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花魂陈慧瑛①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②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  相似文献   

2.
祖父     
我称祖父者,其实是我的外祖父。关于他老人家,无论在称谓上还是在心灵深处,我从来都没有在祖父前面加上个“外”字。不仅因为我从小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外祖父对我来说,较之漳州老家的祖父要亲近得多,更因为无论从气质、秉性还是心灵、教养上,我都更接近母亲家族。若要寻根,我知道我的根在外祖父、外祖母这边。  相似文献   

3.
<正>弗迪南·皮耶希毕业后到外祖父波尔舍创办的保时捷公司工作,谁知外祖父竟让他做了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天,皮耶希埋头工作的时候,发现他的上司克鲁尔正在悠闲地品咖啡。皮耶希顿时来了火,他跑到外祖父的办公室抱怨:"这很不公平,我为什么不能像克鲁尔一样逍遥自在?"外祖父并没有呵斥他,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有只小猴看到它的同伴坐在树梢上晒太阳,就问:"我可以像你一样无忧无虑地晒太阳吗?"同伴说,当然可以。然后,小猴子趴在地上晒起了太阳。可是一会儿,几只鹿跑了过来,从小猴身上踏过……从外祖父的办公室出来后,皮耶希像是  相似文献   

4.
吕媛 《湖南教育》2022,(3):71-72
<正>我的曾外祖父袁毓煌先生,为造福一方百姓,克服重重困难,筹集资金,先后建立六所仁风小学,开启株洲民办学校之先河,蔚为株洲民办教育之先驱。笔者今借方寸之纸,录其故事一二,诉说曾外祖父舍家兴学的事迹。东渡日本,萌生教育救国志曾外祖父出生于株洲百井冲袁氏家族,族中家学渊源,有三位清朝进士。曾外祖父作为族中男子,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捉蚂蚱     
正童年是黎明的熹微、是夜空的小星、是垄畔的幼芽……记忆的长河又把我带回七彩的童年生活,那里飘荡着无数欢声笑语。回想起我的童年,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我缓缓地翻开了一页又一页的记忆……我从小就是一个活泼、爱闹的孩子,童年时和表哥一起在外祖父家的菜地里、稻田边的花丛  相似文献   

6.
牵挂     
曾以为,牵挂只属于大人,与我们小孩无关。可自以为没有什么牵挂的我,近来却时常想起远在异乡上大学的表哥。我是独苗,表哥大我五岁,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一同玩耍,一起学习。虽  相似文献   

7.
林云 《初中生辅导》2012,(32):10-11
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不错,书如同阳光,使我们沐浴在阳光中健康成长,而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读书遐想     
书是神圣的东西,我从小就爱读书. 每当我翻开书本的时候,我知道我将走进一种全新的生活.果然,我在书里,曾与鲁滨孙一样在海上漂流,与匹诺曹一样为他的长鼻子而哭泣,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点亮心灵.  相似文献   

9.
书香伴我行     
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啊,如果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如果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家庭中,我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小,我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于是,我迷上了读书。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我出生在金秋的缘故吧,我从小就热爱金秋的奔放;也许是我长在水边的缘故吧,我从小就爱水的恬静。昨日曾梦想洞庭一游,今日便梦想成真,乘坐着汽车,一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来到洞庭湖之口,岳阳楼之上。  相似文献   

11.
徐公 《下一代》2011,(8):32-32
三年前,母亲在整理爷爷(我的外祖父,我从小不叫外公叫爷爷)的遗物时,把爷爷1956年5月16日写的入党申请书捧给我看。她郑重地对我说:“这是你爷爷入党申请书的草稿,你一定要好好看看,好好学习,好好保存,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出身,并非某些资料所言"庶族寒门"。其家族三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做过地方太守(可能是祖荫)。如此,陶渊明属货真价实的贵族血统了。陶渊明九岁丧父,家道中落是事实,但幼年在外祖父家长大的经历,又让他学养修为都高于常人。他的外祖父孟嘉是当时名士,陶渊明从小耳濡目染,既学外祖父染酒,又得外祖父诗书之  相似文献   

