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写议论文,往往泛泛而论。若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历数古今事例,然后纵论“先忧后乐”精神之可贵;是不是可以把论述的范围缩小一点,或者说更有针对性地谈谈青年人为什么要有“先忧后乐”的胸怀呢?若议论“爱惜时间”,又往往从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写到一些名言警句,最后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结束;是不是可以  相似文献   

2.
让“先忧后乐”思想永远流传江苏省吴县市木渎实验小学陈季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思想的光辉写照,也是范仲淹贡献给中华民族的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苏州的天平山建有“范文公祠堂”、“先忧后乐”牌楼以及一...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  相似文献   

4.
“惜时”名言是校园里师生最耳熟能详的名言家族之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耽误了”……这些名言就像时时飘来的鞭影。催促人们像辛勤耕作的牛一样“不用扬鞭自奋蹄”。  相似文献   

5.
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句是阐释教师意义的传世名言。该名言本是表现教师功能意义,是让学生获“道”,而不是专指教师讲授传递的具体行为与活动。若解读为教育活动,也应看到韩愈所处时代教育活动的局限性。名言在新课标下的认识,应是在“解惑”活动中实现“传道授业”;新教材的实践,是以项目式“解惑”活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重新认识该名言,还有助于教师改进重讲授的偏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6.
某校一年级教室,挂着名人头像与名言,其中有华罗庚,名言是:“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还有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名言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我问孩子这几个人是谁,大家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那些名言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又摇摇头。  相似文献   

7.
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作为直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大“两课”教师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的名言。过去这一言说常被误解,需要多从学术视角去认识。它不是陈寅恪一人所见,而是当年相当一些人的共同取向,牵涉到时人关于学术与“我”之关联的认知,以及近代从历史研究中“人”的隐去到学术表述中“我”的消失这一发展进程。陈寅恪对学生再三强调“读书一定要独立”,强调“我”的主体性,意味着主观和客观可以是互补的,不必以客观取代主观,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中有其特殊意义。至少在学术表述层面,我们需要让“我”回归。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是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因此,高校在开展“两课”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两课”紧密相结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大学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加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敏锐性,紧跟世界进步潮流,迎接面向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两点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最通俗的概括,是认识问题科学的思想方法;“两手抓”则是邓小平运用“两点论”的思想去解决矛盾的形象表述;而党的基本路线则贯穿了“两点论”和“两手抓”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杨芳  周世兴 《教育探索》2004,(11):87-8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三进”的关键性环节,重点解决“进学生头脑”这一核心问题,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坚持“两课”教育教学创新,营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校园氛围,从而整体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与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有着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两者一脉相承,内在联系,具有统一性。“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搞清楚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和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森  杨松 《教师博览》2008,(3):56-57
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至今流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过人们对此话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学而时习”当然是指学习新东西之后的反复练习.“不亦说乎”则是指学到了新知识的愉悦和高兴。其实,如果就这句话所隐含的学习机理来看,还应当对“时习之”中的“时”做出解释,即这个“时”的长度是多少。“时习之”的“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运动”校长的名言,也是“运动”校长雅号的由来。我们的“运动”校长喜欢剪一平头,穿一身红色运动服,走到哪里都如一团热情的“火焰”。  相似文献   

15.
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刻有一枚图章,上面刻的是四个篆字:“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再清楚不过了。“难得糊涂”这句名言,是他从几十年风吹雨打的个人阅历和无数荣辱成败中总结出来的,蕴含着深厚的育人与处世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尊本重教”、“通经致用”是其治经治学的基本宗旨。从这一宗旨出发,他一方面继承孟子的“返本”思想和“养气”学说,另一方面则发扬了荀子“教化成性”的思想。与此同时,在尊崇传统道德即“法先王”的前提下,他也肯定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因时变革”的必要性,因而阐发了荀子“法后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进头脑”。“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重头戏。为此,改革“两课”教学方法,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两课”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校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两课”教学,并在全校2000级和2001级本科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进行了试点,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他的《自嘲》诗中有这么两句名言:“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其中的“孺子牛”一词,一般人往往理解为“人民大众的老黄牛”。不过,如果从作者当时写作的实际情况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解是属于一种政治引申,“孺子牛”的本义乃是喻指作者做儿子周海婴的“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迄今已近半年。这期间有很多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发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真的是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现在,“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笔者就个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联系“五四”青年节发表一点拙见,以此就教大家。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数不胜数,语文书上有、课外书上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让学生背上两句,大部分孩子都能信手拈来。我鼓励学生自己写关于读书的“名言”,写得好,署上名,也像名人那样,上墙!想到自己要当“名人”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名言”还可以上墙,供人欣赏,学生别提有多高兴啦。纷纷行动起来,绞尽脑汁,创作自己的读书名言。别小看这群孩子,写出来的话还真有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