事件),则又是对政府舆论引导力的一次重大检验.因此,考察此事件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情况和反思其中的不足,发掘其在新形势下的新意义,对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今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危机四伏,频繁发生的危机使得危机传播日益重要。当危机发生时,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服务公众的作用,掌握舆论导向成为转危为机的关键。本文试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从危机爆发的不同阶段中媒体应对与当时的舆情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转危为机的范式,给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媒体、公众应对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冷梅 《军事记者》2011,(6):16-17
分配不公、官员腐败、假冒伪劣等现象,也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这些社会矛盾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集中释放,使事件的影响无限放大,甚至会将单纯的偶发事件演变为社会危机事件。因此,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可能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影响社会稳定以致造成局部危机的突发事件,需要运用传媒的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社会心理波动,换取最大的舆论认可,减缓乃至化解矛盾和危机,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社会对媒体的要求,也是媒体的职责所系。为此,媒体必须提高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要增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尹广富 《新闻世界》2010,(8):120-121
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最迫切需要的是从新闻媒体中迅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以便他们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面对突发事件,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公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为什么要进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如何引导,怎么才能完善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发挥网络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严  刘英  孙杨 《新闻传播》2006,(7):57-57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那么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突发事件中又该怎样引导舆论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玉玺 《传媒》2012,(1):69-70
在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地方政府官员如何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力,迅速处置网上舆论危机尤显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些网络事件处置的剖析,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化解网上舆论危机的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路 《新闻大学》2013,(2):55-59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一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突发事件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受众能够亲身感受到事件的存在及对个体的影响力,却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全貌和进展情况,此时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非常关键。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强生有毒门"事件作为案例,对"天涯虚拟社区"中的相关网络舆论进行长达六个月跟踪式研究,以探讨各网络舆论角色在品牌危机生命周期中的互动以及发挥的作用。本文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舆论主体归类为六种基本的网络舆论角色。其次应用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具体事例将强生品牌危机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痊愈期。再次深入分析、提炼每个阶段中网络舆论角色的互动模式,并探索外部因素和危机处理对危机演变的影响,提出品牌危机舆论传播处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与特征入手,分析了高校"群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和网络演变途径,系统探究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具体内容和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引导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孙正 《记者摇篮》2014,(10):13-14
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新闻媒体上,不断出现"突发事件"的字眼,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舆论引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问题不仅是政府处理危机公关的重要议题,也是新闻传播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当前的我国媒体进行了严峻的考验。那么突发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办?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媒体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环境、重要性、艰巨性、优势以及存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和解决期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具有信息传播便捷、全面、立体等特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微博具有不同的传播功能。在潜伏期,微博主要发挥危机教育与危机预警、防范风险的功能;在爆发期,微博通过及时传播信息满足公众了解事态的信息渴求;在延续期,微博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动态追踪,全面报道;在解决期,微博提供情感交流渠道和灾后重建的舆论监督平台。  相似文献   

19.
相对常态社会,突发事件的舆论更加多元复杂、难以预见,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也更为强烈。因此,如何对突发事件的舆论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已经成为学业界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溯源,在厘清突发事件及舆论引导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指出现存研究的不足和缺陷,进而在系统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加强系统构建,建立建成舆情监测机制、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舆论引导问责机制、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等,从而提高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以及对传统媒体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舆论环境。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形成的巨大舆论效应,不仅给各级党政部门带来了舆论引导的新机遇,同时也在考验着党政部门的执政能力。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和干部在应对媒体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当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