13.
一篇课文,为了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如何把握和呈现核心问题呢?我就近期磨课中的《梅花魂》来谈谈阅读教学核心问题的动态把握。“一教”:开门见山呈现核心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怀乡思国的散文,乡愁与梅花的芬芳一并沁入读者的心魂。通过外祖父宝贝般珍藏的国画作品《墨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远离故土的老华侨的思乡之情。师:同学们,梅花之魂指的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这个意思?生1:“魂”指对祖国的思念。生2:“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还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点明了梅花魂的意思。师:没错。那么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读出了什么?生3:即将回国,“我”去问外祖父回不回去时,外祖父竟然像小孩子一样哭了。他哭的是他老了,没法回家了。生4:外祖父收藏了一幅墨梅图,视若珍宝,“我”在上面弄了一点手指印,妈妈就受到了外祖父的责骂。为什么?因为墨梅是祖国最好的花。生5:外祖父教我读诗,当读到跟思乡有关的诗句时,外祖父就会掉眼泪。  相似文献   

14.
从小就听说,人该去追求幸福。从小就知道,长大了要过幸福的生活。也曾看着一个个人向着幸福忙碌地奔跑,也曾听着一个个人得到幸福后的欢呼!当然也有许多无奈的感慨与叹息。于是,便想自己哪一天也在别人面前欢呼雀跃,享受幸福,永远地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15.
作者资料: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法国与巴尔扎克齐名的文学大师。本名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7岁丧母,从小受外祖父影响,很早便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年轻时曾加入拿破仑军队,  相似文献   

16.
我很幸运。我出生在书香门第.我的父母都是学中文的,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美好的中文世界里。  相似文献   

17.
今年暑假我可幸运啦,正遇上爸爸也度假。在妈妈的建议下,我们一起去了外祖父的家乡——非洲东部。这个我从未去过的陌生的地方,没有密集的高楼大厦、拥挤喧闹的马路街道,而是无边无际的密林。林外的几个村子住着不少猎户人家。我的外祖父和一个舅舅就是以打猎为生的。在那里我不但品尝到了不少城市里难以吃到的野味,还和他们一起去打过猎。这通常是我过去只能在电影或电视荧光屏上才能看到的饶有趣味的活动。最使我难忘的,也就是这一段狩猎的野外生活。这又使我增加了不少有关野生动物的有趣的知识。我的外祖父告诉我说:“在非洲,老虎被视为…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在一本有些破旧的本子上看到那张照片的,那张小时候的我和外祖父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估计才刚会走,被外祖父抱在怀里,站在外祖父家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树叶茂密,阳光透过浓稠的绿,在地上洒下星星点点。我笑得灿烂,外祖父亦是如此。眯起的眼睛上面是弯起的眉,五官分明的脸上,洋溢着笑。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他正在对我微笑。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名香词,适陈。祖父陈庆云,原籍福建,后来移籍广东。祖父曾任招商局局长,在香港算是大商贾。父亲是长子,赐名应荣。陈家也是一个非常守旧的大家庭,当年与外祖父私交甚殷,两人的妻子都有喜时,便相约若一儿一女则结为亲家,若都是男的若同是女的,则认为义子或结为金兰。后来陈家得男,廖家得女,为此我父母的婚姻是道道地地的指腹为婚。外祖父娶的是加州华侨女子,因为外祖父在清朝就出任外交官,在加州认识了一位侨领,而以女相许。据说外祖母只懂英文,回到中国,外祖父延师为外祖母补习中文。但外祖父还是顺从了妻子的要求,让儿女们到英美去留…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我至今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在给外祖父出殡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给外祖父送别。从家门口到坟地三公里的路上,满满的都是悲伤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